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试探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332字2022-10-2213:21:21
解救黄杰兵团好处很多,一方面可迅速给琉球增加人口,夯实汉化基础;另一方面,能刺探美国的真实态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强化琉球与大陆的联系。
琉球再怎么整,粮食很难自给自足,必须要产业循环与交换,以前同在日本体系下,可与台湾交换,现在台湾已归属大陆,琉球也脱离日本,要想维持经济循环,不是靠向大陆就是靠向日本。
就吴石的本心与使命而言,自然选前者。
琉球的地位又很重要,扼守住了第一岛链的关键隘口,是中国第一道海洋封锁线。解放军将舰队部署在台湾,虽已可直接进入太平洋深处,毕竟还有美军虎视眈眈,长期而言是很大的威胁。
琉球既是台湾的屏障,更是大陆的屏障,看关键掌握在谁手上。
吴石相信中央不乘胜追击,并不单单是美军干扰,还有很大因素是希望用尽可能低的代价完成巩固、实现统一,如解放军上岛,美军可能直接就炸了;现在用国党上岛并陆续巩固统治,美国人就不能再说什么。
吴石现在的要义,就是准备带着部队在琉球扎下根去!
况且,美泰也不白来琉球,每次抵达琉球的船员中都有侦查员,他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接触机会,仔细搜集冲绳上美军基地的消息,并画出布防图。
现在冲绳的码头、机场、雷达站、兵营等重要军事设施,包括那霸市区都掌握在美军手中,别说大陆两眼一抹黑,就连吴石贵为“总参谋长”也没有资格知晓。
好在大战结束已经6年,美军戒备也不像以前那般森严,留有很多缝隙,实地勘测些布防情况并不太困难。
对吴石的提议,陈诚表示赞同,桂永清没吭声,周至柔发表了些不同意见:见“把黄杰所部接来,当然能壮大声势、巩固国家,但这财政恐怕……”
国党国库里一共有3000多万美元,50万两黄金,到琉球后,以分田为依托,回收了日元、新台币。新台币本就是废纸,回收后只能烧火,日元稍微有点点价值,问日本买的二手工业设备,就是用这批日元交换的,但也止于此而无法再折腾了。
毕竟冲绳一向就是日本最穷的地方,还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再搜刮又能搞出什么呢?
本想再发行新货币,但整个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已全面崩溃,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连想印刷新钞票都很困难:自己没有印刷能力,那些进口的先进钞票印刷设备,目前都已被解放军搬去大陆,加入了外汇券印刷大军。
也不便让日本协助印刷,因为距离太近,风险太大,英国印钞厂倒愿意协助,但首先要付一大笔钱,还要来回运输,时间上根本缓不济急。
最终常凯申勉强接受了吴国桢的建议,暂时通用美元,以便维持信誉和人心,等局面稳定下来再做考虑,目前琉球经济主体是美军配套产业,他们都用美元,何必多此一举?
于是琉球全境通用美元,三个月下来,又是买东西,又是发军饷,3000多万美元只剩下一半多了。
好处是用美元发军饷币值坚挺,官兵们信赖有加,并未如此前那样一发了钱就去抢购,岛上物价还算稳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总有军官拿了美元后,觉得琉球毫无前途,转头又把美元交给美军换取船票跑路,但这又无法阻止。
吴石认为,让官兵有个可以离开的发泄口,比兵变要强。兵变是要死人的,跑路不过少些人罢了……
“财政虽然困难,但并非没有解决办法。”
吴石道,“目前全部的困难是没有税源,只能坐吃山空,没有税源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产业,而要把产业兴旺起来,非有人不可。琉球这地方,大富大贵不可能,但自给自足完全有办法。
美国人不是一再说我们军队比例过高,要求裁军么?裁军当然是解决办法,但增加人口,间接降低军队比例,何尝不是另一条出路呢?
人多以后,钢铁厂、加工厂、制造厂便可增加人手,渔业捕捞也可扩大范围,日本渔民作业水平还很落的,我们海军的捕捞功夫就强得多!”
琉球群岛南北跨度将近1000公里,基本等于上海到厦门的海岸线长度,拥有充足的海洋领域。
受强大的黑潮(即国外暖流)影响,琉球群岛近海渔业资源异常丰富,是西北太平洋渔区的一部分,特别如鱿鱼、鲐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暖流鱼类产量很高。
琉球本土渔民只有极小的船,一次出海捕捞也不过寥寥数百斤。
桂永清麾下的海军依靠鱼雷艇和列潜艇出去捕捞,哪次不是几吨、十几吨的收获?
淮海战役时期,国党部伙食极其糟糕,士兵往往只能吃到由发霉的粮食、细沙、碎石、粗糠、稻壳、稗子、老鼠屎和小虫子组成的饭,军官们称其为“八宝饭”。
即使蒋纬国亲自指挥的战车2团伙食,虽能保证一日三餐,且二公子自己不捞钱,但也是白米饭、萝卜、青菜这些,有点豆腐已是难得的蛋白质供应了。
到琉球后,由于人员减少,对外交流不便,再加官僚普遍跑路,上下其手的人少了,国党士兵们惊奇地发现,伙食居然还改善了?
蒋纬国派去耕地的装甲兵,以前能吃上豆腐都算是改善伙食,现在不但大米饭管饱,居然顿顿还能吃上咸鱼干或红烧鱿鱼了!
至于蔬菜?就琉球这一年降雨2000-3000mm、日照又充分的地方,只要不懒,蔬菜管够!哪里不是一整片菜园子?
至于吴总长本人,发军饷时,更亲手将钱一笔笔交到普通士兵手里,最起码也得发到班长手里,有时还拉着蒋经国这个政治主任一起发。从这水平来说,直接倒退到了北洋军阀时期,那会儿袁世凯和统兵大将亲自给部队发军饷。
倒退归倒退,效果出奇地好,看着越来越多官僚跑路就知道了:实在捞不到钱!
正因为有这层因素,所以士兵们心甘情愿愿意先修首里城,愿意用菠萝酿酒并孝敬给上面。琉球苦是苦了点,但现在上面的吃相比以前好多了!
“另外,岛上番薯众多,各类饲料用草也比较充分,弟兄们已尝试了猪、牛养殖,都很成功,一个个养的膘肥体壮,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号召每户家庭养1头牛、2-3头猪,这样不但自身肉食有保证,还能供应美军……”
吴石平静道,“鱼类、菠萝酒、猪牛肉都是美军所需要的,与其千里迢迢从本土运来,不如就地采购,卖给他们,我们不就有美元了么?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尝试种植烟叶,一旦成功,马上就有卷烟、烤烟供应,更可变成一大财源。
琉球这地方,靠农业征税万不可能,那都是兄弟们的基本盘,海关、贸易抽税暂时也别想,连码头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矿产近乎等于零;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业都可以干,我们可以卖给美军,日本、苏联,更可以卖给华侨……”
卖给华侨基本就是卖给大陆的意思,且大陆确实也需要水产,国党海军用军舰、用不要钱的军用燃油去捕鱼,成本能不低么?
“目前唯一匮乏的就是人手。有了充足的人手,这些农场和加工业都能维持下去,甚至还有机会去开发蓄水库和自来水厂,这玩意也可供应美军!”
琉球降雨虽然丰富,但岛上没有河流,所有取水都需家家户户自行储水,美国人到冲绳也两眼一抹黑,淡水资源居然用船去日本本土拉,虽然一拉上万吨,距离也不算远,怎么看怎么都显得滑稽。
吴石觉得可以在岛上把这些水源存储并净化后予以供应,设备就问美军要,美国人再不肯给援助,这点东西绝对不在话下。不过这些都是大工程,没有人手怎么能修建?
桂永清点头道:“我赞同虞薰兄的意见,尽可能把黄杰兵团接到这里来,也可趁机再刺探下美方态度。另外我觉得,黄杰兵团要接,缅甸李弥部要不要也一起接走算了?”
1950年1月25日,国党第8军主力被歼灭,残余逃入缅境,主要有两股力量: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领的700余人和流亡于缅甸车佛南的原远征军第6军93师200余人;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率领的600余人。
2月下旬,这批部队先后抵达泰缅边境大其力附近的孟捧地区,抗战时部分国党复员军人也在其中,这三支部队联合组成了“复兴部队”,人数2200人左右。
他们补给完全断绝,部队只能变卖一切值钱的东西以购买粮食,不足的就向村民赊借。到3月底,除台湾汇来5万泰铢外,主要依靠当地华侨。后来李弥来到泰国并带来个人的储蓄10万美金暂为救急,并基本掌握住了部队。
历史上这批军队还要再在云南给新中国捣乱,日后又在金三角为患,吴石不明白金三角的事,但现在台湾都没有了,留在缅甸给大陆捣乱有啥意义呢?他希望能尽快接走,让云南边陲尽快稳定下来,也主张把李弥部队接到琉球。
刚才已说了黄杰的事,再说李弥,感觉话就太多,让桂永清帮着说会更好。
桂永清其实早就想好了生财之道:人越多,贸易需求就越发旺盛,将来随便搞点什么不能发财?至于靠手里这点兵力反攻大陆?他想都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