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懂与不懂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5章:懂与不懂

理论上说,船队要通过琉球防区,国党也可拦截。

桂永清鬼得很,连美国人都不轻易招惹的中共,我凑什么热闹?我还指着美国人多给几条船跑生意呢!

化肥又不是敏感物资,我们兄弟也可以跑一跑赚点运费,台湾港口我很熟呐!反正油又不要钱,闲着也是闲着。

蚁美厚知道他这点心思后,真安排国党承运一批货物,并告诉桂永清,路子我帮你打通了,你这次可以挂亚泰的旗,放心去吧,老共不会为难你们,当然你也不要瞎整,要不然下次不好替你张罗。

桂永清也不是差这点钱,关键是想给自己留条退路,眼瞅着北京的场面越来越红火,美国人又这般死样子,大家很难没有其他想法。

等卸货时,码头上站岗的解放军和打着亚泰旗号,实际穿国党海军服的官兵彼此大眼瞪小眼,最后互相装不认识、相安无事地脱离接触。

这次安排是军委事先同意的,算是为将来统-埋一条暗线。退一-万步说,上次痛打法国人后,国党还送了海军18坛菠萝酒呢!

陈大掌柜后来也知道了,笑了半天,但没说什么。

内幕他都知情,国党流落琉球、举步维艰,北京偶尔还"接济”一下,做点买卖,东南一带老百姓很喜欢买军队菜刀,其实好大--批是琉球产的!

这10万吨化肥直接从海参崴南下,有力减轻了中东铁路负荷,现在中东路连同大连依然掌握在苏联手里,货运都要交卢布,这钱用自己的船赚难道不好么?

少奇同志高兴道:“这么说起来,这300万亩至少还能再增加100万吨商品粮供应,没见你算在公粮里啊。

林冠华不好意思道:“已算收入了,就没好意思再统计进公粮,性质上感觉还不一样。”

主席非常高兴,台湾农场这件事搞好了,不但台湾驻屯军力的粮食完全不用大陆接济还有很大潜力反哺大陆。

更重要的是,台湾水果丰富,听林冠华意思,当地顺带多办几个加工厂,输出到苏联的菠萝罐头、芒果干、柳橙汁、咖啡豆就又有着落,这也是很可观的收入,拿去冲抵化肥费绰绰有余!

再次是对苏、东集团轻工业产品输出的政府收入。

这20多个重大项目签下来,等于今年又要欠一批卢布,要偿还贷款只能加大轻工业品输出。

澳门直投办厂已被允许(广东先行试点),林冠华预计会有一波小高潮,再加国内传统工业城市产能扩容,政府税收/收入肯定会有强劲增长。

且这个渠道还无法偷税漏税,因为统一购买方就是外贸部,所有情况国家都知道,偷税漏税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最后是基建工程、干部工资化改革后的税收拉动。

林冠华对这件事重点进行解释:"大量项目落地,一方面会带来对工业设备、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增长,这是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的关键;

另一方面,支付给民工的工分会变成实物销售;支付给干部的工资,大部分也会变成商品需求....所有商品流通都处于纳税环节下,假设政府实际支出100元,经多次商品交易、流通,最终还可通过税收拿回15-20元。

林冠华不喜欢搞剪刀差压榨农民,认为经济上这么搞其实不太合算,每个农民才80几元年产值,就算全交给你又能压榨出多少油水?真正该做的是一方面扩大产能,另一方面把产品卖出去,赚外面人的钱。

经过一年多观察,他已确信,在现阶段,农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还停留在生产物资(如农具)为主、基本生活物资(如火柴)为辅的阶段,稍微高档些的工业产品大都消费不起。

唯一让农民咬牙消费的中高端消费品只有一-样:药品!

在青霉素、链霉素不断推广,特别是肺结核联合疗法慢慢深入基层,扩大至重点城市附近县城时,治疗"肺痨的农民阶层终于多起来了。

除此之外的全国轻工业销售分成三个泾渭分明的阶层:

近5亿农民需要的小型生产资料与低端消费品;

6400万城市人口需要的中端消费品和极少的高端消费品;

出口供应的中、高端消费品,以面向苏、东市场为主,面向欧美市场为辅。辅

苏联人的钱没那么容易赚,中国若不买重工业设备和军事项目,那轻工业产品对方也不会要,但国内老百姓根本不要重工业设备,-般民营投资也承受不起重工业设备。

为避免交换中断就需要国家财政托底,用国家需求把重工业和军工搞回来,甚至还需先行承担债务,再发展自己的轻工业产业去还债。

重工业和军工发展越猛、设备更替越多,则轻工业产品市场空间越大,国家也就越容易收到税并吸纳过剩劳动力。

从苏东引入项目发展重工业是一份投资增加两份就业,由于出口时还要分给苏联政府40%的抽成,实际金额配比是1:1.4,就业配比则远大于1:2。

但也不能把此过程估得太容易。引入项目是国家主导的,相对容易控制,出口产品时国家只能指导,不能包办,更不能完全顶替,毕竟你想得再美,苏联工人阶级不买单还是白瞎。

“这里其实存在两个目标:进口重工业项目是工业计划的一-环,是为国家实力而补充,短期内不考虑盈亏,只考虑是否需要;出口轻工业是市场消费的一环,是为外国人民服务,不但需要考虑盈亏,还要考虑消费者需求。

从这两个目标出发,会形成两个经济循环:本国农业重点供应工业化需要的基本粮食和原料,换取基本设备与低端消费品;本国轻工业重点与外部市场进行贸易,补偿重工业设备缺口。

这两个环节目前并不对等,只有等到两边平衡,才能形成内循环和有效市场。

如果中国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单纯靠现阶段低水平内循环是死路一条,中国消费者消费不了中国生产力所能拿出来的最大产能!

强行让内循环匹配只有-个结果,不断降低乃至扼杀工业火力。

但也不能只靠外部需求而无视内部消费,-旦外部环境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诱发经济危机。片面依靠一-、两种拳头产品,以出口导向为经济特征的小国,经常会因国际市场波动而导致不稳定

必须适当培养内部消费,基建工程由国家发钱给农民,是拉动消费的一-种,制定工资制度,由财政发钱给供养人员,也是拉动消费的必要途径。”

这套外汇本币交叉重估、货币温和增发、内外市场双循环、轻重工业补偿贸易、以消费促生产、先发钱再驱动税收都是非常新的观念,打破了传统财政“以收定支”、“以丰补欠”、"略有盈余"等观念,一般人确实很难理解。

在税收体系未重构、税率未增加的前提下,林冠华敢提60-70%的税收增长,财政部摸到40%就胆战心惊了。

而他提到的收入,未包括政府主导的海外上市公司估值重构、股份增发、信用扩张(如分期付款)等金融配套收入,也不包括复兴工程对应的项目收入。林冠华觉得要适当留有余地,复兴工程是最后的保险箱,不能把子弹全打足。

毕竟他只学经济、看别人怎么执政,没当过财政部长,更没当过央行行长,有些事看别人比较容易,说起来也可以头头是道,具体怎么做需要斟酌。

主席问陈大掌柜:“这些你能理解并掌握么?”

陈云坦承:"关于预算、财政、工业化项目,我和小林交流确实比较多。

他说的观点,有些是完全明白并接受的。

比如用财政托底扩大重工业领域,加快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产品去抵债,这里财政要冒险,但这个险该冒也必须冒;

有些是原来不太理解,经验证后予以认可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