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K5(10月第4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5章:K5(10月第400月票加更)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471字2022-10-0923:55:03

看到温克,林冠华不由自主就想笑,最终还是道:“5年了,终于等来了第12集团军!”

听完这句,温克感觉自己整个人在风中凌乱。

曼陀菲尔问:“这位是?”

翻译介绍:“林先生是负责全国工业与科技的副总监!”

“真年轻啊!”

林冠华笑道:“我还差得远,贵国有更年轻的。”

“我们?”

“阿尔伯特·施佩尔先生,30多岁就掌握了全国军备生产,他要再早掌管两年,说不定E系列坦克都实战了!”

温克与曼陀菲尔面面相觑,但又不得不承认林冠华说得对。

介绍聂总长时,林冠华问对面:“你们以前见蔡茨勒或哈尔德时,敬礼么?”

两人点点头。

“那好,这位就是中国的蔡茨勒或哈尔德。”

在德国,总参谋长这职位非同一般,分量很重,两人肃然起敬,立即敬礼,聂总长予以还礼。

寒暄时,温克与曼陀菲尔扯了一堆闲话,什么听说德国工程师来华发展很关注啦,什么听说有德国战俘深表关切啦。

聂总长用眼神示意林冠华可以切入正题了,大家时间多宝贵呐,军人嘛,直来直去多好。

林冠华笑眯眯道:“两位是阿登纳总理的心腹,来意我多半能猜到一些,其实大家不妨坦率一率些。什么工业拓展、军备重整、国防军重建乃至军官专业培训等话题都可以聊,中国此前又没和德国打仗,没这么深的忌讳。

当然啦,也不能太出格,说什么保存国家社会主义好的东西,改进他不好的部分,这种话我们是不敢与闻的……”

听翻译说到这,曼陀菲尔像被踩住了尾巴的猫一样窜起来,慌慌张张道:“没有没有,兄弟会的事我不知情也不参与。”

在德国,曼陀菲尔和美方混得很熟,有人看不下去就检举说他参与兄弟会这个右翼组织。美国人一听就上了心,曼陀菲尔急得急忙辩解,但还是不太扯得清楚,阿登纳因这件事对他也有点感冒。

阿登纳毕竟是纳粹政权受害者,兄弟会喊“保存国家社会主义好的地方”,岂不是公然给纳粹招魂?这是他万万不敢认的,所以曼陀菲尔很紧张。

“那就更理想了,说明没什么障碍与不可调和的原则矛盾。”林冠华眨眨眼,充满暗示道,“大不列颠的军舰也这么买到手的,我们其是很开放,现在是美国人特别紧张。紧张归紧张,资本家他得生存呐!”

众人哈哈大笑。

这么搞过后,德国人干脆来个实话实话,因为他们发现林冠华对德国情况异常熟悉,兜圈子一点意思也没有,聂总长也是这意思,干脆点最好!

德国人提了4点要求:

第一,希望选派6000-8000名军官来中国秘密受训;

第二,双方合作发展工业与国防科技,在德国暂时不方便发展的情况下,在中国设立远东分部;

第三,双方确立经贸合作关系,互通有无,在外汇紧张的局面下寻求易货贸易;

第四,一旦西德重建国防军,请中方将受训军官与战俘送回西德作为骨干力量。

作为回报,西德方面允诺:

其一,尽可能把要拆除的军备设备、要废弃的武器装备全部廉价卖给中国;

其二,为中方在德招募人员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

其三,尽力提供中方需要的的设备图纸、技术工艺等;

其四,其他民用工业设备以优惠价出售。

聂总长把会议纪要交给了书记处,并拉着林冠华一起向主席做了汇报。

主席问道:“你们怎么看?”

林冠华道:“西德重整军备是板上钉钉的,一旦美军在朝战失利,面对不利局面必然会重新武装西德、日本以抗衡苏联的压力,不管我们介入与否,西德肯定要重新武装,我建议干脆就同意,从中获得些收益,但我们不能与西德在国家层面合作,在企业层面合作可能更好些。”

聂总长道:“军官这件事也差不多,目前在东北,战俘都以个人身份参加教官组,我们可以接受西德军官,但也不能国与国合作,还得是个人身份。”

主席点头道:“这思路还不错,与西德整体合作在政治上风险很大;与个人、企业合作,相对问题就小些,对他们也是种保护。通共对他们是个很大的罪名,你们再谈一谈,原则不能松口,具体处理可想方设法灵活处理……

还有,不要全是国防和军工项目,民用项目也得搞一点,诸如化工、化肥、钢铁、冶金、机械都可以部署些。现在美国想封锁我们,我们又不反对与资本主义做生意!”

第二天谈判重开,聂总长对这些话题基本同意,但加了限制条件:

比如派遣军官,首先得是本人自愿,以个人身份来华;其次最好是莱茵大营里出来的;最后是不能与党卫军或新纳粹组织有任何牵连。

归根到底一句话:这些人和工程师们一样,是我们聘请来的,不是你们派遣来的,我们有筛选权。

“如果满足这些限制条件,别说6000-8000了,再翻一倍也可以收!”

这就让温克喜出望外,他甚至盘算起来,如果西德能出1.6-1.8万军官,中国再收拢2万多战俘,那不就等于有4万军官?魏玛国防军当年不过10万兵力,后来都车翻了全欧,4万军官将来可以做多少事?扩军40万妥妥的!

且这4万比当年10万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当年什么新装备都不能用,别说坦克拿扫帚和汽车冒充,就连机枪都搞不定,至少在中国有真家伙、新家伙可以上手。

关于工业与科技,林冠华道:“与我们合作的都是德国企业,是与企业,而不是政府发生合作关系,这对双方都有利。我们同意共同研发成果将来可为西德所用,但研发中涉及中方出资的,必须符合中方发展设想与科研目标。”

温克表示同意:重要的是保持连续性思路,他相信中国作为大陆国家,在军备体系上应该与德国大方向基本一致。

关于工业这件事难度也不大,西德本就是资本主义,不和资本家合作,难道还搞国家合作或国家控制?那不又走回了国家社会主义的老路?这是阿登纳万万不敢承接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西德想发展军备的想法我们理解,这件事也没太根本的冲突,不过目前比较敏感,事情败露了对谁都没好处,可以悄悄做,不要公开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