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小水电
陈明仁又问:“这个水电站大概需要建设多久?”
“陈将军不会想今年用上吧?”
“那不可能,再快估计也得2年。”
“如果你说要8000—1万KW的单台机组,确实可能得2年,但如果愿意放低要求,搞3000KW,我有很大信心在3个月里干好,当然成本得高一点,不过就冲中央同意用飞机空运水泥的架势,我认为成本可能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周围一阵惊呼,特别军区政委金如柏也楞了:“真的么?3个月?”
“本来我也不太信,但上个月刚刚验收完一处,他们总共用了117天,差不多4个月,你这里我有把握3个月成功。”
随后,齐教授向众人解释如何实现。
为解决电力供应,尤其偏远地区基础电力供应问题,中财委下达指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水电!
水轮机组此前都需进口,林冠华又让哈尔滨电机厂抓紧仿制、生产,第一台国产800kW水轮机去年上半年已成功投产,验证后性能可靠、输出稳定。
虽然价格比进口货略贵点,但只是因为单独生产缘故,等能够批量自产后,成本会迅速降低,于是他一口气订了20台,并要求电力部挑选几个项目进行试点,打造可移植的样板工程。
这套800kW水轮机高1.5米、底座直径1米,依靠这套机组,成功修复了被国党炸毁的四川下水电站。
齐教授介绍时,杜聿明在戳宋希濂的胳膊:“这是你在四川干的好事?”
“瞧你这话说的,我能干这种缺德事?”宋希濂委屈道,“肯定保密局哪个家伙干的,等回了功德林,查清楚后先揍他一顿再说。”
齐教授道:“军区这里人多、力量大、施工器械也足,我看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水轮机怎么送上山我也想好了,那个……
直升机!”
“对,就用直升机吊上去!一次吊不动就分两次,这不比先修路再人拉肩扛要省事?设备北京有现货,如不贪快,就火车送到广州再转水路到密支那,如实在着急,直接让大型运输机从北京送密支那得了。
众人恍然大悟:水泥都运了,运个发电机组咋啦?还是得感谢中央,没如此充沛的空运能力支持,啥事也办不成!
齐教授准备一次性动用4台,2条河各安装2台,合计3200千瓦。
“中央今年下了要求,尽可能完成12套水电站安装,眼瞅着都51了才干完了4套,如果您这里成了,一下子任务就轻松了。”
齐教授幽默道,“至于更大型的水轮机,哈尔滨正紧锣密鼓生产,上海也开始在仿制,保守估计明年差不多了,咱们可以先勘测起来,雨季一过先搞土方,到时再安装大机组,53年完不成,54年雨季来临前肯定得干完!
解整案同志们熟悉了这点工程,等将来转业,全可以来水电建设公司,我总觉得你们干起来比现在水电公司的工人更厉害,设备也多,最起码我们没资格用直升机吊水轮机组嘛,好想在您这练练手、积累经验。
陈明仁哈哈大笑:“等打完这仗,咱们就去看密支那那个大机组建设地。我本来要被中央抽去搞治洪工程。一心想着打仗就跑这来了,结果来了也不打仗,其实还是干工程您还别说,干建设这种事,亲身投入进去后特别有成就感,尤其看着原本那乱糟糟荒芜一片的地盘被我们折腾得有模有样了,你现在让我走,我还舍不得哩!”
孙立人一边点头,一边想:共产党打仗劲头足,干事业劲头还是这么足,这天下确实得他们来坐。
听上次小蒋的意思,目前琉球也在搞建设,同样有模有样,吴石、陈诚在其中出力不少,小蒋自己办工厂亦有声有色,这几个该不是共党吧?
算了,我想这么多干啥!还是再琢磨琢磨雨季来后防御与后勤体系怎么维系的问题吧。
当军区方面琢磨如何建设小水电时,身处察隅基地的胡富国正慢条斯理地和战友们一起料理肉类。
随着墨脱、察隅两个基地陆续建设,物品日益丰富后,前来进行交易的藏族老乡乃至阿萨姆老乡越来越多,所交换的粮食、牲畜多到吃不完的地步了。
两个供销社是如此出名,甚至于达旺、不丹、锡金甚至尼泊尔都有老乡骑马赶羊过来做买卖,耗牛都交易了不少。
里面有没有混入印度探子不好说,战士们认为是有的,秦基伟有言在先,只要老乡们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不深入防线深处,即便印度人也不要管就算不管,那印度人也越界了呀?
同志啊,谁和你把分界线定完了?方一对面全是我们领土呢?
来的都是客,这不两边不是还没开打嘛,国际上甚至还有人觉得中印关系不错,虽然领土纠纷天天吵架,但还没开口要动刀动枪,与印度—巴基斯坦一言不合就开打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知道尼赫鲁内心痛苦,探子当然派了,侦查越多、观察越久,汇报消息和见识武器就越多,以至于原定4个旅、60辆坦克、48架飞机的战斗群被迫继续扩容,提高到了6个旅,100辆坦克,72架飞机(其中12架喷气机)的要求。
中印大规模投放兵力都有困难,只能有条不紊继续争取时机,明明已剑拔弩张,却谁都还没有动手,只顾着不断积蓄力量。
军区后勤部对此做了调整,一方面让部队制作腊肉、香肠,便于后期后勤断绝时补充,另一方面也适当向军区反向输出现在军区人口越来越多,劳动强度也大,肉类需求有增无减,克钦部肉类供应很少,与其费事费力从昆明空运,还不如用反向物流带从藏南补充,作为尖刀队长,胡富国本来不用干这个,但就是架不住他自己愿意。
现在解放军可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酿酒榨糖造房子,搞腊肉香肠都是小事一桩。
“连长,连长,新货到了,崔工和师长喊你验炮呢。”
走,看看去!”
到了现场,胡富国略微有点失望,本以为又是什么特别场面,结果和上次那怒目金刚差不多,无非怒目金刚只有一根,这次变成2根。
崔工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解释道:“这回不是高低压炮了,可是正经无后坐力炮。”
胡富国再仔细一看,长相确实差不多,甚至粗细也差不多,但区别依然有:一个尾端封闭,一个尾端不封闭。
师长笑咪咪道:“这菩萨、天尊、金刚都用过了,这个得喊啥?叫佛祖不够级别吧?”
“首长明鉴,这叫怒火罗汉!”
无后坐力炮不是新鲜玩意,入藏部队普遍装备了57mm无后坐力炮,在解放西藏中获得较大成功,特别是一炮轰入布达拉宫窗户,将负隅顽抗的藏兵干死却又没伤及建筑物后,这款武器已大大出名了。
更别说中国还发明了轻便型支架,使部队携带、使用更用为方便。但57mm口径显然偏小,部队指战员们呼唤更强有力的武器。
首先登场的75mm无后座炮,这是美军M20标准型号,实践中发现体积不小、重量不轻,相对57无并无压倒性优势。
只能继续走上“天些”、“粗些“的路子。
美帝无后坐力炮比较出,但第三帝国其实也有成品,莱茵金属一早就预料到更大口径的无后坐力炮很难通用既有炮弹,自作主张设计了专用于无后坐力炮的弹药,推出了105mm口径的LG42。
采用2.9公斤强装药模式发射时,射程最大为8100米。
但林冠华对LG42的性能不满意,主要原因就是德国人搞出来的东西太重了,虽然到中国复制后已减重处理,依然超过300公斤,这让他感觉不爽。
想来想去还是得山寨美帝家的东西,便把美国奥特夫力特兵工厂制造的M40无后坐力炮资料给弄来,美军为与以往弹药区别,特意将其口径改为106mm,此时也刚刚开始装备。
考虑到无后座炮弹道很玄学,没充分经验掌握不住,美军安排了同步机枪并配备12.7mm电光弹,两者弹道基本一致,只要电光弹打中,无后座炮基本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