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新思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07章:新思维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413字2022-10-2400:01:14

试验后召开的评估讨论会上,鉴于超轻型长剑-1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摧毁力,故众人都赞同更重的轻型、重型将不再发展空射型,只考虑舰载或陆基使用。

新的需求依然加给了A组:研发更轻的长剑-2/3。

“海喷火左右机翼有两个挂架,可携带500磅重的炸弹或副油箱;海怒有两个1000磅挂架,研发中的流星改,可携带2个500公斤或4个250公斤的挂架;至于He-211,可在机翼下携带4个250公斤挂架,在机腹携带2个500公斤挂架……”

林冠华列举一串数字后,主张以红旗-1防空导弹的固体火箭技术为基础,重构长剑-2/3。

他在黑板上画出了大致模样,与长剑-1最大的不同是长剑-2没有那部突兀的脉冲推进发动机,其推进系统全在尾部,整体面貌更简洁、光滑,从长相而言,与鱼雷更为类似。

林冠华提的设计指标为:

长剑-2:原始重量不超过225公斤,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燃烧时间25-30秒,战斗部装药不低于75公斤黑索金,射程不少于45公里,正常巡航速度不低于0.75马5赫;

长剑-3:原始重量不超过500公斤,最好不超过450公斤,同样使用固体发动机,燃烧时间35-40秒,战斗部装药不低于125公斤黑索金,射程不少于55公里,正常巡航速度不低于0.75马赫。

以上两款武器都在5000米高度投放,为确保更远的射程,自由落体阶段不点火,到低空再启动并赋予导弹前冲力。

钱学森认为该指标大体能成功,唯一顾虑是,75-125公斤装药的战斗部,即便末端叠加0.75马赫的动能,是否足以对军舰造成破坏?

这迅速引起众人热议,毕竟此课题还未研究过,水上建筑部分爆炸与水下爆炸是完全不同的数据。

林冠华道:“其实我也没把握,不过建议大胆尝试。

155mm长脚汤姆目前是陆军拥有的口径最大的火炮,一发炮弹重44公斤;

英国郡级重巡洋舰装备MK8型203mm舰炮,其发射的高爆弹/装甲弹,炮弹重量都是116公斤,在飞行1.8万米后,落点速度为1.05马赫,依然可击穿100mm厚的装甲……这枚炮弹如扣除发射药,弹头部分不到80公斤,装药就更少。

虽然没有数据支撑,但我盲信长剑-2/3应该具备超过8寸炮的威力,摧毁巡洋舰级别以下军舰完全可能。

面对航母,不管是什么等级的航母,对其造成重大摧毁也毫无问题,毕竟很少有航母装甲带超过100mm厚度。

也许新导弹打不动战列舰,但这没事,现在全世界战列舰都不多了,我们遇到战列舰的机会很少……”

众人频频点头,林副局长的新思维很有意思:我承认确实打不过战列舰,但这不碍事,战列舰全世界才有几艘?都用上战列舰了,那肯定是大规模战争,可以琢磨其他办法。

这就和研发红旗-1的思路差不多,我承认防空导弹暂时不能对付喷气战斗机,但没事,现阶段能对付轰炸机就行!

轻型化的长剑-2/3有显著好处,类似海喷火出击,可先带2发导弹,接敌前先发射,再与对手格斗或掩护本方攻击群,既不浪费其作为战斗机的本事,又能增加本方打击能力,这对航母或岸基力量偏弱的中国而言很有必要。

海怒可带2枚长剑-3或4枚长剑-2,命中对手后即便不沉也是重创,大多数时候的海战很少见到主力舰,甚至重巡都不一定能见到,骨干还是轻巡洋舰或驱逐舰,用空射导弹对付这些轻型军舰绝对好用!

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空军或海军航空兵而言,训练飞行员发射导弹比训练精锐的俯冲轰炸机或鱼雷攻击机飞行员简单多了。

前者只要能把飞机顺利开起来,目视目标并按下电钮即可。水平好点,发射完导弹继续与对手缠斗;水平差点,直接脚底抹油溜了。而后者非得经年累月才能训练出来。

这种革命性便利不亚于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排队枪毙时代,前者非得身强体壮不可,后者只要能开枪就能上战场,选拔人群何止扩充10倍?

从作战而言,这同样是种新思维。

空射导弹完成后,众人又去海军设备工厂关注新近开始的93氧气鱼雷仿制。

由于苏联、英国拒绝输出鱼雷生产技术和设备,德国虽有技术,但其电动鱼雷实在太慢,与战术不太吻合,最后海军抵挡不住93长矛的诱惑,选择直接仿制。

93鱼雷的缺陷大家都很清楚,比如陀螺仪不好用、比如引信不太灵光等等……这些问题现在也都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陀螺仪不好用?

拿德国货、拿火箭使用的陀螺仪过来!

触发引信太敏感容易提前爆炸?

德国鱼雷的声音引导、尾流引导体系统统都给你用上!

燃烧使用的重油因容易残留而导致殉爆?

美国鱼雷中的煤油组分给你参考!

这些问题一解决,93鱼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还有过氧化氢改进氧气助燃这个大招,但这改动就比较大,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解决,大家决定搁置一番。

另外,日本原始设计的发动机在德国专家看来也不完美,又重新改进一番,生产工艺更上一层楼。毕竟,二战日本的发动机,无论是液冷还是气冷,总会漏油,甚至日方都觉得不漏油那不叫航空发动机。

实地体验过中国手里拥有的德、美、英三国发动机后,日方专家承认漏油那是日本技术不到家导致的!

最新一条93鱼雷成品出来后,已是德、日技术合作后的结果。

鱼雷被安装在了S艇上,对大多数鱼雷艇而言,重达2.8吨、拥有610mm直径尺寸、800公斤战斗部的氧气鱼雷过于硕大,但对排水量100吨的S艇而言,完全不在话下,改造后的4联装鱼雷管威风凛凛。

试射十分成功,专家们认为,就算大和号再世,一口气吃到这样4条重型鱼雷估计也得瘫痪。黎塞留级吃到4条,肯定是沉没了!

也不知咋地,德、日专家听说海军全歼法军远东舰队后,居然同样喜气洋洋,动不动拿黎塞留级出来打比方,倒让萧劲光司令员乐得合不拢嘴。

回去路上,林冠华递过去一堆设想,道:“不好意思,总给钱老师们增加负担……”

钱学森风趣道:“我就知道,技术局先是给资料,又是加人员,还大力扩建各类建筑,甚至我们报了明年预算,林老师非得给我翻两倍……肯定有一堆活,果然在这里等着了!”

众人哈哈大笑:10月份,各科研单位照例要上报下一年度预算,按中央精兵简政的思路,各方面都尽可能予以节约。

钱学森分管的A组,参考今年支出,考虑明年的人员和项目增幅,加了30%,到林冠华手里,非但没继续往下砍,反而主动增加了近2倍,震住了很多人,现在来看,思路就非常清晰。

自己研发再便宜,导弹也是几千美元一发的玩意,开发越多,预算肯定越高。新的橡胶基推进固体燃料可比简单采用酒精、汽油的液体燃料们贵多了。

虽然钱学森已有了心理准备,但等真看完这份规划后,依然倒抽一口冷气。

除已提到的长剑-2、长剑-3及前段时间部署的DF-2(V2复制品)、红旗-2外,额外多了7种开发需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