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演习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1章:演习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363字2022-10-0811:52:36

这次演习,蓝军一共出动4000余人,扮演一个40万左右的装甲集团军群编制。

红军出动5000余人,正好从5支战略部队中各抽调一个营,模拟40万人规模的战略集群。

演习共调用400多辆坦克、300多辆装甲车、200多辆3突子、追猎者与其他强击火炮,又动用了140架余飞机。

飞机中既包括利用阿维亚公司库存的Me-109机体换装梅林发动机后的Me-119,也包括中国手里的He-111,更包括了P-51D。鉴于斯图卡不好整,给蓝军用几架蚊式意思一下。

红军这边为了区别,主要用La-9,顺带也用点喷火,都是德国人熟悉的老对手。

哈特曼现在就坐在一架P-51D里,准备为蓝军突击群开路。

飞行员换飞机一般都是大忌,但对哈特曼这种生来就属于天空的人,P-51D两礼拜就能玩得得心应手!

玩过P-51D后,他忽然有点不想玩Me-119了。中方也不介意,Me-119确实不多,P-51D管够,解放军现在可是远东P-51D第二大户,与第一大户可能也就差了百来架而已。

他潇洒地一挥手,朝原JG52联队长赫尔曼·格拉夫发出请示,后者点点头,书中红旗猛然放下,允许机群起飞。

赫尔曼·格拉夫其实也出自于苏联战俘营,但因他在战俘营期间与苏联合作,爽快交代了很多问题,被苏联人认为表现良好而提前释放回。但这点事瞒不过德国国内,同样出自于JG52,拥有300多个击落战果的G·巴尔克霍隆就很看不起他,经常出言讽刺。

甚至格拉夫在一家机械工厂工作也被人举报“通共”而不得不灰溜溜跑路回家。

迫于无奈,他只好接受邀请来到中国再就业,没想到居然又碰到哈特曼等人。虽然哈特曼等人也不是很谅解他,但在中方调解下,最终彼此达成了谅解,大家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他做梦也没想到,对自己冷言冷语的G·巴尔克霍隆,也很快要接受阿登纳委派来中国工作了。所以很多时候,人生真是恶意满满。倘若赫尔曼·格拉夫知道半年后自己会被人用小型管赎身,他说什么也不会低头。

好在中方并不歧视他,得知他与苏联空军有过合作,并具有帮助对方训练的经验后,请他担任战斗机训练梯队负责人。

红军指挥部里,从京城过来的军委考察和评判团先了解了战场实际情况,又勘察了演习现场限定区域,看完大体介绍和防御配置,有人小声嘀咕:“哎呦,这地方对守方很不利啊,过了那条山脉就是一大片平原,面对集团化装甲集群突击要吃大亏,更别说两翼还漏风……”

“是啊,是啊,不该选这种战场打仗。”

“这谁选的演习战场,这不摆明让红军吃亏么?”

没想到这几句话被林彪听到了,他高冷道:“燕山一破,北京无险可守,地形就和演习场面差不多吧,难道北京就可以随便放弃?秋高马肥,正是装甲突击的好时候,打仗不是我们想选哪里就哪里的……”

所有人听完都倒吸一口冷气:林总这话深不可测呦!

就现在这局势,能对中国搞装甲洪流的,只有一个国家了呀。再一想,中央把战略兵团部署在东北,忽然又有点明白了什么。

这种问题,没人敢轻易接茬,搞不好是要犯路线错误的。

陈赓见好些人想岔了,也不纠正,只笑嘻嘻扯淡:“演习嘛,肯定要多考虑不利因素。林总说得对,越逼真越好!有些仗不是你想打就打,你想逃就逃的……”

聂总长认为陈赓说得对,朝鲜战争不是你想打就打,你想逃就逃的,有人上赶着逼迫着你打!

终于有人壮着胆子道:“那今天这演习剧本是怎样的?”

聂总长摇头:“没有剧本,各部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要的是对抗,不是表演!

评判组和观察员就是来及时判定成果的,待会我们不要多嘴,让战略兵略团指挥部自己决策。这个……观棋不语真君子啊!”

众人大笑。

红方最高指挥官是战略兵团副司令洪学智,虽然只有5000人,但38-42军各军军长都加强到了一线,他也在指挥部里动员、勉励众人:“同志们,这次演习是党中央、军委对我们这段时间练兵的一个检验。

地形虽然不是很有利,但说完全不能打,也太过草率。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打出水平、打出风格,各部都要认真开动脑筋,全力以赴!”

演习地点选择前,军委特意征求了林彪的意思,聂总长本以为肯定选纯山地作战,没想到挑在这么个地方。

他当时就有些疑惑:“这样红方要赢,恐怕有点儿困难。”

林彪反问:“为什么一定要赢?输了不也正常。”

聂总长想了想表示同意,又和主席汇报,后者沉思片刻只回了一句话:“按林彪同志意思办!”

从聂总长只言片语中,主席很快就能明白原委:战略兵团全是四野的部队,四野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不可避免地养出了一批骄兵悍将,再加又装备了各种各样的新装备,火力极度加强,那更自信得不得了。

以林彪的威望,硬压可以,但效果不好。

怎么办呢?搞次演习,让他们清醒清醒,看一看与现代先进装甲战术间的差距!

类似的演习,今年8月夏末秋初要搞,12月份天气寒冷时还要搞。

东线德军深刻见识过冬将军,有很多可取之处,而四野在寒冷状态下打仗的经验可能还不如东线德军,毕竟国党在寒冬里太菜了!

然后视情况明年3-4月还得继续,明年如果形势发展到很严峻的地步,可用纯山地环境打一打,更贴近实战。

战略兵团很多同志都见过日军如何用坦克打仗,但那只是初级的步坦协同作战,类似德国这种装甲集团冲锋真没见过,当上百辆坦克轰鸣、空中突击编队飞临阵地时,只感觉头皮发麻。

别说下面同志感觉震撼,军委观察组乘坐观察机在空中俯瞰大型战场时,都觉得场面着实震撼人心:这还只是万把人级别的演习,真要是80万大军厮杀在一起,那还不得让人热血沸腾?

为节约时间,这次演习不做惯常的侦查渗透,而由指挥部发送现成兵力部署,当然,有关部署都是虚虚实实,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全错。

红方认为,蓝军将以左翼为突破重点,佯攻正面、实则闪击左翼,他们做好了相应部署;巧合的是,蓝军也这么考虑,只不过他们认为那块60公里宽的缺口,足够装甲矛头杀进去了。

演习持续了整整2天,最终以蓝军装甲矛头戳穿红军左翼防线为标志,取得了战略胜利。

当然,蓝军损失也很大,他们冲破防线后,红军并未如预料一般瞬间崩溃,而是三三两两汇聚在一起,自发以侧击、后击等方式,拖住蓝军突击兵力,为后续部队调整防线争取时间。

这些牛皮糖看着不起眼,却极大拖累了蓝军的进攻速度,使后续那些乘坐250/251半履带战车的装甲掷弹兵不得不花费很大力气去清除,一方面伤亡不小,另一方面又损失了大量器材。

毕竟,光靠坦克占领不了阵地,还得用最传统的步兵。

德国军官们也意外发现,中国步兵比苏军战术要灵活得多,那穿插渗透的天赋几乎与生俱来,而不像苏军那样十分呆板,特别攻守之势移位后。红军居然还主动出击,进攻正面的蓝军佯攻部队。

德军又是那套传统的弹性防御、机动部署,结果红军根本不按章法,坦克部队用是用了,但只是个巨大的幌子,真正攻坚战是步兵翻山越岭打的,特别是38、39军派出的部队抄袭到后路,一夜间行军56公里,直接端掉了蓝军前线指挥部,让人阵脚大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