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出货与调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8章:出货与调整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174字2022-09-1301:39:48

“FXXK,施贵宝的人是疯了么?为什么一下子降价这么多?”

等施贵宝从远东采购的第一批货抵达美国,期待许久的董事会立即下达降价令,直接在原批发价基础上给予8折,甚至声明,如果愿意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此前已出售,尚未结账的部分可按新价格予以补差!

这一手不啻于在全美医药界引发轰动,所有药厂都坐不住了。

虽然青霉素最近几年一直在稳中有降,但最多也就是3个点、5个点这样钝刀子割肉慢慢降低,哪有一上来不讲武德,直接打8折的?

包括辉瑞、强生、礼来在内,所有公司的商务部门都快气疯了。

但施贵宝新的价格也定在非常微妙的区间:刚好在各公司成本价上下徘徊,你还没办法指控施贵宝倾销或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毕竟没亏本出售嘛!

这也是施贵宝董事会仔细商议后决定的,美国各大药厂成本其实差不多,之所以分销渠道有差异,无非就是所在位置、历史习惯、商业策略等等,打到成本线后,原有格局就会发生重要变化,能洗牌重来了。

果不其然,施贵宝的调价令下达后,全美、加拿大、欧洲各国知悉后纷纷调头与施贵宝接洽。

按照华北制药给的OEM价,施贵宝其实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但老辣的董事会觉得不能一下子降到底,要留有余地,否则同行群起围攻,甚至引发政府部门介入,他们在远东的小秘密就保不住了。

现在这样刚好,稍微扰动下利益格局,扩张点份额,把新拿到的份额稳稳吃下去。

董事会敢笃定,只要他们降价了,其他竞争对手为保持平衡和竞争力也会降价,那些不能降价或价者降价力度跟不上的更弱势一些的对手,不就会被挤出市场了么?

等场面洗过一次后再发起第二轮降价,岂不是就有充分把握?更何况,青霉素降价还是前哨,后续有其他药品,乃至新款避孕套推销,这才是董事会寄予厚望的增量市场。

果不其然,虽然各大医药公司吵吵闹闹,但真敢完全无视施贵宝调价的人几乎没有,至于控告对手?闹呢?市场经济懂伐?

施贵宝头炮打响,将第一个月采购的500多万美元药品销售了出去,至于本土产品,同样销售,毕竟就业岗位也很重要,本土生产线不能裁撤,必须装个样子,但不再扩大生产。

帕克·格林继续向香港进出口公司去电,要求重新购买,第二批600万美元的货款很爽快地予以拨付,现在他觉得这生意贼拉爽,在菲律宾他也办了厂,哪怕只是个单纯贴标签的包装厂,因为有美国名头,当地拿督对他恭恭敬敬,那小日子别提多舒服了……

款项入账,陈大掌柜有了款子,便向各方面予以支付。2

由于第二轮东欧德械到来,处于调整期的军工指导思想再次发生变化:鉴于MP-38/40、STG44的数量足够,目前枪械仿制重点放在G43上,其他所有项目暂停。1

剩下来的技术力量,全集中起来用于攻克博福斯新40mm火炮与炮弹仿造,为能顺利完成,军工部通过乔冠华这条线,搜罗了一批莱茵金属和克虏伯的专家来华效力,毕竟二战期间德国对瑞典博福斯参数是吃得最透的。

这种紧迫感,与四四舰队在金门、澎湖一系列猛烈作战中的表现分不开。最开始几艘改造船用苏式37mm,后来有了德国37mm,再后来又有博福斯新40mm,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新博福斯是表现最好的中口径高射炮。

苏式37mm是其中表现最差的,更不必说苏联给的第一批军火有很多都是二手货,虽然刘鼎交给舰队的已是100多组里状态最好的,但连续多次战役打下来,也到了要更换的边缘。

考虑到状态实在太差,再加德式37mm炮库存与弹药较多,后勤部决定苏式37mm与老款博福斯40炮(很多也到了退役阶段)从一线部队撤装,只交给部队练习使用,不承担作战任务。

调整期间第四项重要决定是减少黑火药生产,大力增加黑索金生产!不但中大口径炮弹需要黑索金,火箭战斗部也需要黑索金,这就变成了核心任务,优先级迅速提升。

第五项重要决定是增加沈阳兵工厂军火产能。

沈厂前身是奉天造兵所,鼎峰时拥有员工3万多人,各类机器设备12000台,光子弹产能可达900万发/月,是亚洲四大兵工厂之一,抗战胜利后,苏联拆走了90%以上的设备,使沈厂产能一落千丈。

通过购买苏联破烂,中方扒拉出大批原属沈厂的设备,在中国、日本、捷克、东德四国工程师共同努力下,这些被拆走的设备大部分都已回归并重新加入生产。

沈厂还接收了部分德国拆解下来的机器,虽不能说完全恢复到巅峰状态,但恢复成70%的规模已无问题,军工部要求重点增加79子弹、81迫击炮弹供应量,迅速突破40mm高射炮弹、120mm迫击炮弹生产力。

第六项重要决定是增加军用副油箱生产。

随着海空战加剧,空军对副油箱使用越来越频繁。澎湖之战中,刘亚楼要求战斗机全天候护航,使副油箱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

如果只是巡逻,那解放军为了省钱,哪怕油用完了,也舍不得丢掉副油箱,肯定带回来;如要作战,为获取空战优势,副油箱必然得先行舍弃,副油箱变成一次性消耗品。

这次空军作战,把能搜集到的副油箱全送去了厦门前线,甚至几个不太适配的副油箱也进行临时改造以便部队使用。

历史上我军因缺乏铝合金,曾用牛皮纸做过副油箱,但那纯粹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有了条件,老老实实利用铝合金制作,副油箱制作任务交给了恢复生产的沈阳第一机床厂。

该厂前身叫满洲三菱机器株式会社,拥有机械、弹簧、铸物、制罐、锻工、兵器、电机等7个制造车间,各种设备972台,员工达到2602人,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机器制造加工企业。

该厂设备也在苏联破烂堆里捡回来予以恢复,继续为沈阳兵工厂、沈阳飞机厂提供配套,利用抚顺铝合金原料,开足马力生产各型号的副油箱。

第七项重要决定是株洲兵工厂设备回迁,将7大军工基地变更为8大基地。

抗战时期,株洲兵工厂是最重要的兵工厂,不但其预设造价超过8000万大洋,且是从炼钢、炼铜到制炮全能的巨型兵工,还是中德合作的关键工厂。

下属步枪弹厂、高炮弹厂、火炮厂,特别火炮厂融合了汉阳炮厂,预计可生产中国自主设计的75mm野战炮和105mm轻型榴弹炮。但图纸落地时,抗战已爆发,因长途迁徙、战争破坏、原料缺失、火炮转产等诸多原因失去了山野炮生产能力,改为生产各型迫击炮和迫击炮弹了。

抗战期间,株洲厂每年可生产60mm迫击炮近2000门及炮弹数十万发,也算没有浪费。

1948年,国党第二次在株洲建厂,兵工署从加拿大购进了一批制造炮弹的新机器,至11月建成5栋8000余平方米的厂房。1949年4月底机器安装完毕,准备正式开工,取名为“株洲十一兵工厂”。

此时渡江战役已全线展开,白崇禧命令所有设备与人员搬迁海南,妄图为己所用。

海南解放后,已迁移的设备、人员基本完好,军工局要求重回株洲厂区,内部代号改为国营511厂,尽快恢复中大口径炮弹生产能力。

当大陆根据澎湖之战需求,开足马力调整军工体系时,国共双方在澎湖方向的战斗还在持续。

18日白天,解放军已占据明显优势,但因战场面积大,登陆兵力不足,使国党残部利用熟悉地形的特点负隅顽抗。傍晚时分,国党海军利用手里的LST、鱼雷艇、摩托艇等船只,向澎湖方向输送兵力与补给。

解放军海军编队有部分军舰随登陆部队去厦门方向补充弹药、燃油并护送新一轮登陆船,面对层出不穷的小艇输送,无力全部拦截,虽然也击沉、击伤了部分军舰,最终仍有3000多人上岛,与解放军形成拉锯战。

得了增援的国党曾展开一波不大不小的反扑,虽被解放军击退,但从战局而言,当天夜里要完整占领澎湖岛已不可能。

19日,双方继续围绕澎湖岛继续交战,解放军第二批支援部队上岛,带去第2个团,国党不甘示弱,输送第二批兵员共计4000余人,黎玉玺还指挥舰队与解放军再次交手。

猛烈交火的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

国党居庸号、平靖号(均属美国海雀级快速扫雷舰)、日早号(美国钦佩级扫雷舰)、章江号(美国-PC461级驱潜舰)、伏波号(英制花级护卫舰)、正安号(日本御藏型海防舰)、临安号(日本択捉型海防舰)等7艘军舰被击沉或被击中搁浅。

解放军方面,长江号(国造民权号炮舰)被击沉,济南号受轻伤,其余无殊。

夜幕降临后,双方在岛上继续激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