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赖账
"元帅,美国人耍无赖了!
弗雷泽元帅猛地一惊:“怎么,不肯给航母了?
“那倒也不是,美国海军部发来电报,准备给我们一艘埃塞克斯级,-艘独立级!
弗雷泽有些恼火:“但当初说好是给2艘埃塞克斯级的!
“没错,上将也承认,他向我们表示抱歉,说出了点技术问题,目前只能给到这程度,这是美国海军所能给予的最大补偿。'
弗雷泽气得七窍生烟:“什么技术问题?实弹都验证了,现场看了,东西也拿走了,现在再说有技术问题,当初怎么不说?这火箭又不是我求他来看的,是他自己想要,通过关系找我们的,要不是顾全大局,我才懒得搭理!
“具体您看看吧。”
不看还好,一看电报弗雷泽更恼火。海军部狡辩道,本次测试发射16枚,实际命中3枚,有效命中率18.75%,未达事先约定的、20%的命中率,故原定补偿稍微有变化,考虑到英美友好关系,及皇家
海军为得到该武器所付出的代价,美方依然愿意给予两艘航母作为补偿。
谢尔曼意思很明显,你出1艘怨仇级+1艘巨人级,我就补你1艘埃塞克斯级+1艘独立级。
“只命中3枚?明明还有2枚有近失弹效果,这就睁着眼装看不见了?"弗雷泽气得拍了桌子,“真是群混蛋,还不如中国人有契约精神!说什么就是什么...
稍后,谢尔曼上将的私人电报也来了。
他解释说,也不是海军故意赖账,他据理力争了,奈何这武器参联会一起发给海、陆、空三军合用,费用也由三军分摊,现在空军、陆军提出命中率稍逊于标准,要求削减承担比例,海军部孤掌难鸣,只能根据要求办理。
电报末尾他又写道:元帅阁下,想必您对我国海军目前的尴尬处境也有所了解,下次我当面向您表达歉意。
谢尔曼上将其实也很不爽,回来后--开会,空军、陆军系统的火箭专家都说技术不过尔尔,花那么多钱不合算。陆、空军就开始耍赖,抓住18.75%命中率不达20%的指标大做文章,强行要求削减费用,最多只能出500万。
其实他们此时已掌握了全套技术,还有改进思路,巴不得不要钱。
参联会主席布莱德利做了和事佬,一方面把分摊费提高到750万,另一方面又让海军适当削减对英补偿。再怎么样,英国也就交出去了1艘怨仇级+1艘巨人级,美国给的补偿已足够了。
还有,你不是还要小型管么?这我还没问你额外多收钱呢!
弗雷泽元帅气鼓鼓道:“给我找下首相,我要和他当面汇报美国人的混账事!”
艾德礼听完来龙去脉,没表现得特别愤怒,很冷静道:“当初美国人答应得这么爽快,补偿给那么多,我就感觉有点问题,但既然海军表示谢尔曼上将都和您沟通好了,人也见到了,我就没多想。"
弗雷泽叫屈道:“阁下,我不知道会变成这样啊!这真是一群混蛋,下次我一-定要让他们立字据....不,下次得要先把东西交给我们才给看!”
艾德礼笑笑:“和谢尔曼交涉-下,适当抗议,让他把军舰赶紧交过来。还要,有些事呢,看起来是坏事,但其实是好事;有些事看起来是好事,其实可能不这么妙。
首相话里有话的态度让弗雷泽楞了下,显然没完全理解,只道:“我会让下面尽快去做,美国人如果还敢拖延或变卦,那我就要去华盛顿发飙了!恕我愚钝,您的后半句我没听懂。”
艾德礼道:“去年北京问我们买了一批工业设备,今年3月底前已全部交付;上个月,汇丰通知我们,中方已验收完毕,并按约定付清了全部款项;
去年,北京单独买了--批喷气发动机,罗罗公司已交付了200多台,他们告诉我,每笔款子都完整、及时地收到了;
最近刚刚达成的5000万美元辅助军舰购买款,第-期415万美元,中方在上周也按时拨付了;
现在,北京又和我们的联络员在接治,打算再购买-些工业设备和军火,额度暂且不知,据说不少于1亿美元,大家正准备坐下来好好再谈--谈,争取把这笔生意也搞到手。
我在想,海军海收到的那2条美国航母,如果价格合适,要不要后续也脱手?如果脱手成功,内阁今年可以先把第三艘马耳他级的费用拨给你们,时间来得及的话,圣诞前就把龙骨铺下去。
不过,这火箭技术你们就不要问空军分摊费用了,算三军共享,如何?”
弗雷泽不假思索道:"卖!为什么不卖!见识过美国人的嘴脸后,我反而觉得中国人更可爱些,无论去年买船还是后面买火箭,亦或这次买船,信用都很好,钱--分不少地按时拨给了船厂,目前建造都非常顺利!
空军要技术就拿走好了,钱不算也没关系,不过希望他们能把雷达技术也和我们共享一下,舰载机也需要雷达嘛。”
高指标预算通过后,林冠华下一步就要做工业化项目专项预算和规划,但具体能不能买到、买的价格是多少、买的东西能不能对现有工业体系进行查漏补缺,都需要预先调研并和英方接洽起来。
英方满口答应:只要中方开列设备、支付美元,-切都好说,我们马上报价并提供大致设备参数!
汇丰也知道了该消息,亟不可待地表示要积极参与、全面配合。
汇丰算把金融做到了极致。
目前船厂生意是这么做的,拿到海军部订单后,以订单和应收账款为抵押,申请汇丰的融资保理,以该笔款项获得建造急需的原材料。
汇丰替政府收取中方分期款后,用不着再拨给海军系统,而以保理买方保证金留在还款账户上;
还款时也不用船厂去和海军部回款,只要凭海军验收纪录和付款单执行,直接根据应收账款保理合同冲减船厂的贷款敞口并完成闭环。
相当于现钱进入汇丰体系后,在几个机构间挪腾转移,今天拨给这个,明天划给那个,后天再支付这笔账单,说起来都在清算,其实--分钱都不用掏出来,只在内部体系下流动,--方面可把款子贷出去赚利息,另一方面还净赚手续费、管理费、保理融资费。
整个流程下来,中方其实还没把款子付清,但只要有意向,大不列颠就可以根据后续付款节奏安排造船,毕竟造船也要时间,钱也不用一次性拨付到位,只要账期匹配,完全可无缝衔接。
那种要事先拿够钱再开工造船的,全是不懂金融的中世纪玩法,早就落伍了!
那中方付给汇丰岂不是经常要打款?
非也!
汇丰还替中方销售海外美元国债,销售完、扣除代理费后的净额,只要中方签单认可,直接就可划给英国政府的分期收款账户!
中方其实也没拿到现钱!
最牛逼的是,汇丰销售国债收的是美元,但很多其实是英镑收入,要问国债买家收汇兑费;给国内保理按英镑结算,但支付账户是美元,中间再收-次汇兑差额,其实这两轮压根就没进行货币转换,单子完全内部冲销,汇兑收入全是白赚!
虽然合同都用美元,但压根就不进入美元全球支付体系,进了汇丰的场子,多滚几下就全部消解完了。
现在一听中方还要购物,汇丰比谁都巴结,--面和内阁拍胸脯,收款的事你别慌,我替你全搞定,一英镑回款都不会短缺;
一面和中方疏通,你想要什么设备、想要和什么公司联系,我都可以帮你把关键人物请到香港来谈,关键时刻还能帮你适当压一压价格,你们那海外美元国债也可再帮忙多销售些。
只要你们把所有的结算账户都放我这里,一切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