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长剑-1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349字2022-10-2313:02:45
林冠华这次的考察重点是空射型反舰导弹。
全歼法国远东舰队主力后,虽然国内报纸并未大肆宣扬,但海外舆论着实好好炒作了一番,闹得近乎人尽皆知。
根据法国人派飞机轰炸主权碑、同意常凯申接走黄杰兵团等一系列事件,中央有大致判断:法国人贼心不死,并不打算认输,后续肯定会试图报复。
这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中英建交谈判中方代表、首任驻英大使宦乡与英国外交大臣贝文闲聊时得知了一个“小道”消息:法国人与美国签署了军舰购买协定,并隐隐约约透露,法国在加速让·巴尔号武装!
关于中法冲突,英国原来在边上积极拱火,希望法国人能买英国军舰,也不用说买乔五这等,就是买点巨人级乃至其他巡洋舰、驱逐舰也好,万万没想到,法国人的心火倒是被大不列颠拱起来了,转头却问美国人买了船。
这可把牛牛给气得半死,既然法国人如此不上道,那干脆转向北京,大不列颠搅屎棍特质火力全开,于是有了贝文故意露底这一手。
中国经初步核实,认为英国人提供情报属实,这更证实了主席的判断。
作为对英国人投桃报李的回报,中方准备签署合同,追加进口200架海火47、120架海怒,乐得伦敦方面眉开眼笑。
这年头问英国按打买飞机已属于大户了,像中国这样以百为单位购买,那真是绝无仅有!
考虑到中国人毕竟买了这么多飞多机、活塞式战斗机很快会退出历史舞台,牛牛与休泼马林公司很干脆地应中方要求,送出了海毒牙舰载机全套图纸、1架样机和一堆散件。
买这么多舰载机也不全是为了酬谢情报,中方确实有现实需求。
随着蚁美厚不断从美国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回来,现在中方手里已有2艘正规航母,4艘护航航母,后续还将增加4艘护航航母,前日本海鹫们在开足马力进行全面培训,这些护航航母得要配齐护航战斗机吧?
台湾、青岛、舟山、海南各海军主力基地也得有陆基战斗机吧?考虑到陆海互换,全部使用海喷火与海怒最合适不过。
通过前期试飞评估,日本海航专家组认为,海火早期型号上舰存在视野差、低速操纵差等弱点,但用于陆基作战毫无问题。
1948年正式服役的海火Mk.47成为最后的海火改型,接受诸多改进,使用更大马力的格里芬发动机替代了原先的梅林发动机,还加装了共轴反转螺旋桨,彻底解决了困扰海火已久的低速控制和力矩造成的偏航等问题,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海火。
中方使用后,发现海火47可从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上顺利起降,便决心多配。
至于海毒牙,其核心技术特征与海火47基本一致,只能称得上是略加改进,主要是增加了些航程,英方认为在海毒牙完整服役前,海火47已够用,而后面还有喷气式舰载机等着,没必要继续生产装备,便把所有试验品和技术资料当顺水人情送给了北京。
牛牛的算盘是觉得中国仿不出海毒牙,真想生产,估计还得问自己进口大批设备,那就正好继续再做一波生意。他们万没想到中国其实已通过捷克搞到了Me-109生产线,虽然Me-109与喷火不是一个东西,但基本原理和特征非常接近。
德、日专家都认为在不考虑发动机国产的前提下,只要把这条生产线稍微改一改,生产海毒牙机体完全不成问题,当然前提是要把牛牛的图纸进行全套重绘,用公制单位取代英制,顺带再把某些细节再捋一捋,比如电台就该换用统一制式而不用再进口英式。
牛牛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法国人这边没推销成功,转头卖了中国300多架飞机,也算喜事一桩。
增加海怒装备数则是发展多用途进攻手段的需求。
台湾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在国军仓库了发现了20枚完好无损的日制91式空射鱼雷(直径450mm,全重852公斤),这些都是当初日本海军遗留在台湾的库存货,而国党不具备对海攻击能力,也没练过空射鱼雷,故将其搁置在仓库中。
历史上这批鱼雷后来被改为了船用型,如今在解放军手里得到了新生,海军方面如获至宝,以最快速度送入青岛研究。一方面供给部队练习鱼雷投掷;同时提供给E组研发流星改舰载机进行测试。
与91鱼雷命运类似的还有美制MK12鱼雷,这种配给国党驱逐舰的老式鱼雷库存也变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现在海军的鱼雷艇终于有教练弹可以用于日常训练了。
事实证明,海怒在加装火箭助推器后,能携带91鱼雷从怨仇号上起飞的,He-211携带该鱼雷也绰绰有余,足以胜任陆基反舰职能。
更令人欣慰的是,换用新发动机后的流星改状态非常好,携带鱼雷后的性能不但大大超越日本原型的数据,也超越了德、日设计师乃至试飞员的期望。
虽然其速度不如海怒、投掷完弹药后与战斗机对抗的水平也不如海怒,但在俯冲轰炸/鱼雷攻击两项科目上比海怒更成功,更重要的是,同样的跑道长度,起飞时不需要火箭助推。
海军已同意流星改和二式大艇一样,利用青岛海军航空厂进行试生产,进一步扩大测试面,下一步准备上舰测试。
空射平台初见雏形后,进攻武器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东风1号成功后,A组科研专家们根据空射需求,制定了甲、乙、丙、丁4个改进预案,以1.2吨为布局,提出了内部代号DF-1D的设想。
经这几个月紧张试验,DF-1D基本研制成功,并有轻型、重型两种不同的改良,至于1吨装药的超重型款,虽能生产出来,但效果很差,基本不利于空射,在内部测试阶段就予以废弃。
DF-1D重型装药475公斤黑索金,起始重量1.24吨,在5000米高度用400公里航速投掷时,最远射程68公里,最高航速703公里/小时。
轻型装药360公斤黑索金,起始全重0.97吨,在5000米高度用400公里航速投掷时,最远射程45公里,最高航速738公里/小时。
如把轻型、重型放在一起比较,很容易看出轻型就是减少了装药、缩小了弹体直径、长度,同时也减少了燃料携带量的小一号重型版本,毕竟,装药量下降和总重量下降并不是单纯线性关系。
重量下降,发动机燃料携带量自然也可快速下降,再加射程要求有所降低,其下降的函数弧线斜率非常惊人。
最方便的是这些计算不再需要手工去一一核实,A组利用数据协调员,依靠超算中心第二天一早就能得知想要的数据结果,极大地便利了设计工作。
虽然轻重型都可以用He-211、B-25这种中型轰炸机带起来,但对海怒、流星改这样的舰载攻击机、蚊式轰炸机而言,如此分量依然太重。
根据测试员的意见,设计组很快又完成了超轻型。
超轻型装药量进一步下降到265公斤,起始全重808公斤,在5000米高度用400公里航速投掷时,最远射程42公里,最高航速743公里/小时。弹体修长,要不是还拥有方向舵,整体长相简直就是一枚空射鱼雷!
超轻型拥有三个引导头:红外、辐射、声音,一般在脱离飞机10秒后开始点火,然后飞向作战目标,一般需要稳定飞行1分钟才打开引导开关,声音引导也不是随意乱整的,里面是特制的船用螺旋桨的噪声。
现在,这架He-211就带着2枚超轻型DF-1D开始打靶。
威海卫附近的海面上,一条载重2000多吨老式运煤船改装的靶船吞吐着烟雾,正吃力地往外海跑去,远处飞来了两个黑点,随后在望远镜里越来越大,飞行速度极快,高度也越来越低。
到离船体还有1200米时,高度只有不到10米,海浪涌起的水雾已可以打湿他的外壳,但他依然不为所动,毫不犹豫对准船尾方向狠命扑过去。
“轰隆”一声巨响后,整条船尾部高高掀起再重重落下,与此同时,第二发也随之而来,虽然船尾螺旋桨已停止旋转,但对已锁定目标的引导头而言,依然继续猛扑过去爆炸!
刘鼎看得很仔细,说道:“第一发在水线附近爆炸,第二发该是水线以上爆炸的,不过离得也不算太高,具体几米我没看清楚,可能还要靠打捞后再识别。”
旁边的钱学森道:“我们也知道入水后再攻击效果更好,但具体精度把握不好,前面几次测试,有些在水下,有的在水面,有些在水线附近爆炸,大体是个正态分布……”
林冠华道:“这样也行了,不是重型战列舰、航母,水线以上还是水线以下,都能造成致命伤害。现在的焦点是,在最后500-2000米时,是否会被防空武器击落?”
“击落有可能,不过拦截概率不高,毕竟这时候已进入最后加速段,高度不到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