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翻新
离开昌飞去南京视察斯蒂庞克时,刘鼎告诉黄克诚,林冠华又和英国人签了二手飞机大单子。
准备把英国剩余的飓风、海飓风、无畏、管鼻燕、梭鱼等破烂飞机全吃掉,一共1.03万余架,合计金额1400万美元。英方负责打包,中国自运或出运费雇佣船队送货。
折算单价比从苏联购买贵一点,但总体成色、完好率优于苏联提供的东西,多余溢价部分就是为完好率买单,毕竟苏联保管不善大家都知道。
黄克诚倒吸一口冷气:“继续全翻新?有这么大市场?南美也不可能要2万架Y—1吧?”
“继续全翻新!”
刘鼎笑笑,“进一步压减成本,用造卡车的精神造飞机,争取打开东南亚市场!国内也能用,除部队运货,还可改为农药机、邮政机,未来需求十分广阔。上手不难,我也去学了,3天就会!”
“既然这么大销路,英国或苏联为什么不自己搞?”
“他们在成本上没竞争力啊。”
刘鼎解释道,“昌飞一线职工平均月收入大约30元,在南昌已令人羡慕了;美国波音等公司是150—180美元/月,英国稍微低点,100—120美元;苏联是800—900卢布,算70—80美元吧……
我们的人工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的8%,苏联的18%,还有批量采购二手破烂的集成优势,一般人做不到也不敢拍这个板!”
牛牛做生意的胃口已被中方养刁了,采购批量大、付钱爽快、不要回扣、不乱七八糟搞事情故意刁难你,简直就是模范顾客。一对比后发现印度付几百万都扣扣索索,军工体系真懒得看。
中国买破烂批量大,买正经尖端货量也大,罗—罗的埃文发动机全是中国买走的,基本你生产多少我要多少。
按当初定下来的规矩,中国每买4台埃文,英国国防部可白得1台,大家都盼着加大力度出货呐。
飞机、坦克批量打包带走很平常,皇家空军也没觉得自己亏了,毕竟美国二手P—51D也就2000美元,美国人自己犯傻不要做中国生意,我们可不能错过。
首相大人爽快同意这1400万全用于空军更新装备,后者兴高采烈:造霍克猎人不香么?难道非要去捧F—86的臭脚?现在经费充足,作为截击机研发的格罗斯特标枪项目也快马加鞭,预备今年年底第一批装备部队。
“到底能赚多少钱?刚才我迷迷糊糊的……”
刘鼎道:“全翻新成本,如果不算昌飞原始投入,那就是5000人民币;卖的话,按猪肉平均收购价在1万1出头,考虑到冻猪肉稍微打点折,勉强算1万吧。另外还能额外多收获2挺重机枪。”
“哎呦,好生意啊!卖他1万架就是6000万利润。”
“这不算什么。”
刘鼎摆摆手,“林老师赚钱路子多看呢,去年他用军委和中财委名义,逼看各大国企降成本扩产,托市采购了一大批工业产品,当初还被人笑话打肿脸充胖子。
今年咋样?全加价一半卖掉啦!在上海2元出头、普普通通的手电筒,在缅甸卖3块一个还抢着要。煤油灯技术难度够低吧,缅甸也不会生产,现在全从我们这里搞,接下去准备在阿萨姆和东巴大卖……
林老师讲过俏皮话:啥叫高科技?最简单的判断标准,中国不会造的就是高科技;中国会造的就是烂大街!”
黄克诚大笑:“挺有道理,挺有道理,比如现在我就觉得Y—1不算高科技。林老师在总装的职责中还有贸易这个词,一开始我也纳闷,现在终于懂了。”
等到南京五汽,他们目睹了比昌飞还吓人的场面。
上万辆从苏联拖回来、充满泥垢、锈迹斑斑或缺胳膊少腿的斯蒂庞克卡车堆在场地上,顺着作业流水线一辆接一辆拉进去,进入不同车间进行检查、修复、清洗、维护、重新喷漆并更换部件。
最后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是外表斩新,看着没什么异样的斯蒂庞克US6卡车,实在问题比较大的卡车,则进入拆车流水线,按零件分拆回收,准备为其他车辆提供配件。
“林老师不爱买苏联旧货。不光价格高,还有因素是苏联产品公差偏大,拆旧货所得零配件能难用于同款车型替换,就算勉强用上去,缝隙和紧密度也比较差苏联其实有大量旧飞机可供翻新,但我们不敢,他们的旧发动机很快会出故障,比起英国梅林、美国艾利逊发动机差远了。
苏联卡车、飞机产能都不低,但耐用度不行,一出意外就致命。
我们有时甚至要10年前的德国旧货而不要5年前的苏联旧货……当然也和苏联战争模式有关,他设定就是一次性快速消耗品,用不了那么耐久,但现在是搞全翻新。”
黄克诚点头:“天开眼界!大开眼界!难怪朱老总、罗主任找我谈话,让我多去一线看看走走,我还是老黄历,总以为掌了装备就直接下发部队去整理了,没想到都先回厂检修。”
“一开始也这么搞,林老师提了意见,说要锻炼一支成规模、成体系的工人队伍,我们还不会造车,先从修车开始,修多后,慢慢摸索就会造了。
卡车是这样,坦克也如此,我再带你去见各路坦克改造工厂,里面五花八门改造,谢尔曼坦克能改到美国人自己都认不出来为止!从英国买回来的各路坦克,大体也要接受类似改造。
东北战略集团情况稍微有点不同,他们的装备修理厂直接隶属司令部,执行军事化运作,但大体工作流程和这里差不多。
最近又达成了第二批卡车购买协议,林老师考虑在仰光或其他民族邦港口办修理厂,从国内调派人手过去,就近提供车辆、坦克、火炮的修服务,进一步降低成本。
二手破烂运来运去也占用时间和运力。万一修复后当地有需求,我们也有多,可就近卖一卖赚点钱。”
“雇佣缅甸人么?”
刘鼎微微一笑:“外围岗位雇一点,比如看大门、搞卫生、销售这种。核心岗位主要调军队复员的工人和技术骨干外派。考虑到当地偶尔不太平,适当再发点轻武器。”
“军队?复员?轻武器?”黄克诚咀嚼着这三个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林老师还真厉害,算无遗策呐!”
驻军毕竟不如办厂好听,前者是威性的,后者是建设性的。
但就人民解放军这体制与战斗力,再加缅军那点水平,纯纯碾压,偏你还不能说啥,毕竟他们真是工人,能出车辆和设备。
当刘鼎提到缅甸时,吴努总理在继续发财。
因为缅甸没收印度公司财产,尼赫鲁大怒:被中国干也就罢了,缅甸都敢鼻子上脸?于是驱逐缅甸大使并报复,还冻结缅甸在印度资产,虽然本来也不多。
有此前提在,再加印度的“中国侵略案“被中方一票否决,吴努差点没笑出声来,现在动手就毫无心理压力了,开始遣返印度侨民并没收财产作为对等报复。
这次也和山友强调了:搞钱可以,不能出现恶性事件,否则一次排华、一次排印,国际名声就太难听了。
印度侨民是英属时期留下来的,很多都是放高利货的商人,正好又大肆炒作金融投机,对新缅元买空卖空。
这一把下去,七七八八搞了几个亿收入,把人搞走后,空出来的店铺、房子、田地、内河船只全是国有资产,随便搞一把都是钱。
政府不可能直接持有这些玩意,还是卖出去给资本家,顺便回笼缅元稳定汇率。
吴努现在能理解当初为什么奈温要对华侨下手了:抢确实来钱快啊。
只不过奈温运气不好,踢到钉板上,这次遣返近30万印侨,就不见有护侨“了。
海军和美泰船队很光棍地帮助遣返,气急败坏的印度海军出动船只,结果缅甸海军刚到手的塔科马护卫舰,在美国顾问指挥下,结结实实了印度一顿,甚至还打沉了一条花级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