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后勤与买船 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9章:后勤与买船 1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354字2022-09-1315:18:02

“前线战局如何?澎湖岛上站稳了没有?”

“进展比较顺利……”聂总长道,“我们已上去了2个团,目前还在与国党激战。”

弼时同志惊诧道:“2个团还打不赢国民党么?上次不是说对方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师?”

“开始确实只有一个师,不过国民党又增援了1个。”朱总司令笑道:“其实一定要将对手打下去也能办到,但粟裕想了个巧妙办法……”

“哦,他准备围点打援,把源源不断的敌人放过来消灭?”少奇同志问,“519海战是不是就是这思路的体现?”

“有这样的考虑,但不完全是。”聂总长走到地图边,用教鞭指着台湾地形道,“今天夜里我军会第三次增兵,兵力还是一个加强团,但澎湖这里只上去2个连装样子,主要增援方向是去本岛!”

看到聂总长画圈的地方,所有人都愣了,那在台中西南方向35公里,确切地说,是彰化县境内一片海滩烂泥地里!

根据本来的计划,划在澎湖战役结束后休整几天、补充物资再发动台湾战役,怎么前指忽然改方案了?而且登陆点也与原先考虑有较大出入。

“这里虽然没港口,也没像样道路,不足以支撑大军后续增援,但反过来说,敌人同样没什么像样工事,甚至连碉堡都没有,充其量只有几个民团观察哨罢了,防御十分薄弱。”聂总长道,“厦门前指准备发挥轻步兵轻装优势,先上岸再说!”

主席仔细端详了眼地图,缓缓点头。

澎湖争夺战很激烈,国党也使出浑身解数防止解放军将其利用为前哨阵地,否则就不能解释518空战、519海战的壮观,这都是解放军前所未有的海空战役,起码舟山、海南时期未见识过。

现在粟裕虚晃一枪,从彰化上岸,看似不符合两栖登陆的要义,却深得我军作战精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有这么一个团上岸,后续仗就好打了:

如果国党继续争夺澎湖,那就在其他更多地方输送轻步兵上岸;

如国党回头去剿灭上岸部队,那澎湖马上易手,只要一天,澎湖上的部队就又可去本岛登陆。

台湾本岛并不是大西洋壁垒,没那么多延绵不绝的工事体系,甚至连起码的水泥三角锥都不具备,充其量只是在基隆、高雄、新竹附近有较成体系的防御工事。再说,就算有也没用,三角锥还能顶住解放军轻步兵的铁脚板?

一个不具备任何重武器的轻装步兵团上岸肯定也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在敌人联合绞杀下全军覆灭,但澎湖战役前,厦门前指就做好了损失3个团的思想准备,打到现在,解放军已基本打垮对手2个师,自身伤亡1000余人,完全在可预期范围内。

“同意他们的方案……”主席沉吟道,“如果提前发动本岛战役,问厦门前指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后勤有较大问题。”

聂总长道,“连日激战,海、空军弹药消耗极大,经紧急输送后勉强还补得上,现在是部分军舰炮管磨损特别厉害,尤其采用苏式37mm高射炮的西安、长沙两舰,本就是二手炮管,已到了必须全面更换的地步,在澎湖、厦门不太好办,必须回江南厂修理,一来一去至少浪费3天功夫!

为给厦门前线保持充分火力,除已拨付的4艘S艇外,后续新到的4艘S艇也已调拨前方作战,他们没有鱼雷,只匆匆忙忙装了20mm和37mm机关炮。

我和亚楼同志打了电报,他同意再增加24架飞机去前线增援,重点用机炮火力扫射海面,确保海军火力不足时,我军依然能得到空中增援,但夜间就没办法了。”

澎湖战役是解放军第一次执行跨海150公里的战术进攻,虽然牵扯兵力不算多,但后勤一节压得指挥部近乎喘不过气来。

此时鹰厦铁路尚未修筑,福建并无出省铁路,再加本省也基本不产弹药、燃油、装备,所有物资都需从外围调拨,且必须走海运。

为确保战争胜利,战前已想方设法囤积了大量物资。但真打起来后,才发现物资增加远远跟不上消耗速度,粮食与基础弹药还能勉强配合,海、空军需要的物资连连告急。尤其燃料与海空军弹药,全面紧绷。

518、519海空战弹如雨下、火力连绵不绝固然打得爽,但打回来个个都要求补给,后勤部差点疯了!

每天数百架次飞机出动,消耗汽油就得以几百吨计,另外各类军舰全是油老虎,有限的运力全用于保障日均燃料与润滑油所需,根本顾不上其他。海、空军弹药是空军紧急调用两航与运输机部队才勉强撑下来的。

厦门机场一天要起降20多架次的C-46\C-47,为了不给厦门增加燃油压力,这些运输机输送到位后都依靠自身燃油再飞回去,甚至有些机组还额外超量携带燃油,为的是降落后地勤还能多抽取些留用,给开战斗机的战友们补一补。

但这条补给线非常脆弱,一旦面临恶劣天气,马上就会中断。

“幸亏打金门缴获了一批物资,还额外捞取了一堆凯申特快,有效补充了前线不足。”

聂总长叹息道,“整个福建海面,渔船作业全部停止,渔民们用木帆船帮着大军从广州、上海、舟山一线向厦门输入油料,哪怕一桶也运!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轮船招商局、各船运公司在抽调全部货轮加入保障队伍。

我们战前做的准备工作,以为足够了,其实还不够!立三同志带着整个后勤部赶去前线坐镇协调了。”

书记处几个书记表情都很凝重:厦门前线供应压力,不是物资短缺,而是运输能力短缺,随着大军在前线投入力量越来越大,供应问题就越明显。这问题在前面几次开会时就提到过,也下了力气,实际打起来依然暴露出来。

粟裕让轻步兵上岸登陆,固然是为轻装上阵,恐怕另外也考虑到物资输送困难的一面。

主席沉吟道:“现代化战争对后勤的压力已超过了我们此前所有想象,再叠加厦门、福建特殊的交通局面,更放大了这种困难。不过坏事里面有好事啊,有这次的教训,我们就知道朝鲜战争中后勤会遇到什么样的考验了。

小林拼命进口汽车,拼命要求给各部队补充汽车,要求加速培养汽车兵,我们有些同志还很不理解,觉得太过于厚此薄彼。私下里发牢骚说什么有的军几千辆汽车,有的军几十辆汽车……

在我看来颇有先见之明,你们要尽可能想办法帮厦门前指把场面捋顺,不能让供应断档,部分军舰尽可能抽空去上海轮流更换,保障前线压制火力。

我们很困难,敌人更困难,淮海战役那么困难都顶过来了,我相信台湾这里再顶一顶,也能过来。

还有,对这个调整,林彪同志有什么不同意见么?”

“没有……”聂总长沉吟道,“他最近天天在功德林和蓝军推演,他认为该策略可行,他建议上岸后不要急着去占领台中这种大城市,而应想方设法往深处钻,把敌军注意力从彰化滩涂引开,牵制对手大军,我们伺机再上1-2个团!

只要有3个团兵力上本岛,哪怕没任何重装备,也可以坚持斗争!必要时先让部队打游击!他认为只要能站住脚,意义不亚于当年千里挺进大别山!”

“那就这么定了。”主席叮嘱道,“厦门前指可随机应变,上岛部队,重武器可以少带,电台务必多带几部,即便化整为零,也能与厦门保保持联系!”

“讨论得很激烈嘛……”总理带着陈云、林冠华走入了会场,“接到伦敦紧急电报,已就战列舰一节接洽过了,对方态度比较松动。”

陈云道:“战列舰英国人肯卖,但更愿意出售已做退役处理的乔治五世级,大致价格是乔治五世级800万美元/艘,前卫号2000万美元。报价虽有,态度却截然不同。

前一款英国人很爽快直接答应,后一款英国人还很犹豫,认为这关系到皇家海军体面,需要征求弗雷泽元帅乃至海军高层的普遍意见。”

价格和国内设想差异不大,国内其实准备了买前卫的钱,用主席的话说,勒紧裤带苦2年也就过去了,但如果英国人要反复征求意见,其中变数就太多了。

几个书记把目光投向林冠华,意思让他说一说。

林冠华深深吸了口气:“是不是让陈将军再和英国人沟通一次,1500万优先打包2艘乔五,选约克公爵和安森号,不要乔治五世号,这艘船受过伤。1500万报价里,除两条船外,必须包括有关配件、备用炮管及完整基数的弹药!”

巨舰大炮的时代永久地过去了,战列舰已完全落后于战争实际需求,这是英国人要淘汰的理由,但落后要看和谁比,与英美比肯定落后,但与除英美外的其他国家比,战列舰大有用武之地,甚至苏联手里也有战列舰留着,这是林冠华最看中的威慑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