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歧路代价
朱老总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才几亿美元外汇储备,这国债信誉就立住了呢?苏联无论工业、经济、军事,都比我们强大吧,为什么非要2000吨黄金呢?”
林冠华叹道:“本来不用花这么多黄金,但路子一开始就点歪了,现在要想纠偏,代价就很大。”
莫斯科设置价值10万益司的卢布才能兑换黄金,隐含意思就是不希望你兑换,美联储兑换标准是400益司,差距250倍;虽然美联储标准也不能算低,但比起苏联就是小巫见大巫。
这个差距使代价上升极大。大家能理解设立400盔司门槛是为了规范交易,但你设10万益司门槛,实则是为了规避交易。
东欧根本不敢找莫斯科兑换黄金,他们自己清楚,莫斯科不想给他们黄金,宁可付出4出%的贴现率代价让瑞士人去办。
连自家小弟和盟友都不敢找你要黄金,其他还有谁敢,瑞士人揽了瓷器活,不但收4%手续费,还不承担兑换失败风险,即便这样,东欧还眼巴巴找瑞士银行家,说明恐惧本身超越了4%,这种不信任继续放大了代价。
莫斯科没把所有本国商品放到金卢布交易范围内是重大失策,本质说明苏联经济还是短缺经济、票证经济这种无法供应足够商品的缺陷,使固定一般等价物地位确立出现波折。
其他不说,就中国目前这局面,花美元、卢布能买到的东西,花人民币基本也能买到,没听说要额外票证,林冠华本能地反对一切票证。
在澳门、香港的人民币黑市汇率被拉起后,甚至最近几个月出现了用人民币进口的动向。
因为贸易商忽然发现,如果他们不是为套取外汇,那使用人民币进口甚至能更便宜地买到货。他们经常到香港换黑市人民币,再把人民币拿去采购大陆物资,中间虽然要多出手续费,但只要汇率有优势,比直接用美元采购划算。
这动向中财委系统也关注到了,有人本能地要下文件遏制,规定所有出口必须收外汇,但林冠华拒绝。
看起来仿佛少收了点外汇,其实等于有人在外面帮你回笼人民币,帮你维持并稳固人民币信誉。人民银行每年都要给M2放水,忽然有人愿意掏硬通货帮你维稳,是不是应该感激不尽?
虽然他也要赚钱,但一来人民币使用范围扩大,二来汇率与币值稳定,这点报酬应该给人家,这是基本服务费,
你越大气,人家就越信任你,你越说人民币、美元我都收,你家生意就越好做为搞活经济,刺激消费,今年国庆后甚至连黄金饰品买卖都陆续放开。
1949年6月,华东军区司令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关于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的命令》,规定金块、金叶、金条、金盾、银块、银条、银市、元宝、金银质首饰等金银制品禁止带出解放区,民间不得计价行使流通与私相买卖。
陈大掌柜在上海重点狙击银元,为逆转场面,细致到规定属于人民自行佩带之金首饰不超过1市两,银首饰不超过4市两,私人用作馈赠之银质器血不超过20市两者,以在解放区内自由迁移,否则必须申请政府开具携带证明,具明携带人姓名、住址、所带金银数量及携带理由、经往地点、时间等。
建国后人民银行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金银统一由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际黑市金银交易屡禁不绝,你总没办法直接去抢人家里的老黄金吧?
国庆后为刺激消费、拉动销售,林副主任打起国库那堆银元、金条的主意:建议适度开放金银饰品销售,在定点国营大型商场重开金银饰品柜台。
中财委系统经多次讨论,陈大掌柜拍板:搞!出了问题我向中央检讨。
在精心准备下,上海、天津、北京、汉口、南京等12大城市同日开放金银饰品销售,一开始人山人海,差点把柜台都挤破,后续场面就好了,源源不断的饰品不断放出来,群众也不担心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
即便这么紧俏的东西,林冠华都不愿意放票证拦截,只默默提高了些价格。
金银饰品平均加权加成率32%,其中黄金加成率36%,白银加成率27%。
有多少生意能有30%以上的利润?
更不必说,既然是饰品,那出售钻石行不行?国库里还有好多当初收缴的钻石,也陆续发卖出去,从缅甸搞来的高档翡翠一并发卖,这都是大把票子回笼。
金银饰品供销两旺,连带就业岗位也拉动好些。
虽然3个月陆续干出去了十几吨黄金,几十吨白银,却回笼了大把票子并建立了信用。
流失十几吨黄金可怕么?
纯流失当然有风险,但现在国内黄金在不断开采,国党留下来的储备和烂账也消化了,还有8亿多美元储备,区区十几吨黄金,中央没特别关注。
进入12月,明显可看出排队、拥挤的事变得少多了,大家有需要再买,没必要一窝蜂去拥挤。商场柜台也说了,春节前会大规模上架一批新货,大家不要着急。
这事对功德林的震动不亚于暴联合国军,因为他们都清楚,47年为稳固法币,宋子文开仓放金,推动黄金出售,结果上海踩踏死人,放出来的黄金也没按当初设想流到人民手中,净在体系内空
转,变成了四大家族投机、取利益的工具。
共产党放黄金出笼,没听说哪家哪户能囤积居奇,也没听说放几天就没有的。
再想象一下小蒋当年靠人头搞金圆券,强迫人民把黄金交给国党,与共产党拿黄金出来给普通人民对比,就是阎锡山、白崇禧、何应钦这样的顽固分子都不得不哀叹:这件事蒋总裁确实错得离谱四大家族罪该万死!
至于共产党不放金条出笼,他们觉得正常:没事买金条干啥?你还不承认你想搞投机?
但他们想错了,林副主任比他们思想更解放,认为适当时候投资金条也可以卖,只不过目前时机还不成熟,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先一步步来。
莫斯科当然也有金银饰品出售,不过普通商店万万看不见,需要去特供商店,要有票证和关系,另外还得等待。一件饰品需要多久呢?订婚时下单,大概等孩子能开口说话就能拿得到了。
现在苏联外交系统的倒爷又看上了中国金银饰品,12卢布=1美元的汇率眼都不一下拿出来买。中财委也不含糊,拿到卢布就去买木头,全国大兴土木,木头紧俏得很,要不然也不会想着去承包林场。
莫斯科没有强有力的对外创汇产品,或者就算可以创汇,也被用于其他地方,外汇储备配不上他的经济体量,这是最致命的,使他必须拿黄金出来填补,否则就是崩盘。
就战后这年代,苏联基本没办法靠出口换取足够硬通货。
首先是资本主义列强贸易封锁,这种封锁下,苏联需要欧美的东西,欧美不要苏联的东西,苏联的东西他们不但有,且价格更便宜。
其次是不受封锁的国家拿不出苏联需要的硬通货。朝鲜迫切需要苏联的各类军火,但除了黄金,其他都没法换为硬通货,这才是大麻烦。
中国工业虽然差劲,几乎无法输出任何重工业产品,但桐油、猪、生丝三大特色产品可确保出口,还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搞来料加工也能赚钱,轻工业也能搞点小钱苏联工业固然发达,但有外汇的国家不需要他的重工业产品,除鱼子酱也没有过硬的土产,鱼子酱才有多大市场规模?轻工业就更不用提,莫斯科都还急着从中国进口呢。
最后是苏联的拳头产品石油目前还不值钱,更不用说,苏联石油开采成本高于中东,又要大规模供应自用,出口利润很有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上苏联1951年原油产能是4230万吨,本时空因中国需求增加,今年实际产量扩容到4600万吨。就算如此,刨除自用、刨除出口给社会主义大家庭不能拿到硬通货的部分真正搞到手的美元也就是区区6000万而已。
历史上苏联为多搞外汇换粮食,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增产原油,以低于中东标准价10%的价格倾销,但注定不会持久。
越缺硬通货越想搞,越搞越怕没有,外面赚不到钱就小弟羊毛,金卢布能撑起来才有鬼。
东欧各国手里也持有亚洲美元,没谁急吼吼要跑中国来兑现的,因为他们很清楚,根本不用跑中国,在欧洲银行家那就能办
甚至贴现手续费都预设好了:1%!这是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与各合作银行签署有代理协议,超过标准你可以投诉,投诉核实咱就按规矩扣钱、扣保证金直到踢出合作序列。
至于日常具体贴现率,是以汇丰国债交易基准数为标准,全欧18家特大银行公认的、每工作日公布的数字,人民银行从不操纵,也不给予窗口指导,该多少就多少。
一想到这银行名单上包括了汇丰、巴克莱、皇家苏格兰、渣打、瑞银、法巴、里昂信贷、东方汇理、法国兴业、荷兰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等著名银行,苏东集团就馋得冒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