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新消息
吃完已很晚了,多吉本要回去,胡富国挽留他留下来,因为尖刀队有3个帐蓬,且始终有战士轮换放哨,有帐逢基本是空的。
多吉看了看,觉得对方说的确实是真心话,高高兴兴盖上军毯便躺倒了。
“小徐.“胡富国交代道,“给军区发报,明天派机队来时,如有可能,让后勤部同志去供销社拿一批物资再加人民币,老乡这牲畜比较多,青稞、土豆、大米、牛羊肉、蔬菜、瓜果都可以想办法买能减轻后勤压力。
酒一定要管够!如果真送来了,记得帮我给多吉送一箱,咱吃了人家的羊,给钱又不收,其他东西都不好送,酒肯定得给!”
“我怕首长骂人呐,哪有这么写的。”
“没事没事,我是连长,我说了算。”胡富国说着又从贴身口袋里掏出20元钱,“这是买酒的钱,你先拿着。”
“嘻嘻,连长,你把老婆本都拿出来了啊。”
“滚蛋,这叫啥老婆本,我一个月工资80多呢,难道一顿羊肉烧烤都不能请你们吃?你就说吧,今天这顿好吃不好吃。”
“好吃!”
“我不会藏语,事情就叫你办了,可别忘了啊。“胡富国把钱往对方口袋里装好,“等打完这仗,我回老家结婚,到时请全连所有同志吃一顿全羊宴!”
第二天,当16架Y—1越过山脊线,成功降落在指定野战跑道,卸载大批物资时,所有人欣喜异常。
经众人评估,一致认为Y—2也可降落,下午时分,6架Y—2又成批送过来30吨物资,2架Z—1甚至以分解形式,冒险吊了一辆十轮大卡过来。
如此庞大的架势惊动了很多人,闻讯赶来的藏民一边顶礼膜拜,一边与后勤科交易物资。
人民币其实已进了西藏,牧民们偶尔也能获得一些,由于藏南习惯上自给自足,如要采购工业制品,基本与英(印)方交易,人民币不太用得出去,只有达旺那才能用。
达旺毕竟太远,去一不方便,实际等于没法用。
现在就不一样,军区供销社直接把买卖摊开到家门口,要什么东西应有尽有,众人无不欢欣鼓舞,一传五、五传十地宣扬,络绎不绝有人过来交易。
就买卖公平、按价付钱这件事,解放军绝对靠谱,物资普遍比印度方面便宜,收购藏民的东西价格也给得高,大家都愿意和供销社做买卖。
收了胡富国一箱朗姆酒的多吉变成了供销社的编外推销员,一方面帮着从外面找客户、找买家,一方面又帮供销社同志推销各种各样的东西,忙得不亦乐乎,差点连自家牛羊都快管不上了,特别军区后勤科也震惊于老乡们的经济水平,他们有些人对西藏、康边情况有一定了解,对云南、缅甸情况也熟悉。和其他地方比起来,这里算富得流油了,家家户户的收成都很不错。
再仔细了解就明白了,藏南大部分地方气候条件好,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光照条件理想,年降雨量甚至能达到4000毫米以上,蔬菜、瓜果不绝,连水稻都有人种。工业极端落后,但农业绝对富饶。
地势平坦,还不像云南、缅甸的地理情况那么恶劣,称之为西藏的小江南毫不为过,难怪印度人眼红这里!
随着老乡们陆续抵达,胡富国发现不小的异常:多吉说来交易的还有印度阿萨姆老乡,但他看来看去,那面孔怎么就不对劲啊,为什么全是黄种人?和藏民很像,和云南人也接近,但和自己见识过的印度阿三根本不一样好嘛。
难不成这些算华侨?就好比缅甸那些华侨,那感觉也不对啊。
这批藏民没说自己是华侨,也没说自己是印度人,只强调自己是阿萨姆人,再问就是阿萨姆土邦。
至于胡富国口中提到的白色的,习惯于包头巾的印度人,阿萨姆老乡承认镇上有,但都是官员和老爷,提起来居然一脸夷和嫌弃。
胡富国猜测:阿萨姆邦阶级斗争可能不小,印度人才是外来的,他们欺负阿萨姆人,是不折不扣的殖民者,正因为普通阿萨姆人都不喜欢印度人,所以他们宁可和解放军交易。
尽管在察隅基地落脚已5天,印方依然没任何动静。本以为是印方麻木不仁,对这场面都无动于衷,现在看来应该是阿萨姆老乡压根懒得和印度老爷汇报!
否则,就阿萨姆和基地的距离,第一天没反应,第2—3天肯定得有人来看了。
他决定把猜测报告给团长,后者很重视,迅速报告给军区,然后一路汇报到中央。
当中方忙碌地在察隅开分基地时,奈温正愤怒地跳着脚骂人,从前线逃回来的一个师长、一个副师长,脸上全是火辣辣的巴掌印。
2月15日,美泰船队如约抵达仰光,拥有整整24艘LST和一堆ALK运输船,奈温大喜过望,临时调整合同,一口气把24艘LST全用上,帮政府军执行登陆任务,袁殊还告诉他,买飞机的事也和公司汇报好了,由美泰当中间人撮合,缅军只管掌飞机、老爷们只管掌介绍费,剩下的事美泰包办妥。
一共16架美式P—47战斗机、6台额外备用的R—2800发动机和20万发12.7mm子弹,一共10万美元,介绍费2.4万,美泰包送货上门,缅方可拿到货后再付物资。
奈温很满意如此安排,作为回报,他大笔一挥签发了特别通行证,让其他船能顺利去密支那。
送货去密支那卖给谁他心里知道,也知道上面没什么明显违禁的物资,就是些钢筋、水泥、沥青等建材类产品,稍微擦边点的可能是汽油,但汽油也不算很离谱。
缅甸自己不产汽油,目前汽油消耗目前急剧加大,政府没准下次还得指望美泰送燃油过来,同样眼闭眼。
如此浩浩荡荡的局面很吸引了一番眼球,为表重视,奈温派出自已的心腹、担任缅甸西北军区副参谋长的吴山友协同指挥。
2天后,船队在指定地点登陆,未遇任何抵抗和攻击;
2月18日,缅军宣布“光复“蒙育瓦,宣传抓捕共产党多少多少,实际压根没弄到一个,城里百姓都说共产党已提前向北部山区转移了。
关于是否要追击的问题,两个师长都表赞同,但又推脱自己实力不足,希望对方行动。
吴山友心里很清楚,实力不足那都是空话,真正原因是谁都想把对方排挤出去,好方便自已在蒙育瓦搜刮油水。
虽然蒙育瓦不如曼德勒多矣,但光一个“通共“罪名就足够从石头里榨出油来。
总算他记得正事,没光想着弄油水。在他努力协调下,两个师长勉为其难地答应抽调各3个营,组成6个营的围剿部队请吴副参谋长统一指挥,实际等于把吴山友给排挤了出去。
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听着名头很大,实际权力却不如主力师师长,尤其这2个师都还不算西北军区下属军队,那就真只有接受的份。
吴山友怕中埋伏,打得很小心、谨慎,城里留守的2个师剩余兵马却完蛋了。
就在他们忙着分赃、拷掠时,红4军如神兵天降一般,再次杀进蒙育瓦,经过一夜激战,将两个师大部分有分生力量予以击溃。
第二天清晨,红4军再接再厉,直接将2个师共计7个营兵力打垮。
主力师其实对得起“主力“名头了,红4军中可有400多不折不扣的解放军。当缅共从800一下子扩张到3倍人马后,云南军区怕他们把持不住,加派了人马。
以400多解放军为核心的红4军进发出强有力的战斗力,那根本不是缅军所能抵挡的。
吴山友知道情况不好,更不敢拿自已手上的6营去冒险,毕竟留在城里的兵力足有7个营,还不是说就垮?可见硬拼没有出路。
缅军一共才5个主力师,上次被干趴下一个,目前还在恢复;这次如果再折进去2个,那奈温的位置都要坐不稳了,于是赶紧安排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撤退并不那么容易,来时有LST帮着输送重装备,走时又没有,他只能当机立断,搜罗小船渡江,不能带走的重装备就地摧毁。总算他又收容了部分溃兵,算把场面最终给维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