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二个症状
东北,四平。
“杨厂助,万书记找你,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杨永福两两忙忙擦了下手上的油污,交代旁边人道:“你们先多看看,没把握等我回来再说。”
他工作的单位叫四平机械修理厂,简称四平机修厂,听上去特平淡、特人畜无害的工作单位,深究下去才知其中重要性。
四平机修厂是军委配属给战略兵团的特种修理厂,专用于重装备维护与修理,距林彪所在的司令部只有6公里,拥有4条铁路专线,6平方公里厂区面积。
面上完全看不出这么大,感觉充其量6000平方米最多。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大部分厂区隐蔽在四平以东的山区里,工兵几乎把山洞都掏空了,别说从外面看不出实际模样,就是从上面侦查也看不出来什么。
当初各类德械破烂购买,大多数时候进入中国第一站就是四平。
类似机修厂这样的单位,战略兵团后勤部共有5个,陆续划分为弹药、枪械、火炮、装甲、后勤,分门别类对德国破烂予以进行清点、造册、储存、维修。
一开始大家都没经验,进度慢,一度让装备堆积在车站、库房,后来越来越熟练后,清点速度直接加快,经常满满10车皮破烂,在半下午就被瞬间清点完毕。
依靠3000多名机修兵与4000多德国坦克、后勤车士协作,2年间,机修厂出了部队所需的德系装备,主要包括:
3号突击炮:617辆,其中118辆是用三号坦克后来改造的;
4号坦克:328辆,除极少数例外,基本都升级到4号H/J型标准;
4号突击炮:121辆;
追猎者坦歼:724辆,全基于38T底盘;
豹式坦克(各型号):203辆。
野蜂自行火炮:185辆,其中41辆从犀牛坦歼改造而来(均采用3/4号混合底盘)他们还修复了20多辆虎式,10余辆猎豹坦歼,多辆虎王、猎虎坦歼、费迪南坦歼,考虑到这些装备过于稀少且维护困难,根据林冠华的提议已全部送往新建中中国军事博物馆库藏,将来可对外展出或临时充当战争道具。
半履带车辆修复也很见功力,包括:
Sd.kfz.250装甲车:454辆;
Sd.kfz.251装甲车:921辆;
除这两款量大半履带外,数量较小的Sd.kfz.2/3/6/7/8/9等型号也有修复,只不过同样因数量稀少一并被送往北京当展品了。与此命运类似的还有1号、2号底盘改装的野牛、黄鼠狼等各类火炮。
唯一例外的是RSO型履带牵引车,因数量较大、达到1400多辆,最终完整保留下来服役。林冠华认为,与目前四大拖拉机厂相比,RSO特别适合改造为农用拖拉机。
该款车型由斯太尔公司为主开发,Magirusu、KHD、格拉夫、ShutifutoRiquet四家都参与其中,目前5家公司负责军工的工程师和技工已基本在远东碰头。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斯太尔—曼利彻尔公司和尼伯龙根坦克工厂都在奥地利苏占区,林冠华定下的,用卢布现金吸引奥地利人策略获得成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都到了中国。
等人员跑完后,已被空袭后残缺不缺的工厂设备、加上被苏联拆走的部分设备,都借这次谈判机会用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下来,西德境内亨舍尔工厂坦克厂、汉诺威MNH坦克厂那些残缺不缺的装备和配件早就再以废钢铁名义快速发卖,整合后,能凑拢完整的坦克生产线甚至可能还不止一条。
对苏联来说,本就是白得的东西,怎么卖都不亏,再说这不但是过时产品,还残缺不缺,也就中国人当个宝,爽快按废铁价发卖,运输由中方自理。
对中国来说,人和资料基本到手,生产线设备也能搞来,再恢复恢复,上好的枪械厂、汽车厂、拖拉机厂就又有了,真要短缺什么装备,让阿登纳或国内公司补就行了。
反正中方始终恪守一个德意志原则,从不歧视对待规划中的中国五拖(尼伯龙根+亨舍尔+MNH)已确定落在武汉,中国六拖(斯太尔等5家RSO)与中国七汽(斯太尔汽车)均落户济南,枪械厂则并入太原基地,但他们想发挥作用得等1953年后了。
相比德国装备修理,铺天盖地而来的布伦车才吓人,总共4万多辆布伦车中,战略部队分到1.4万辆,根据各种各样的图纸被改造成多种武器,暂时没工夫改造的先放山洞里库存起来。
因工作量大,人员规模有增无减,工作强度也没削减多少,汉斯们觉得只要不操心那该死的多重交错负重轮,这些工作还不算什么挑战。
杨永福因工作突出、表现得力,春节后被提升为厂长助理(副团级),本以为领导要问布伦车改得怎么样,谁知万书记第一句话就让他有点吃惊“小杨,你在苏联时有没有接触过英美坦克?
杨永福略一思索:“接触过一些,不过以美国援助居多,英国援助我听过,但见得少。”
万书记高兴地一拍大腿:“我就知道你有经验!军委派人清点部队装备情况,觉得地面火力勉强可以了,人员机动性还有对空火力稍逊一筹,需再次加强。”
杨永福迟疑道:“对空火力我觉得可以了呀。”
“你也保守了。”
万书记笑着摆手,“科工委首长说拖电式高射炮太多,机动性太差,要进一步强化机械化、机动力,准备再给我们加2000门自行高射炮,要确保全兵团自行高射炮在3000门以上。
那些拖电式高射炮能改装就改装,不能改装留下当二线后方防空。
当然啦,军委有底盘、有运载工具、也有现成高射炮,但还没组合在一起,本来这任务要交代给其他兄弟厂完成,不巧他们接到了改造大批量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的任务,腾不出手,上级决定交给我们落实。
首长觉得你可能比较熟悉,打算把这艰巨任务交给你负责完成,有没有信心?”
杨永福想了想道:“用什么底盘?”
“英国布伦车、M3美国斯图亚特、M4美国谢尔曼,暂时先这三种,后续也不排除其他,38D底盘自行高射炮出厂时就已安装好,不用我们操心。”
杨永福松了口气:这几种底盘除斯图亚特接触较少外,其他都熟悉,他有把握;斯图亚特虽然没大规模操作过,不过在苏联见识过,问题不大。
“那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哎,不要答应得这么快,要好好盘算。”
万书记笑道,“首长说了,高射炮弹药消耗量大,除车体自行部分,还要考虑弹药车,新增2000门自行高射炮你还得统筹考虑配套弹药车,首长额外再给我们6000辆布伦车!整体工作要求51后陆续开始,国庆前完成。
人员输送车任务由其他同志负责。
你的任务是完成2000门自行高炮、2000—3000辆配套弹药车改造,还不能任由你的性子完成,要求使用标准零件和通用图纸,万一出现故障维护可实现互换。”
杨永福一楞,下句话脱口而出:“这么紧?要打仗了?”
万书记高深莫测地笑笑:“我们战略兵团随时准备打仗,说不定明天就拉上前线,每个同志都要有这样的觉悟!”
杨永福郑重其事地敬了个礼:“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战争敲门声确实越来越近了。3月份后,为准备“修宪”,李承晚在美国顾问指挥下,利用美泰拉过来的大批军火,加速武装韩军,与分界线以北的人民军大范围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