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试探与判断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2章:试探与判断

这次回归,拖的时间比以往都长,前前后后一共收到6200多万,还有批货放在文华轩代售,有关所得潘总会直接打入他公司账户,毕竟生意嘛,还是正规走账。

这会儿林冠华已在洪都厂谈合同,先交了500万定金,后面就等货到再付款。

虽然设备、技术、图纸都在,毕竟是停产多年的东西,还得有重启过程,所以首批价格才贵些,按双方协议,一万台后,后续每台价格能降低到2600元,如超过2万,可再降200元,总量超过4万台后,可再降到2300元/台。2

既然是现代仿制品,肯定与原版有重大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发动机马力。

40年代同样是746cc发动机,德国人的马力只有26匹,经中国方面持续40年的改良,马力提高32匹,且油耗基本保持不变,为百公里8升左右。1

用后世眼光看,这妥妥是油老虎,绝对用不起,1.4T汽车发动机也不过这油耗,也难怪要退出市场。放50年代,一大票卡车动不动油耗40-50升,8升其实也算能接受。

可别小看多6匹马力的区别,意义重大。

挎子在前进时,可通过手拉杆把30%动力通过共轴传送到挎斗轮子上,也使挎斗具备传动能力,而不是拖着一个又沉又重的斗子前进,这种设计十分巧妙,在复杂地形时有良好的通过性。

多出6匹动力,在柏油路上大概感觉不出什么,但在野外、土路上就意味着增强不少的越野能力

在林冠华设计里,长江750将来是要与MG42、弹链相结合的,有时候甚至挎斗里直接就是60/82迫击炮,现在长江750就比宝马R75的综合实力要强了!1

这一圈都干完后,林冠华心满意足地回了1950,看他这次开来白色大巴,上面还有红十字标识,李成栋和罗部长更感觉好奇。

“这是特殊改造的移动医疗车!”林冠华带两人参人观了上面搭配的移动CT、移动B超等设备,看着那宽敞明亮的操作室与显示器,两人都是连连咂舌。

“上次粟裕同志说头疼,医生看不出毛病来,考虑到他以前受过伤,我猜他脑子里有弹片残留,可能正好卡在某个位置,X光看不见,我们就用新设备看看,其他首长也能用这套检查身体。

下面货仓里有一堆手术和医疗器材,很普通的那种,你们到时候看国内有没有?没有我去弄回来。形成标准配置,准备给东北几家医院用。”

罗部长道:“东西是好,怎么用呢?你会么?”

“最基本的操作我会,但深入看我就不会了……”

林冠华笑道,“咱们可以培养嘛,让傅连暲部长选拔几个年轻医生,政治思想、学术水平都过硬的那种,也不用太担心露馅,整套设备我特意选了美国GE和荷兰飞利浦的,全是英文菜单和操作说明,包括怎么看那些玩意的医学书也特意选了英文版。到时候你们把这玩意往进口设备上一推就是。”

现在都成了惯例,凡说不清楚的东西都往英美身上推,确实也有大量英美的东西通过采购渠道在回国,真真假假也就糊弄过去了。2

华盛顿和伦敦要知道自己有这么多发明创造,眼睛非瞪出来不可。但往英美这头推也很好用,欧美毕竟先进,再者历史上确实都是英美搞出来的,说从他们这里引进也不算睁眼说瞎话!

“粟裕同志已南下了,恐怕要等他回来才用得上……”

林冠华醒悟过来,走之前就已说要准备开战,今天都4月30日了,估计该打的热火朝天了,但罗部长的回话让他吃了一惊:“金门这里还没打。一方面是天气和潮汐让前线决定拖延几天;另一方面是外交上有点变数,主席和总理想咨询下你的意见。他们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研究这个新变化。”

等赶往中南海后,林冠华才明白中间所谓的外交插曲是什么,乔治·凯南与伍修权谈判时直言不讳地谈到:

第一,美国“遏制”政策的目标是苏联而不是中国,主要着眼于政治遏制而非武力扩张或军备竞赛;

第二,他个人反对喋喋不休的意识形态输出,同时表示美国目前没有对中国输出意识形态或颠覆政权的计划,否则华盛顿与台湾的关系不可能变成这样;

第三,他希望中国不要完全与苏联搅和在一起,如果能在亚洲走南斯拉夫路线,包括金援、军援、条约修改乃至放弃支持常凯申政权等内容都好商量;1

第四,常凯申在依靠院外集团大做文章,把台湾的动向与“抵抗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中情局和美国国务院打算在台湾寻求变革……

当他听说伍修权在东北任职时,甚至不经意间主动告知:1949年6月,美国就已从南朝鲜境内撤走了全部部队,目前在南朝鲜只有几百个美国顾问,在台湾也一样!

“变革”云云,乔治·凯南语焉不详,但因中央收到过吴石发来的情报,知道国党内部对孙立人、吴国桢等人的态度,一下子便把这两件事对上了。

克农同志道:“现在麻烦在于院外集团施加压力,通过交易让美军海军陆战队退役了120辆坦克准备交给常凯申,第一批中的24辆和一批火炮已运到了台湾……

但这批军火并未如常凯申想的那样交给蒋纬国控制,而是以训练名义,交给美国顾问团直接指挥,据说只有美国顾问和孙立人才指挥得动!”

林冠华沉吟道:“乔治·凯南大体没有说谎,确实代表国务院懂外交那一派人的想法,但谈判内容却不可靠,不是说他故意欺骗我们,而是他答应的条件在美国内部争议很大,很可能是他自己一厢情愿。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去年春天国共和谈,邵立子和张治中先生很清楚彼此立场和力量对比,也愿意签字,但最终这协议还是没达成。常凯申固然想垂死挣扎,可能很多人还没想到,连李宗仁其实也不甘心!

乔治·凯南和国务院、和杜鲁门间的关系大体就是这格局,日后他一直没能在政坛上掌权而只能搞学术研究,也与此有密切关联。今日的乔治·凯南,大体就是个美国版的张文白先生……”

这么说就有数了,正如司徒雷登一样,他说了其实不算,谈了也白谈,更何况谈判条件还没乔治·凯南这次给的好,虽然后者的条件中央也接受不了。

“我个人意见是不是这样,就和美国人提两条。

第一,美国公开放弃支持常凯申集团,不阻挠中国统一;

第二,美国公开支持并恢复北京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把常凯申代表驱逐出去。

以此为前提,我们愿意就商业、条约、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继续再和美国人谈……你都不打算承认我们,我们怎么谈?公开承认是谈判的前提而不是结果。

就像英国人这样,虽然伦敦和北京还没有外交关系,但至少已公开承认,这就有比较良好的基础。”

林冠华道,“毕竟我们没和苏联签署同盟条约,外交回旋余地还有一点。哪怕战争再不可避免,能拖一会是一会,说不定等我们拿下台湾、搞到英国舰队后,美国人会重新考虑他在亚太的立场并正视我们的力量!”

主席一拍扶手站起来:“那还是按原定计划,金门今夜开火,瑞士继续谈判……过两天登陆,一鼓作气。”

林冠华愕然:“我以为今夜直接就登陆了。”

总理大笑:“经多次推演后,粟裕同志部署了新战术,用海、空军和火炮优势压过去,先干小金门,看岛内来不来增援,试探常凯申和美国人的决心……他真要增援,就大金门岛内那情况,拖几天就得死……”

总结舟山战役的经验后,粟裕认为,逐次推进,逼迫对手分兵比直接一股脑儿冲锋要理想。舟山战役中,东、西两端崩盘后,本岛守军虽然兵力没少,但斗志已完全崩盘了。

小金门现在守军只有一个师,兵力不过7000余,炮火与工事也不强劲,先打这里,看国党如何应付!

如果国党不来增援,那炮击之后,第二天下午安排一个营登陆基本可以拿下;如果来增援,大小金门之间也需要水路贯通,到时候海军编队、空军编队就有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胡琏和汤恩伯的部队从本岛那个刺猬阵里诱出来歼灭。

总体上,还是一种变相围点打援的思路。

4月30日深夜,厦门前线上百门105mm榴弹炮、155榴弹炮对准小金门一线集中开火,将岛上工事炸得七零八落……炮火准备整整持续了一夜,炮兵打掉了将近9个基数的弹药,差不多完成了全面覆盖与无差别射击。

驻守该岛的是国党166师,该师在厦门战役中大部被歼,后逃到小金门重建,战斗力很差,装备也非常糟糕。虽然第一次金门战役后岛内竭尽全力拼凑,又把浙江岛屿方向撤退回来的兵力补给了这个师,依然未能改变虚弱局面。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守军除躲在防炮洞里拼命通过电台呼叫支援外,已完全丧失任何反击的勇气,前面两拨进入阵地试图反击的人已基本被炮弹撕扯成碎片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