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犬牙交错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2章:犬牙交错

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按高、中、低三个方案供中央决策。

高的方案就是以林冠华的提议为基础,大进大出;

中的方案就是以增加落实工资制的体现,赤字率略低于上一年;

低的方案就是不考虑工资制落地,尽可能实现收支平衡。

预算调整时间已不多了,眼下已是三月份,4月份--定要出台,否则再拖下去,上半年都结束了。

会议结束后,陈云单独找林冠华沟通:“你这条路子上的收入,算不算在方案里?

林冠华摇摇头:“那里的收入和开支,是按复兴工程需求单列的,我建议不要做进去,然后有些不太好列支的项目开支也不要走政府公开预算。

陈大掌柜稍微松了口气,如果这样,那还有较大的机动余地。

所谓不太好列支的项目,主要是科研经费开支,比如关于原子能、铀矿等开发项目,目前完全绝密,在财政.上只有可怜的一-点人头费和开办费,大部分经费走国防费用单独列支,国防部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名下还有那么多费用。

又比如研发导弹、研发雷达,承担德国、日本军事顾问团的费用,基本也从这条路线走,否则审核国防费时会吓一跳,什么时候解放军编制下居然还有近3万名前德国国防军军官、士官、飞行员?

人民海军编制下居然还有6000多名前联合舰队军官、士官、飞行员及各类武器装备设计师。

要知道,魏玛德国时期,德国也就10万陆军,中国手里居然捏着3万德国国防军骨干,甚至为合成编制与演习方便,还重组了教官参议室。

这玩意听着和小学教研室仿佛属同个类型,真正接触后才能发现背后是大名鼎鼎的总参谋部,要是完整放出去,瞬间能拉起30个师!

目前参议室还改良了,无论魏玛还是第三帝国时期,总参谋部都仅指陆军,现在的参议室是真正囊括陆、海、空三军的总参谋部雏形,且他们也不是摆空架子玩,在不断编列作训与演习计划,拟定-个又-个作战方案,偶尔还与北京总参来几次战棋对抗。

既然是假象方案,那必然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比如星期一方案是考虑美军重兵入侵台湾,在海军不利的情况下,如何逐次抵抗,守住东南沿海;

星期二方案是考虑美、法联军从越南登陆,重点入侵南部地区;

星期三方案是考虑美、日联军在朝鲜登陆,威慑东北;

自然,也少不了蒙古大军从北方南下,威胁首都的方案;从东北南下,威胁关内的方案;从西北入口,切断河西走廊以西的方案....

搞这些方案最对德国人胃口,他们毕竟熟啊,无论北方大军还是美、法联军,都是老对手了,甚至解放军总参用蒙古大军来形容时,教官组全是会心的笑声,然后选了头熊作为标识。

就这样的场面,有关费用怎能进国防预算呢?

陈大掌柜道:“这么多公债和外债的风险怎么处理?虽然都是长期债务,但毕竟每年要付息,与此同时,5年很快也会届满。”

林冠华道:“国债其实可永续发行,只要生产力上去、财政收入增加,完全就是滚动游...利息并不是太大负担,只要确保物价稳定,铸币税足够支付有关利息。”

所谓铸币税,就是每年的货币供应放水量,一般隐蔽地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金与信贷支持而体现,比如央行给存款准备金的利息,基本就是派生出来的基础货币。

主权国家信用货币必然每年都在稀释,只要稀释得有水平,不会引起太大波澜。陈云和人民银行多次商量,认为今年增发10-12%的货币,不会引起显著波动,林冠华认为可适当再加点料。

这个料具体是多少,他认为可参考美元、卢布的贷款量然后按一-定比例追加发行对应货币。

“我们欠了美元与卢布的债务,这些债务并非平空产生,而是获得了资产,或是实物,或是设备、或是军备,但都是实实在在的资产。这些资产与人民币没有直接关系,但会介入人民币流通过程,所以要把这层因素考虑进去,没有这部分货币增量对应体现,容易造成内部通缩....”

比如苏联给了各种各样的重工业项目,国内以轻工业产品交出去抵债。

有部分从民营企业这里采购,政府支付了人民币,那已那进入货币流通计算;但还有部分由国营企业生产,政府拿走时没支付直接货币,而以文件划拨,从产权来说没问题,国家拿国企产品还要付钱么?

但林冠华认为这套路不好,抹杀了货币参与,使收入与支出变得不太可靠,倘若以代账作为全部收支,那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要被纳入政府部分,这在目前完全不并表。

“要梳理清楚政企关系,恰当地实现政企分开,政府拿国有企业的产品,不能直接用条子,而要花钱,最起码也要用支票;不但一般民用品是这样,军用品同样如此。

反过来,国有企业需要政府投入,也不能直接一一个报告就把设备、资金、原料拨付下去,也要走资产清点、货币支付流程;

涉及银行贷款的,也要按正常客户一样履行贷款手续,而不是领导-一个电话、-份文件,就直接从工商银行拨钱给钢铁公司,贷款后银行要跟踪项目使用情况,履行贷后管理,确保正常运转。

这次验收168级项目,我们打算走这个流程,海军提交准备采购申请,装备部先行核准,军委同意并在军费里列支,然后把款子拨付给生产厂家,钱也顺着这流程发下去。

陈大掌柜点点头,这种现象目前比较普遍。

比如政府征收农业税以公粮形式体现,公粮征收完毕后又以实物形态支付给基层干部作为供给制的一部分,以实物拨付给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投入的一部分.....这严格

来说都是商品流通的构成,不能因为所有对手方都是自己而忽略货币,那样会导致收支紊乱与不精确。

不要说这种过程被很多人忽视,甚至连海关税都有人提议取消,用他们的话说,海关进出口都是国营企业,收了海关税也交给国家,-边自己人交,-边自己人收,这又何苦?豁免国营单位关税或进出口手续还能降低运营成本。

林冠华不同意该观点,他举了反例,如果这样,那铁路、航空也全是国有,中央干部出差坐火车是不是可以不用买票,直接出介绍信就可乘坐?反正买火车票是国家财政,收火车票钱也是国家财政。

这反例举得非常成功,以至于没人再说取消海关税的事了。

陈大掌柜点点头:“你这说法确实很有道理,美元、卢布以实物进来,相当于--方面增加了负债,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资产,确实要发行对应货币予以匹配,现在这块我们没太考虑。

当然也不能有多少美元、卢布进来就增发多少人民币对应,因为有些又以其他物资形式偿还。具体比例定多少,回头再好好商议。

“国家债务这件事,上次开会我就说,可暂定20-25%的财政收入,从去年实践看,并不会影响财政日常运转,也不会导致金融危机。”

林冠华分析道,"倘若今年增加30亿负债,连带上年度净剩余的15亿多负债,合计差不多45亿出头,相当于175亿财政收入的25%,依然还在合理范围内。

我的观点是,物价不能大涨,但一点不涨更不好,那不利于刺激消费。如果大家都只存款而不消费,生产怎能拉动起来?我们这么大一一个国家,不能把生产发展对应的消费全寄托在外部市场上,万一有个波折,马上会导致经济危机。

要促进消费,除提高群众收入外,适当对货币贬值也是条路子,目前一年期存款是2.5%,5年期国债是4%(不计复利),物价增长3-4%我觉得并不过分。

没这个力度,存银行的钱一天比一天多,怎么能让同志们把钱掏出来买东西呢?他们不买东西,工厂又该如何扩大生产、增加产能呢?毕竟,火箭、大炮、飞机这些玩意生产出来不是供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

只要国力强大、物价稳定、物资供应充足、各项建设蒸蒸日上,人民不会对党和政府有意见的,对国债偿还也有信心。

等国家实力更上一层楼,政治局面更稳定,甚至都不用考虑债务净余额,考虑每年利息占财政收入比例即可,只要政府还得起利息,人民群众和外国投资者不会不肯续借,国家信用大于天嘛,永续债完全可以落地....

陈大掌柜已基本摸到了他的路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