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再难的事总要有人做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5章:再难的事总要有人做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398字2022-10-0602:17:23

总理道:“我明白你们的分歧了。

小林的意思是,只要基本过得去,就维持原状和购销体系;

陈云的意思是,数字必须保证,能维持原状能保证就维持原状,维持不了就统购统销!”

打下台湾有个特别重要的好处是缓解了粮食供应缺口,作为一年三熟且日本花力气予以水利建设的地方,台湾粮食平均产量远超大陆,即便常凯申往上面塞了200多万人口,人均粮食产量也有300公斤以上。

解放台湾后不久就要赶上粮食收割,另外台湾粮库存粮也不少,目前驻军用粮已从仓库就地拨付,中央妥妥捡了大皮夹子!

少奇同志问陈大掌柜:“假如今年征购增长不高,比如只增加8-10%,能不能完成任务?”

陈云道:“供养人数不大规模增加就够!城市人口今年的增长比例不会超过4%,出口大体增加10%,只要财政供养人数不快速上升,比如只增长5-8%,那整体核计下来,征购增长8-10%基本够用。”

反过来就是说,除非供养人口增长率低于8%及出口任务不增加,否则按现在趋势肯定收购不足。

弼时同志很奇怪:“为什么你老觉得财政供养人口会快速上升?我知道马上会多几万大万学生加入供养,但解放军不是累计已净裁撤50万员额了?供养人口该是减少的呀。”

“可不止这点呦。”陈云一步步算给他听。

从苏联战俘营里接出来的德国战俘已近万了,这算军队口粮。

打下台湾,地下党同志,前去接收、管理的同志及其家属至少也得好几万,这么大一个省级政权呢!

解放军固然裁撤了50万员额,但不等于50万全脱离了行政体系了,很多干部是转业到地方任职,真正完全脱离的不到30万。

更关键的是,随着全国稳定下来,很多国家干部把家眷都接到城市来共同生活,这增加的财政负担绝非小数!

朱老总、聂总长忙道:“对对,军队也有好多家属团聚的,最近为这事忙得晕头转向,批了一堆要粮食、要房子的报告,我们本还在考虑什么时候军委开会把这件事议论一下,没想到今天就已谈到了!”

野战军编制下,军队基本不能带家属,别说团长、营长了,师一级干部的家属都安置在后方乃至老家。四野从东北打到海南,拖家带口怎么行军打仗?别说共产党了,国民党都没这做法!

转为军区编制,营级干部开始允许家庭团聚,一个营级干部有2-3个孩子非常正常,有些还有父母甚至岳父母要从老家接出来,各方面花销可能都指着他一个人。

裁军越多、军区转化就越快,台湾一解放,沿海好几个省的军区野战军纷纷变成常态化军事驻守机关。

只要一稳定,人口就得聚集过去,这是必然规律,谁也打破不了!

供给制大多数时候确实比工资制省钱,尤其战争年代能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但他也有很大缺陷:这是敞口开销!

一人是国家干部,全家都可以吃国家。局长的孩子从老家来团聚,局长本身还不发工资,小孩不吃公家的吃谁?难道想饿死他?

给了吃穿还得给住房,给了住房还要安排花销,供养人口多了,后勤与行政部门就得增加人手,这又带来编制上升,造成财政供养比例如滚雪球般上升。

偏偏在局部你暂时还看不出来,一个军分区几百号人,多几张、十几张嘴没啥问题吧?吃饭还算是小事,住房问题才紧张。为什么北京城要扒掉一些平房改楼房,不就为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安排住处么?

这个紧张局面,上半年比去年厉害,下半年比上半年厉害,陈云估计明年会更厉害。

这种扩张,绝不是增长8-10%就能打住的,没准要增加20%以上。

主席叹气道:“陈云同志提了个很好的课题啊,如何精兵简政。

我们的干部队伍从绝对数量来说并不多,但国家的财政体系更脆弱,只按最低限度进行了计算,现在全国解放、天下太平、人心思定,新问题不断冒出来。

前面说搞工资制不利于财政收支尽快恢复平衡,现在这一看,搞工资制又势在必然,两难啊。

革命都胜利了,中央也不宜用简单粗暴下文件的方式要求干部家属必须留在老家,这不合常理,更不近人情!”

任书记沉吟道:“你们既然内部讨论都说到这么细了,肯定也有些解决思路,具体说来听听?”

现在轮到陈大掌柜叹气了:“不好办啊……”

“有啥不好办的?”主席嘴一撇,把头转向林冠华,“小林,你先说说看?”

罗部长轻轻拉了下林冠华,意思他说得婉转点,哪晓得这小动作被主席看见了,他沉思一下道:“走走走,先休会一会儿,过个烟瘾。”

说罢就起身往外走,临走前还朝任书记使了个眼色。

任书记身体不好,不能抽烟,林冠华也不习惯抽烟,所以中央领导开会新定了规矩,过烟瘾去专门的吸烟室,不抽烟的留在原地。

等他们都去了休息室,得到暗示的任书记便悄悄问林冠华:“小林,你是不是有难言之隐?不要紧,你先说给我听,我再和其他同志说,反正我过几年……”

林冠华挠头道:“也不是啥难言之隐,只是牵扯面都比较大,一下子确实解决不了。”

然后他一一列举了想法:

第一,军队继续裁撤员额,争取将编制在年底前缩减到420万内;

第二,加速撤销类似行署的机构,比如江苏有三个行署,应尽可能合并为一个省政府,多余人员抽调去其他地方工作,台湾除地下党同志外,行政机构人员应尽可能从大陆现有机关精简后的人员中抽调;

第三,类似上海那种很小的区要有效合并,过小的县级机构也要有效合并,减少行政人员;

第四,减少因事设机构、因项目设机构的冲动,遏制财政供养人数增长。

比如现在大庆在抓紧开发,好多人想先设大庆市,金川镍矿开发,又想搞金川市,只要一动机构,保管又新增一大堆财政供养人马。

第五,已在行政机构担任干部并接受国家供养的人员不该再分配土地,已分配土地的由当地政府收回交给他人代耕,将其产出作为公粮上交。你不能一边吃着国家供给,一边还分田拿产出,这不太合理。

前面4条都是精兵简政的思路,最后一条是理顺供给制与土改的关系,不管哪条,牵扯都很重大,是直接对干部队伍动刀。

也难怪陈大掌柜叹气“不好办啊……”,每一条思路后面都牵扯无数人,中财委不是想不到,而是斟酌再斟酌、权衡再权衡后得出结论:相比这些,还真是粮食统购统销来得容易。

当然,他也相信,只要工资制落地,有些问题就能合理应对,但现在所有事都纠缠在了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其实林冠华还有句话没说:建立省级机构后,大区一级也可撤销,各省由中央直辖。

但这涉及复杂的政治博弈,可不是他能决定的,最起码先等把专署、小县区、滥设机构等问题给摆平再说大区的事也不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