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多想想
孙立人问:“国家想把克钦人的地盘也一起整合进去?
陈摇头:“这不太可行,克钦问题很复杂,我粗粗听了就觉头疼。”
让陈都头疼,显然麻烦确实不小。严格说起来,克钦人来源于中国境内,所以与缅族尿不到一个壶里,一直希望独立,在缅甸当初宣布独立时,就向英国提出要求,但不为英国人同意。
不同意归不同意,英国对克钦人的态度又与其他民族不同,安抚较多,后续也有安排,这便是大不列颠搅屎棍的后手招数。
克钦来源中国并不假,甚至在中国境内也分布着克钦人一一景颇族!
如果你要说既然克钦—景颇是同民族,干脆都加入中国吧,那肯定又得翻腾:不行,我们克钦要独立,你最好把你境内的景颇族连人带地皮一起给我。
中国境内景颇族与其他民族混居,不存在很密集的居住区。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傣族。傣族和泰国的泰族同源,是缅甸第二大种族,泰国当年进攻云南,就想利用这层关系搞点土地,最终功败垂成而已。
林冠华建议很明确:想办法让克钦在缅甸体系内维持高度自治,但不能明显支持克钦人独立,一旦独立,他马上要对中国国内倒腾,那就又坏事了。
掸邦也一样。掸邦主体民族与傣族同源,强行和傣族捏在一起,到底是你开拓还是人家独立,将来都麻烦。
究最初本源来讲,云南在清代执行土司制度,由不同头人进行统治,再依附于中央政权的做法是有合理性的。这种在疆域上划入,在管理上划出的策略套路,比较适合复杂、恶劣且距离帝国中枢远的局面。
只不过世界开始殖民大时代,搞起了民族觉醒,那场面就坏事了,坏到谁都摆不平的地步。
除民族区隔外,还有意识形态因素纠结其中。
中央在适当扶持缅共,不巧的是,关于民族问题,缅共主流与仰光政权高度一致,基本都是大缅族主义,这事就更难办。
像不像中苏间关于蒙古问题的纠缠?
就算现在缅共还很弱小,比较亲近北京,将来一旦掌握政权,会不会走上类似道路,真非常难说。
比较起来,朝鲜这方面还算不错。
历史上朝鲜再过分,也就是多要点实际好处,没有武力摩擦,更未煸动中国境内朝鲜族曦独立或加入朝鲜中央权衡许久,最后认为,缅共、克钦、掸邦都可以支持,但到底是独立、自治还是统一,这是你们内部事务,将来可以帮你们调解仲裁,具体我就不参与了。
但佤邦、果敢是明确讲汉语的华裔地区,江心坡、野人山、胡康河谷都是典型中国领土,必须收回。
这些地方不搞回来,将来进藏南会有很大麻烦与风险,全是一环套一环的。
别看西藏与藏南连着,那地方一年只能通2个月交通,后勤一断,有几十万大军都会不战自乱。
如能稳稳掌握住南坎、江心坡、野人山与胡康河谷,尤其地势相对平坦的胡康河谷,结合目前在中国实控下的果敢、佤邦地区,再把中印公路大部分地区修复,进入藏南就容易得多。
谈佤邦也不要与后世南、北佤混淆起来,50年代佤邦基本只有北佤,与泰国交接的南佤是人口迁移后经摩擦才形成的,并非常态,中国目前所有的只是北佤。
“既然这样,可能还梢许麻烦。”
孙立人道,“利多公路有很大一段在克钦境内,尤其密支那是利多公路一个很大枢纽,也是仰光—密支那铁路终点,便于物资交换。如果该枢纽掌握在克钦手里,稍微出现点波折,大军就会受威胁。
就算克钦人不动歪脑筋,其他人横插一脚也很麻烦。”
众人头很痛:缅甸兵力不足为惧,孙立人所说其他人肯定不是缅军,如将角色换成美军、苏军该如何自处?尤其是美军对密支那情况非常熟悉,要想渗透进入估计不难,你还能对他们下手?
“你的意思是?”
孙立人在地图上又勾勒了一条线:即从胡康河谷与野人山交接的东北角向北拐头,绕过野人山,从江心坡北缘再建一条公路,后续一直通到丽江。
“这条路虽然比利多公路稍远一点,但远离密支那。当年利多公路这么修是为了利用利多、密支那的铁路设施向国内补给,越接近枢纽越好,现在反过来主要是国内向边睡输送物资,那就要尽可能离开对方控制的枢纽。
罗卓英摇头道:“你这通道缓不济急,没2—3年根本没法用。如是一般人进驻密支那搞破坏,空军直接出动就可威了。
如果敌人强大到你用空军都威慢不住,那从无论北缘还是从南缘走,道理都一样,他不会出动空军炸你北线么?”
该反驳又迅速引起争论,因为有人觉得就野人山这么复杂的气候与环境条件,高空轰炸根本没价值,低空轰炸本身就是风险颇高的举动,逮住就是死局。
陈笑咪咪听他们在那扯,最后道:“这回你们有空,再好好实地勘察一次,到时空军也派飞机协助我们,有时在地上看不清楚,在空中可能更能一目了然。
另外我提个建议,不要只把目光放公路、铁路,水路不能用么?
雨季时,估计公路输送要完蛋,空运也有麻烦,那时候不就可以把水路用起来了么?胡康河谷里我记得有两条支流,另外那一片还与怒江衔接,都可考虑。”
缅甸分雨季、旱季两种节气,旱季时河道水不深,但雨季就不一样。
陈的意思,显然指那种15—25吨载重,长不过20米,宽不过3米,吃水1米左右的类鱼雷艇或汽船。
也别小看15—25吨,这不相当于6—10辆卡车的载重量么。
“这话挺有道理。”陈明仁道,“国家强大了,确实可以综合利用各类后勤设施与装备,听说海军船蛮多,陆军一批批都在下海。正好广西剿匪也基本结束了,真要搞内河小舰队、陆军海战队,我很有兴趣!
张挪榆道:“看来你准备向日本人学习了,抗战时日本陆军研究登陆艇和航母,日本海军研究坦克,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但你还别说,大发登陆艇那鬼东西还挺好用!一条艇带一个排绰绰有余。”
“辞公有啥想法?“宋希濂嬉皮笑脸道,“您还没怎么说过话呢。”
陈诚挥舞着拳头,不满道:“你小子开始骂人了啊,什么辞公,你我都是同辈,少给我装嫩!”
“那多少说句话啊,这来了一句不说装深沉也不行呐。”
陈诚看了看陈明仁、郑洞国,又看看廖耀湘、杜聿明,期期艾艾道:“其实我想问,你们过得怎样?大家一别好几年了。”
“有劳费心,还可以啦,他们在外面学习,我们在里面学习,差不多的。南京国防部人马在我们那挺齐全,保密局就更不用说。有空还出去考察学习,新建的工厂、上次打烂了的让·巴尔号都去参观了,挺好。
共产党不但管饭,还给水果、点心和炒货,领多少就是多少,这次没人敢漂没我们的补给。”
宋希濂指指廖耀湘,“前段时间他去给共产党上课了。”
陈诚吃惊地张大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