第79章:的确良(第600张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9章:的确良(第600张月票加更)

“哎呦,荣老板也来了,今天场面就更热闹了,您也打算订购新面料还是指导我们开展订货工作?”

“没有没有,来学习学习。”

时任申新纺织公司总经理、华东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的荣毅仁一边把参会邀请函交给办事员,一边笑着对众人道,“这么多纺织界、服装界的朋友都来了,我岂有不来的道理?”

“欢迎欢迎!”众人一片大笑。

刚刚落座,有人便问荣毅仁:“您说,若这进口面料有限,政府会不会优先派发给公私合营公司?”

荣毅仁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就有人接茬:“这也正常嘛。政府拿钱进口,还要协调解决外汇,肯定要向公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倾斜。怎么,你老兄还有思想顾虑?”

“我是没顾虑,早就想提交申请了,奈何有两个股东今天考虑考虑,明天又说再看看,搞得我同意也不是,反对更不是,迟迟不能公私合营。”

荣毅仁笑道:“那就再等两天嘛,政府目前工作千头万绪,总有个先来后到,哪能一下子全部合营?

就算你递交了申请,审核、清账也要有时间,目前都忙得脚不沾地了,大家要再一窝蜂上去,我看得把人累死,我们还是要体谅这些同志。至于订货不要担心,今天既然给你发了邀请函,说明会一视同仁。”

“荣老板……不……荣先生说的是,只是眼瞅着他们大批接订单,我们也着急啊,我们厂生产能力其实一直都可以,奈何有些人老拖后腿!”

关于50万双解放军胶鞋的订单,除新办国营企业外,上海就领到了20万双的任务,按林冠华的建议和军委后勤部门的部署,这批订单优先发给技术技合格、已实行公私合营的厂子。

看别人订单接到手软,那些还未积极投身公私合营的企业老板又眼红不已,纷纷提交申请试图搭车,但公私合营哪这么简单,今天条子一贴明天就通过?

还不得清账核算,征求各方面意见并签字画押,以前拖欠工资、税收也要一并解决,免得留下后患。

这么做,一方面体现了共产党的信誉:只要积极跟党走是不会让大家吃亏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慎重:不能泥沙俱下一窝蜂!

订货会现场,大部分人都喜气洋洋,也有部分人神情严肃、眉头紧锁,荣毅仁很容易猜到他们的顾虑,这些都是棉布、棉纱生产者或批发者,一旦大量进口先进面料进入上海,会不会冲击他们的生意?

作为政府财经委员,荣毅仁又知道很多一般企业主不知道的问题:

第一,国内土地有限,面临棉花与粮食抢耕地的局面,以前因为棉花利润更高,大量更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都去种植棉花,现在政府逐步推行土改,并以公粮作为主要财政收入,肯定不能再这么干;

第二,上海纺织业需要进行改造,不但公私合营需要推进,且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上也需要大力优化。

上海解放时,全市纺织业共有企业4552家,棉纺锭243.54万枚,占全国棉纺锭总数的47.23%,号称中国纺织业半壁江山。

外行可能觉得很厉害,但包括林冠华在内,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规模太小!

平均每个厂才不过500多锭,考虑到还有申新九厂这样的大企业,好多小企业的规模才200-300锭。他们生产出来的棉纱和棉布,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市场稍有波动便可能破产。

以前私营企业,破产就破产了,公私合营后岂能随便破产?

故而公私合营推动速度一直在缓慢增长,也有这方面考虑。太差的企业,不经过改造、提升,直接公私合营,神仙也不能保证其竞争力,还需要充分整合,这需要不断做工作并进行细致梳理,相对进度就快不了。

9时整,订货会正式开始。

民建上海市委会秘书长、上海市工商联副秘书长经叔平朗声道:“各位纺织界、服装界的朋友,考虑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穿衣需要,经中国进出口公司努力,国家组织到了一批进口货源,已全部放在看样室里,欢迎大家等会下单选购。

具体的订货规则已全部刊登在会议手册里,我再稍微啰嗦几句,强调一下:

第一,今天所有参与订购的布匹全是达科伦宽幅布,国内标准名称的确良,每卷宽幅150公分,长度360米,以此称1件。

第二,所有布匹都已用美元标价,结算时接受美元、英镑和人民币付款。其中,人民币汇率为固定的2.5万元兑1美元,英镑与美元汇率按当日人民银行公布的牌价折算。1

上述价格已透明公开,诸位毋庸再讨价还价,批量订货客户会有一定优惠;

1-9件,无折扣;

10-49件,99折;

50-99件,98折;

100件以上,97折。

第三,诸位挑选时,请将选购代号与需求量记录在订购单上,并签名盖章已示郑重,单子经审核无误后,我们将在3日内签发订购合同并收取定金。

定金为合同款的20%,于合同签署后5日内交齐。交齐定金后,我们将于30日将有关货品送达上海仓库并通知诸位提货,提货时需提前付清全款。

如通知后15天内不提货,视为违约,定金没收,合同解除,但不再追究其他责任;如30日内无货或不能满足全部提货需求,视为中国进出口公司违约,双倍赔偿定金……”

好多人窃窃私语:“这样的订购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呢。”

有人道:“共产党办事确实比较公正,刚才我问了一嘴,如果30天到货有限,大家都想提货怎么办?他们就说,以付款单为准,谁先付款,谁就先提货,其他的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好使!这就比国民党明面上抛货,实际暗搓搓全塞给四大家族,再转手倒卖要强得多啦!”

前次通过进出口公司出售一堆日化用品后,虽然很成功,但也有遗憾,那就是货源按林冠华的想法来调配,有个别并不一定适合市场急需。

比如,尼龙丝袜固然是爆款;但配套的文胸内衣就稍微有点滞销,倒不是女性不需要这些玩意,而是那些款式冲击力过于惊人,又在对外公开展示,很多人不敢公开购买,胆子再大的去了商场也和做贼一般,影响销路,倒是上海、北京等地外国人听说后,陆陆续续搞走不少。

这一次林冠华改变思路,把主动权交给客户,让他们看样后下单。他从后世弄来了标准的涤纶面料,各种各样的花色都有,核算好价格并重新打上标签,先发上海试试水。

两个年代的价差,算出来令人瞠目结舌。

后世批量购买的涤纶布大约是8000多元/吨,且非常滞销,谁还用老气的纯涤纶面料啊?

按涤纶160克/平方米的标准,换算为新中国此时最常用的1米宽幅论尺卖,只相当于4000元人民币/尺;而此时上海市场上最差的再生布也要5000元/尺以上,类似的确良这种进口的全新高档面料,可卖到80美分/尺以上,且有价无货!

更不必说,70年后技术搞出来的的确良,虽还是涤纶,但无论色彩还是特性都更强于这个时代,一放出去就类似于青霉素原料药对美国青霉素成品的降维打击。

与陈大掌柜商量后,就先按80美分/尺的批发价定,试探行情,这一试探,就是4倍价差!考虑到本钱其实已用黄花梨抵过账了,不算运费和税收,相当于500%的纯利润!

反正国有企业的税收也算中央财政收入,道理一样。

果不其然,订货者早就听说了新面料的价格,又实地目睹了少数成品与现场样品,完全符合预期,心急的人刷刷开始写订单并交定金,每件货都是流动的商机啊。

荣毅仁也进去体验了的确良,认为面料确实不错,除不知道国家通过什么渠道弄到这么大批货外,对质量、款式、价格都没意见,甚至觉得价格还标低了些,再提价5-10%未尝不可!

第二天下午,陈大掌柜喜气洋洋地把电报递给林冠华,说上海一口气定了1400多件货,让他赶紧下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