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油桶(1月1600月票加更)
上海,闸口油桶厂,陆正达正全神贯注地和工友一起操作生产流水线两人拿起一块事先裁剪好的标准镀锌铁皮送入冲床,喔当一声,巨大的冲击后,既定磨具将薄钢板冲压成半桶毛坏,不但整体成型,该有的翻边、凹凸纹均已具备。
他用余光扫视一下,目测没什么问题,把成品送回传输带进入下个流程。
在另外车间里,工人们会将这些毛坏件焊接形成箱体,再配上嘴和提手,最终形成标准的20升军用油桶。他的妻子小娟是焊接大军的一员,不但焊得既快又好,且用料很省。
军用油桶对质检要求更高,经她经手焊接的成品很少返工。
建国前,解放军机械化程度极低,对油桶需求并不迫切,再加缴获甚多,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再加本国不能生产黑铁皮或镀锌铁皮,用的容器五花八门,搞到什么就用什么。
随着战略兵团组建,机械化装备急剧增加,油箱问题浮上水面,除那种200升大油桶外,伴随作战还需要轻便型油桶正式确定生产体系时,德国将领推荐了德式油桶,林冠华笑着把德式改为美式,汉斯们算箕肩,欣然接受。
因为美式油桶本身就从德式山寨而来,非说重大区别,那就是美军针对德国设计进行简化处理,降低了单个油桶生产周期。
两者区别可从桶身凹痕形状分辨:X形凹痕是美国货,X中间还有正方形标注是德国原版。
德国闪电战启动前,军方常用三角形油桶,很不趁手,比他们英国同行使用的正方形油桶高明不到哪里去,国防军招标后,米勒公司设计的款式成了新制式油桶。
新油桶充分考虑到战场上的使用情景,并兼顾了功能性和舒适性。
德军油桶非但不会像英国油桶那样因挤压、碰撞而泄露,在顶部还别出心裁设计了三个圆弧形把手,使士兵可十分方便地一手抓起两个空油桶加油。
为保护焊缝,油桶在设计时进行了翻边,将焊缝藏在特制凹槽里,不论如何粗暴使用,焊缝都不会受到直接冲击而损坏。
桶身设计了冲压而成、交叉相错的凹痕,一方面可让油桶免受热胀冷缩影响,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加强筋保护作用,增加桶身强度。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军用油桶具备漂浮能力,因为油桶口比把手位置要低,油桶最上方始终会有部分空间,这空间大小经过数学计算,可提供足够浮力给落水油桶。
毕竟油料比重比水轻,只要平衡掉桶身重量,要想具备漂浮并不困难。
相较于英军油桶需工具开启的反人类设计,德军油桶开盖用手就行,油桶还设计了通气口,确保油料能顺滑倒出。因为这种高明设计,从未像英军那样因容器原因而造成燃料损失。
二战一开打,英美就意识到德国油桶的精妙,但凡能获得缴获,一定用于替换本国油桶。
到后来,英、美、苏全采用德国设计,除美国稍微改一改外,基本一模一样。
你以为这只是战时权益之计?
错了!
采用德国原始设计的油桶后来成为北约制式油桶,而尚未成立的华约,也使用相同款式的山寨德军油桶。两大阵营不管其他武器有什么差异,在军用油桶细节上绝对一致。
甚至70年后这设计还继续使用,无非将铁皮材质换成新型塑料,那些制作精良与考究的影视剧和电子游戏,通常都会还原这细节。
中国毫不犹豫地采用拿来主义,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生产难度,一致认为美国简化款更适合中国。正巧从美国进口的镀锌钢板生产线全面落成,便不断送入油桶厂进行生产。
20升油桶除用于装运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外,也用于装运机油、润滑油、刹车油、煤油、食用油等其他油品。
桶体上做出特殊标记,比如红色油桶用来装食用油。
油桶内容物可通过装在手柄前部的金属铭牌专用油品标签区分。
如是汽油标签,标签表面带有冲压的整圆图案,如是柴油,标签表面带有由点组成的圆形图案,汽油辛烷值或柴油十六烷值以阿拉伯数字标注在圆圈内。
标签在黑暗中很容易辨别出来,只需用手触摸即可,凸起的整圆和圆点触感区别很大。除图案外,不同油品标签颜色也有区别,柴油标签为黑色,汽油标签视辛烷值不同分为红色和绿色两种。
这种标签也被用在200升油罐上,这一套标准德国人驾轻就熟,战略兵团学几个月后也完全掌握,并通过军委总后编撰的后勤手册向全军推广。
现在当后勤干部日趋麻烦,越来越多的物资和装备让人头皮发麻。
军委根据林冠华的建议,责成总后将所有后勤模式补给标准化、模块化,考虑到直接套用后世手册不堪用,总后每隔3个月都会对手册内容进行针对性修订,如同软件一样发布各类升级版和bug补丁。
目前通行的是1952年7月17日新升级的4.17.2.9版
二战时,德军使用的汽油呈粉红色,这是为提高辛烷值添加四乙基铅的缘故,冬季防冻汽油为紫色。这两款汽油带有剧毒,禁止与人体接触。柴油则是黄绿色,只要不是二锅头喝高,很容易看出区别。
战略兵团及东北后勤机关还有更多特殊种类:超低温燃料标识。主要是从苏联引入、适应极寒气候的燃料,德国人看了也说好。
航空系统燃料比地面部队更趋复杂。
不同等级的航空燃料对发动机寿命和动力输出完全不一样,二战中,劣质的日本燃油导致本来发动机技术就不入流的日军飞机性能更糟糕,进入喷气时代,航空燃料品质需求进一步提高。
实践中发现,同样辛烷值但不同产地的燃料对发动机具体表现依然有微弱差异。有些活塞发动机在使用稍逊一筹的燃料时依然能保证出力。
新中国成立时不能生产任何高等级航空燃料,基本全靠进口,这两年随看设备引入和技术改良,特别台湾炼油能力的恢复与提升,能适当生产品质较差的航空燃料。
这种燃料给飞机使用不达标;给汽车使用过于浪费。为了既能保证品质,又扩大数量,勾兑法运用而生。
具体是用英美进口的高品质燃油适当掺入抚顺油厂、上海油厂、高雄油厂生产的低品质航空燃料林冠华还想办法从英、美进口纯烷烃加料,直接补入高浓度原浆,整体流程立即进入中国人民最擅长的酱香型、浓香型核心科技领域,各种各样调和燃料应运而生。
7年陈:英(BP)、法(道达尔)、荷(壳牌)、苏、美(美孚)、华(高雄)+纯烷烃5年陈:英、法、荷、美、苏;
3年陈…
随着阿萨姆炼厂、缅甸炼油厂出油控制在手中、大庆炼化产能陆续提升,各种新配方与日俱增,甚至牛逼到要多少辛烷值,就能给你配方组成任意辛烷值的燃料。
罗—罗各类发动机没少接受这类核心技术调教,英国人也高度重视,全球像中国这么玩调和油的大玩家实在罕见,这些技术参数都非常有用。
更夸张的是,不管你向中国出口多少燃料,只要价格合理,中方照单全收,来多少要多少,从不拒绝。
面对这个无底洞,西欧和苏联内心也在犯嘀咕:咕中国人到底要多少油呢?他们到底是用掉了还是存起来了呢?
没有谁能获得具体答案,甚至军委内部能完整掌握有关数据的人也不多,这是核心机密。
荷兰心态最好,管他呢,巨港油田那800万吨我反正全卖光光了!每多卖一天都是赚的。
陆正达不知道背后这么多机密,他在想中午见师傅后该怎么开口。
中午时分,师傅果然问了:“9月转正名单已出来了,我看上面还是没你们两口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