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障眼法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400字2022-10-1216:56:32
不错归不错,忽然塞过来一套IS-3图纸和工艺,还说可考虑生产线援建,这就让技术局有点吃不住劲了。
IS-3重型坦克的优缺点都很鲜明,不太适合中国使用却毫无疑问,实在偏重,与主战坦克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不太吻合。
非要说一点价值也没有,也不尽然。重型坦克与战列舰一样,整体虽已打上夕阳西下的标识,但还有可唬人的价值,再说,IS-3子系统很有借鉴意义,光那台改进于T-34的柴油发动机,林冠华就觉得很值得。
有了这玩意还可以探索底盘、装甲钢等妙处,那门122火炮确实笨重了些,使用不太灵光,但也不是没办法克服:世界正统克虏伯、正统莱茵金属不是都要陆续来华么?到时候改一改全可以上。
再不行,等朝战打完再问牛牛去买L7,搭配上去也可以整一整。
其他不说,如果现在能把IS-3底盘整出来,那使用128mm的坦歼就可以上场了:谁家规定苏联坦克必须用苏联炮?
技术局讨论一番还是勉为其难地决定收下来:这可是外交部交好不容易舔出来的结果,再不识好歹,伏罗希洛夫他老人家也生气了怎么办?
至于援建,可以好好谈谈,只要用卢布算账,挂在账上,允许俺们后续用轻工业品冲抵就行。
建厂地方大家也想好了:包头!
中苏关于图纸交易的事有了眉目后,那头温克与曼陀菲尔回到波恩后,也向阿登纳做了全面汇报。
后者极为兴奋,甚至有点不敢确信:“对方真这么说?人数翻一倍也行?这是谁的意见,他在中国有没有份量?别是小人物随便信口开河,最后中共上层又反悔,那我们就太被动了!”
“我见到了他们的工业副总监,相当于中国施佩尔的副手,还见到了中国的蔡茨勒。”
“蔡茨勒?总参谋长?”
“是的!”曼陀菲尔道,“他亲口说的,而且人过去后续也由他安排,我觉得问题不大,我们看过中国报纸,确实就是这个人!当然,这种只能达成口头默契,不能公开签合同,否则……”
阿登纳点点头:“如果是这级别的任务,那基本可信,合同确实也不能签,对他们、对我们都不好,就按他们的意图,以个人名义安排去远东。事不宜迟,你们分头落实,让他们去找中国乔报名。”
“他们还提了点具体内容。”
听完中国索要潜艇和K5后,阿登纳也有些皱眉,最后问:“你们看这件事怎么解决?”
“安排潜艇对我们肯定也有利,因为中国不懂潜艇,甚至没缴获过任何潜艇,英国人也不会卖……”温克迟疑道,“我意思同意,这样我们还能安排潜艇的专业军士和军官,有利于保存我们的海军力量。”
“至于K5嘛,我觉得以后恐怕也用不着这种大型火炮了,中国人想要就给他们吧。”
曼陀菲尔耸耸肩,“克虏伯已获得允许,可以在中国开设分厂,他们正忙着巴结中国人呢,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这老混蛋真是机灵,人还在监狱,后事已安排好了……”
温克道:“我有点办法,我们肯定是要瞒过美军的眼睛,但可以不断麻痹他们,混在废钢铁中弄出去……美国人在德国5年了,据我所知,他们的警惕性完全不像1945年那么强,甚至比3年前都弱化了很多。”
“去试试看!”阿登纳道,“这么多人通共,不差我们一个,共产党毕竟也反纳粹嘛!”
温克和曼陀菲尔面面相觑,觉得总理大人的逻辑实在无敌了。
9月5日,汉堡港口聚集了无数人群,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围观,港务局决定打捞沉没在这里的潜艇。
美军也很感兴趣,派不少人来观看,等第一艘潜艇在潜水员忙前忙后的努力下被慢慢捞起并不断排空海水后,美军甚至还饶有兴致地检查了一圈,最后得出结论:浸泡已久,基本损坏,无法再用,只能当废钢铁回炉。
果不其然,德国人拖入船厂后就将其大卸八块,好多部位甚至拆解回零件状态,美国人很放心,连连比划“OK!OK!”
第二艘,第三艘都如此处理,美国人终于失去了持续监视的兴趣,围观人群也完全散去。
但汉堡港口下埋藏的潜艇共有17艘之多,后续拖上来后,工厂的粉碎和破坏程度也开始麻痹大意,甚至开始了秘密重组了。
不要忘了,德国XXI型潜艇的精髓是什么?
分段生产、总体组装!
那些看似已被粉碎的舰体,其实都保存了一段完好无损的备件,他们在工程师们整饬修理后又可重新使用,只要在安排上必须做到小心、隐匿,看上去的整修与整体破坏回炉非常协调。
为加快动作,德国人摒弃了甲板炮、鱼雷管等很多配件,尽可能对内部结构与配置予以简化,柴油发动机和通气管换了新货,蓄电池也装了不多,毕竟新功能不是作战,而是训练。
就靠着这样的水磨功夫,居然真凑出2艘可重新投入使用的潜艇,在一个雨夜,2条潜艇悄悄溜出汉堡港,准备到外围与掩护的运输船汇合。
至于K5炮管,德国工程师处理得就更有意思。他们先挖起后进行做旧处理,又煞有其事地标注了安装事宜,“树立,由此向下”,最后又在上端口这里做了顶精致的烟囱帽,将其伪装成为标准的烟囱。
然后在一个阴雨天,故意送去让美国人检查放行。
美国人懒得雨天上船仔细检查,只一撇,看到一堆破烂和两根烟囱,便笑道:“你们这烟囱做得很不错,挺像个炮管。”
“这么细、这么长能当炮管?”克虏伯工程师伪装的废旧物资公司管理员比划了下,一语双关道,“我见过炮管有这么粗的捏,东西嘛,都是粗点的好,用起来有劲……”
美国军士听懂了这个有点粗俗的笑话,大笑不已,舰炮炮管可比这种小牙签粗得多,于是不再怀疑,爽快盖上了Approve的蓝印章!
由于事关重大,一般船不敢委托运输,得找合适人选,选来选去,没有比欧泰航运公司更合适的承运商了。
FBI也没放过美泰,继续盯着看能整出什么来,但实在不太好查,因为现在美泰变得更狡猾了:他们不再直接把东西往远东送,而是把船和东西都往英国送,先卖给英国公司,英泰、欧泰再从大不列颠各港口启运。
货还在船上,船也是那条船,但人一换、公司旗帜一换,连船带货都是英国公司所有了,你能咋地吧?
英国这里又是另一番光景:随便整,要不然这1万台布伦机枪车谁运?你FBI管天管地,还能查扣英国船不成?
每次从英国启运,中途必然要去一趟意大利。
为毛?
意大利当局偷偷摸摸把手里的德械出手给中国,作为当年的盟友,意大利也有不少德国装备,虽不能说最先进,也没多赚钱,眼下换个饭钱救急却可以。
美国如要干涉,法国、意大利、瑞典、挪威异口同声道:“牛牛连军舰都卖了,我们卖点废钢铁算啥?你先管管牛牛。”
去问牛牛,人家手一摊:“美国不是催着大不列颠还租借法案的款子嘛,要不然我能这么整?或者你们把租借法案那笔款子给免了?只要你肯免,我一定不往远东卖!”
美国人自然不能轻易答应,于是乎,大家继续爽快地往远东发货。
对德国而言,拆成散件的万吨水压机、乱七八糟看着就像破烂的生产线、各种各样的被炸过后的设备残骸,林林总总全部以废钢铁的名义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