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无奈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6章:无奈

西安,西北军政委员会驻地。

彭德怀走进习仲勋的办公室,气哼哼将帽子摔在桌子上,开口骂道:"娘的,这日子没法过了!”

"老彭,你怎么了?”

“你看看,又跑了一批!”

新疆方面发来通电,说最近-一周,又有大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群众,赶着牲畜、拉着行李,成群结队越过国境线进入苏联,情况最严重的是霍城县,县城只剩下了79户人家,而这79户还包括县长、书记、副县长等几个主要干部的家庭!

城外基本跑空,压根看不到人影。

塔城、裕民等县城也好不到哪里去,剩余人家最多几百户!

更要命的是,他们离开中国前,还通过各种方式告知了其在新疆其他地区的亲朋好友,现在又有一大群人自发往几个边境县赶,预计也要进入苏联境内,且规模还如同滚雪球般在持续扩大,地方政府对此很伤脑筋。

很多人本来并没有铁了心要走,但亲戚、朋友、邻居乃至于客户全走了,光自己留下来压根不顶事,最后也只能走,这就是裹挟的威力。

担任建设兵团司令员的王震愁得连胡子都快白了,发电报过来一是报告请示,二也是发牢骚。

自斯大林交代贝利亚启动人口迁徙计划后,苏方迅速行动起来。

早在莫斯科部署前,中亚地方政府已偷偷摸摸通过探亲等理由,引诱中国居民越境前往苏联,企图输入劳动力,有莫斯科的默许、暗示甚至鼓励后,动作幅度越来越大。

自第--批5000余人离开后,苏方看中国没动静,甚至在面上还表示支持、赞同,心态越发膨胀、手段越发灵活,加速吸引人口。2个月下来,陆陆续续已跑了近3万人!

放在全国,3万人根本不算什么事,就算在新疆,3万人也不到总人口的1%,但在边疆地区,3万人是非常扎眼的数据了,扎眼到足够让几座县城变成空城,让地区变成稀稀拉拉。

与历史上伊塔事件处理方式与态度不同,这次人口越境,地方政府,无论地区、省里乃至西北大区,面上均以认可为主,公开舆论虽不提,但至少内部开会定下的基调是"人民群众去苏联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属于社会主义大家庭正常的人员流动,我们并不反对。

“我们不但不反对,甚至还让你、我去民族军讲话,告诉他们,如果想去苏联,可在充分征求家人全体同意的基础上自愿报名,由上级组织欢...

彭老总把桌子拍得邦邦响,不悦道,“你听听,这叫什么事?有这么干事的么?我知道上面想裁军,也知道民族军肯定会列入番号裁撤名单,但至于这么搞么?为了裁军,人口都不要了?

下面告诉我,民族军签署自愿离境去苏联的申请书已超过了80%,剩下20%也不是不想去,而是征求家人意见还没得到答复。

习仲勋叹气道:“不是说好了么,只要自愿申请,同时交出所有武器,我们就欢送这些同志去苏联,中央部署下来时你也是同意的。”

“我当初确实同意了。娘的,老子上当了!

我以为只是个别问题,几千人走几个、几十个完全能理解,正常往来嘛。现在这算啥意思?几千人全走光?还要带家属起走?军长、师长、团长全跑?都这样的话,部队彻底解散啦!”

“不!汉族同志基本不会走。

"屁!"彭总端起习的茶缸,狠狠喝了一-大口,重重放下道,“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苏联不愿意收留他们,上次不是说有几户偷偷摸摸走了,没几天又被苏联送回来的事,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哎,他们去干嘛呢。”习仲勋叹气道,“又不是同族,语言也不通,硬凑上去有意思么?”

在伊犁地区,从三区革命时期起,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所使用的就是苏联版本教科书。新中国成立后,局面继续沿袭下来。1950年3月,赛福鼎参加中苏条约谈判回国途经阿拉木图时,曾要求苏方为新疆少数民族提供中小学课本。

苏联求之不得,立即把学生课本直接翻印后交给中方,通用苏联课本上写着"祖国是苏联”、“首都是莫斯科"”,等等,甚至把新疆说成东土耳其斯坦。

三区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上学伊始接受的即是苏联国民教育,历史上这种教材要到中苏交恶的1958年后才全部更换。

用苏联教材也有不得已的原因,由于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薄弱,民族文字刊物极少,伊犁等地区的民族群众在既不懂汉文,又看不到本民族文字书报情况下,只有去看苏联提供的大量斯拉夫文的报纸杂志。

苏联对新疆尤其伊犁施加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恢复二三十年代移居新疆的原苏联居联民国籍,同时在少数民族中大量发展苏联侨民。

来新疆的苏联侨民主要有两部分:-是十月革命爆发后逃亡的白俄败兵和难民;二是苏联30年代驱逐富农时期不堪忍受全盘集体化的农民。

中国当地政府向这些苏侨发放了侨民证,承认其归化中国,称归化族。1950年代,中国没有俄罗斯族,只有归化族。

战后,苏联急需补充人口损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关于恢复旅居满洲的原俄罗斯国国民及失去苏联国籍人员为苏联公民”的命令,并宣布此项命令也适用于新疆和上海。

此文稿张贴后,前往登记的人络绎不绝,里面既有真正的苏侨,也有其私下策动的,一直是中国国籍,但属哈萨克、维吾尔和塔塔尔族人,苏方许诺加入苏籍者每月发给布匹-丈六尺,津贴若干元,还可免费看苏联电影。

这些明确是苏侨的人,也没当即回国,有部分继续留在当地发展下线,新疆伊、塔、个三个专区共登记苏侨10万余人。其实懂的都懂,苏侨其实早就跑路了,部分挂名苏侨,其实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人还在犹豫罢了。

没有经年累月的布置和预先埋伏下来的棋子,贝利亚就是再神速,也不可能斯大林一声令下,没几天就能从新疆带走几千人?唯-不同的是,这次走的比较平和,未冲击政府,双方也不存在任何对峙。

“不对啊,你怎么这么沉得住气?你可是军区政委啊,部队人心浮动,当政委的居然面不改色?还是说,中央对你有特别指示?”

习政委叹了口气:“其实我也不能完全理解,不过中央确实有新电报来。

“电报怎么说?”

彭总冷静道,“动武肯定不妥,我们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阶级兄弟,对外口径也说这些群众去支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了,可人都支援苏联去了,我们自己难道就不用建设了么?而要让他们留下,又该用什么合适理由呢?”

“中央准备从宁夏迁移部分回民到新疆,宁夏那边已基本动员好了,都是群众自愿的。”

“哦,帮新疆填补人口是吧?"彭总点点头,稍微松了口气,“这倒也行,宁夏人口倒不少,补几万也好。

习政委深深吸了口气:“中央电报明确说了,如这批新迁移到边疆的群众也想去苏联,我们不宜阻挠,应正面欢送.....”

“啥?”彭总以为自己听错了,抢过电报一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顿时勃然大怒,“这什么狗屁指示?宁夏群众本来不跑,你硬生生把他们弄到边疆再默许他们跑?北京城出坏人了吧?莫非中央有苏联特务?还是老毛开始脑子发热了?

习政委眼一-瞪:“你说什么胡话?主席和总理现在都在苏联访问,苏联特务这种话也不能说,不利于团结。”

“我就说嘛,这种乱七八糟的命令肯定不是主席亲自下达的,他人都还在苏联呢,怎么可能知道我们这里这么多破事!”

老彭一拍脑门,“这样,你我想办法联名打封电报给主席,如实告知这里的情况,请他务必批示具体处理意见,在他回电前,宁夏群众暂时先不动,免得造成更大麻烦。

"先动起来吧。宁夏到新疆,就算坐汽车也得走10天,电报往返才几天?不耽误事!"

“行吧,那就照你说的办。咦,不对啊,中央电报为什么只发给你不发给我?”

“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中午电报就来了,比较重要,我正要和你说,你说暂时没空,下午再说。”

“对对对,我急糊涂了。哎,王胡子也是饭桶,带着这么大--个兵团,连人都看不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