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复杂的局面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5章:复杂的局面

“林老师,这次回来又整这么大一套设备啊。”

“是啊,其实上个月就能提货了,实在太忙,拖到今天。”

当莫斯科还在反复权衡、斟酌时,林冠华又跑了趟2024。

由于上一-次货备得比较足,文华轩销售一直忙到过年也没停歇,等2月份腾出手来时,林冠华已去海南,根本没时间应付。到3月下旬,眼看各处存货都已见底,再不去就真不行了。

于是林冠华满载着一大车翡翠、原石、沉香、珊瑚等形形色色的好东西回去,毕竟这些都能卖大价钱,呆两天又拉回来-套设备。

李成栋上下打量着这一大套装置,疑惑道:“这套设备不像是柴油机,具体干啥的?”

林冠华半真半假道:“做毒品的。”

“您又和我开玩笑,应该是搞药的....”

当李成栋安排人把设备安顿好后,林冠华交代道:“给罗部长打个电话,问他那鸦片还有没有?我要搞一-点,嗯,多来一点!有几十公斤最好。”

“鸦片?”

“没有么?”林冠华奇怪道,"进北京城后收缴的鸦片难道都销毁了?这不应该啊,鸦片还是可以当药的嘛!”

李成栋反应过来了,马上打电话,罗部长十分重视,亲自带人押运着仓库里收缴的存货来基地,到现场后终于明白林冠华准备搞高纯度吗啡。

医学使用的吗啡制剂需要较高纯度,这对浓缩工艺提出了很高要求。

在此之前,吗啡早就有了化学提取工艺,即将罂粟溶液溶于酸液,然后碱调使生物碱游离,再用苯萃取,蒸干后再次使用酸溶解,氨水游离后用苯异丙醇萃取。

该方法操作繁琐,收率不高,且各种化学溶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巨大的毒害作用,工业生产存在污染问题。该法分离的生物碱为总碱,并未将吗啡彻底分离、纯化。

要想得到医学上较为高纯度的吗啡,还需使用氯仿、硫酸、水、异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再次游离、除杂,最后得到含量62%的粗吗啡。

50年代各国使用的吗啡,基本上都通过这个手段获取后多次提纯,美国水平稍微高点,也没超过80%。

价格贵完全有道理,鸦片成本相对而言不值一提,提炼使用的各类化学溶剂可不便宜,更要命的是,由于萃取过程比较繁琐、冗长,容易造成操作工人中毒,一般都不允许长时间接触,劳动效率不高,产能相当有限。

华北制药依靠林冠华提供的原料药,可生产全球顶尖的各类药品,唯独吗啡还需进口,重点是从苏联和东德进口,用于保障临床使用。施贵宝这里也可以买,但价格比较贵,又要花美元,一般都舍不得下手。

从后世买原料是不可能的,否则林冠华直接就会被警察送进去,别说吗啡和罂粟原料直接管控,就是麻黄碱这等本身不是毒品,但因可充当间接产品的原料,也受严格管控,林冠华买原料药时都绕着走。

原料药不好搞,他就把主意打到机器上,经选择确定了离子交换膜设备。这项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及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相对而言风险很小,毕竟他经营原料药业务,比较容易说得过去。

装置安排成功后,林冠华让华北制药的工人先将100多公斤鸦片进行溶解变成原浆,又用乙醇等溶液初步萃取,萃取后的提取液进入机器自动处理。

只见设备高速运转,在离心处理后送进入超滤系统继续除杂。

超滤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蛋白质、多糖等大颗粒可溶物质被除去,超滤产水进入下-级纳滤进行处理。吗啡原料在这一步被截留在浓水侧进行浓缩,这部分浓水后续进行结晶后,就可得到高纯度的吗啡结晶体。

离子交换技术相对化学溶剂反复萃取、提纯,好处非常明显:不但整个运行过程处于纯物理常温状态,能耗很低,配套化学用品很少;且流程在机器内自动完成,操作人员接触时间大幅度降低。

下午时分,整个流程走完,雪白的结晶体出现在成品端,经药厂检验员对比化验,有效率高达99.2%,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林冠华下一句话更让人诧异,他看了眼废水,淡淡道:“纯结晶粉要列入最高绝密物资保管起来;对外销售,你们用溶液废水再适当中和下,有85%-90%的纯度就差不多了。”

罗部长很奇怪:“这东西难道不是越纯越好?”

"理论上越纯越好,问题问是,越纯的东西,越容易与醋酸酐反...

几个化学工程师心领神会地点头,看罗部长还有点迷糊,凑到耳边道:“反应后就是海洛因,还是高纯度产品,毒性很大!

罗部长恍然大悟。

上世纪末,德国拜尔合成了海洛因,认为发明这是英雄般的事迹,由此得名(海洛因在德文中意为英雄)。直到1930年,拜尔还在销售高纯度名牌海洛因。世界各地都对这种药效强劲、用途广泛的药品欢呼雀跃,成千上万的病人争相服用。

山德士(诺华制药)、罗氏、勃林格殷格翰、格阿及克诺尔和默克公司都有大量生产,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全球海洛因产量高达9吨。

德国使用者还算本分,大家用水吞服,几乎没太多成瘾致死的案例,但不讲武德的美利坚瘾君子直接下手用针头静脉注射,且认为海洛因比吗啡效果好得......

然后整个场面便崩溃了,到1950年代,即便在中国,海洛因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品。鸦片、吗啡成瘾还有得救,海洛因成瘾基本就废了。罗部长不太清楚海洛因怎么生产出来,但对海洛因成瘾有什么后果--清二楚!

林冠华故意掺杂、降低比例,就是增加转型成毒品的难度。

罗部长道:“吗啡大量出口有人要么?我感觉一般人用不着吧?咱们这也就是手术镇痛要用。”

"会有人要的,尤其美国军队。”林冠华提醒道,“士兵们急救包里多半会有吗啡配发,我们医院里也要多配一些,军用品提供特纯产品!”

二战时期,为方便使用,美国施贵宝公司研发了名为“西雷特”的吗啡皮下注射器,形状类似于迷你牙膏,内有32mg吗啡,使用时按下针管破封,注射将注射器别在伤者领口处,以便计算吗啡用量,防止使用过量。

林冠华打算把这门生意接过来,从吗啡到皮下注射器全实现国产化,再通过施贵宝的渠道销售进美国军需体系。只要枪--响,这东西和青霉素一样,需求立马暴涨!

罗部长想笑又不敢笑,他忽然想到,真要是开战,中国军队用着美国制造的军火打死打伤美国军人,对面再用中国产的青霉素、链霉素、吗啡急救,那会是怎样的滑稽场面?

林冠华淡淡道:“远不止这些,将来您还可以在美军仓库里发现中国生产的、用来清理炮膛的猪鬃毛刷,然后能在我军仓库里发现美孚、雪佛龙提炼的高等级航空燃油!更要命的是,明知道这样,大家还乐此不彼地大做生意!”

“呃!"罗部长实在无言以对,最后挤出一句,"打....现在打是为了以后不打!”

林冠华又道:"项目需要大量鸦片为原料,此事比较敏感,麻烦您通过公安体系看看还有没有存货,送到基地也要公安同志帮忙监控、押运。

理论上说,中国国内可批量种植鸦片为药品原料供应基地,但这事比较敏感,林冠华认为暂且不宜实施,先把库存消耗完再说。

与此同时,由于缅甸共产党对中国物资、武器等需求都在增加,也委托联络员提出,能不能把鸦片也算作物资冲抵欠款?

当然,目前缅共革命性还比较强,鸦片不是他们主张种植的,是在打土豪与革命斗争时缴获的,毕竟缅甸、泰国等金三角地带素来有种植罂粟的传统,产量非常大。

虽然李弥等部撤退去了琉球,没像历史上一样与金三角贩毒产生更深远的勾结,但毕竟还有残兵败将滞留当地,再加不法商人、头人等参与,金三角罂粟种植水平并不因此而减少多少。

罗部长道:“我先清点清点存货。据我所知,各地应该有不少缴获,甚至河北、天津也有,正好一起处理掉变废为宝。缅共这里,只要中央同意,适当接收用于制药,冲抵他们的欠款,我个人觉得也可以,但不能太多,免得各方误解。

3月27日,中苏谈判重开,双方彼此做重大让步后,终于接近达成协议的终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