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未曾开展的五反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85章:未曾开展的五反

陈大掌柜不知道潘身上还有指示和密电码这件事,便建议潘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去和邓文仪接触,全权负责。

潘欣然答应,放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密电码不传递,同邓文仪进行了三次谈判,确定7月在南京和陈果夫继续深谈。

这是段非常惊险的历程,潘掌握着绝密密码,不先去陕北汇报反而大大去南京与国民党会谈,万一对方使诈,轻则他自己完蛋密码中断,重则国党直接截获有关密码。

亏二陈兄弟还讲义气,没对潘动手,谈完后爽快放行还给了特别通行证。

潘到中央足足比张浩晚九个月,没尽快带回国际的指示和密电码,主席对他很不满意。

潘迟钝的政治噪觉又看不出来中央实际当家掌权人不是张闻关,也不是周,而是毛。言必称主明,在向张闻天汇报时口口声声把与国民党的合作说成是主明下达的指令,更令主席十分反感,甚至都没接见他,只让他住到中央党校宿舍,拨出一窑洞让他昼夜不停把新编密电码写出来。

中央随后讨论了潘的情况。

合作抗日没问题,但主席对潘评价很差:“潘汉年这人不知轻重,这么重要的密电码放在脑子里九个月,不积极返回陕北中央根据地,把密码交给机要处后再去办别的事,却先去办国共和谈,让我们在这里急等,耽误了大事,这样的人不可信用。

说不可信用时,他脑子里联想到临时中央退入苏区,两夫妻掌握密电却迟迟未和苏区报告的事,只不过”历史宜粗不宜细”,说明白后,为了团结,这件事算过去了。

潘的行为又让他想起旧事,甚为恼火,补充道:“博古、主明很看重潘汉年,我看他是主明的人,对主明安排的任务比交密电码给中央还看得重。”

这句话几乎确定了潘在政治上不可靠,不能重用。

博古知道潘的处境很糟糕,一方面撇清关系,一方面为潘周旋。总算潘在上海经营特科时保护了一大批人,再加特科时周还有点香火情,勉强把场面稳定下来,1938年出任中社部副部长,排名在李克农后。

安稳日子没几天,潘被派出去在华中局领导下负责对日、对汪事务。

注政权负责特务工作的是李士群,后者也是特科出身,他怎么可能不懂潘汉年的手法与节奏呢?

说起来两人知根知底,所谓搞情报,除瞒着日本人之外,无非是互相交换:潘提供重庆的情报,李提供日方的情报。

李还让潘去见了面汪精卫,很多历史书写”胁迫”,其实完全误解了潘和李之间的关系。潘不愿意见,李还能拿着绳子捆着他去?

见汪固然是对方主动提出,但潘自己也有想法,想搞个大情报或大新闻好对上面交代。

毕竟新四军和汪部很多时候有默契,甚至还有军火、鸦片、大宗物资等贸易往来。一方想见,一方敢见,那就有了这次会面。

会见汪精卫这样的大事,事先没请示已属胆大妄为,事后没汇报且一直三臧其口,甚至国党掌握消息后,向延安发难,中央向潘询证时一直矢口否认。到1945年七大时,主席单独见了潘一面,还调侃他的”小开”绰号。

在那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都没有说,就永远失去了说的机会,因为日伪和国党全套档案都在中央手里,潘到底有没有见汪不容抵赖。

潘杨反革命集团在书记处集体学习党史后,不见得一定会被重新想起来,但潘在上海又出事了。

新中国刚成立,民族资产阶级比较谨小慎微,生怕碰到高压线,3年下来,眼看中央一门心思搞经济,甚至还与英国关系密切,蠢蠢欲动。

政治上各种奇谈怪论都有,经济上不停腐蚀,三反适当收敛了下,但三反基本结束,尤其对苏东、东南亚出口暴增后,资本家本性死灰复燃。

按林冠华当初给中央的意见,认为在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后,必然有部分资本家会违反乱纪,到时候针对性打击,没收财产就好了,也不必展开疾风骤雨的政治运动。

中央对此意见基本认可,觉得经济问题要以经济方式处理,精准出击才好。

上海情况比其他城市都恶劣,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非常多。

潘、杨在接管上海时,已因为对旧势力、旧人物妥协太多而被认为”宽大无边”,很多人不太满意,胖市长做了工作才把场面压下来。

后续经济斗争也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了不起就是罚款、没收,距离林冠华当初和罗部长、聂总长说的”坚决没收无良资本家全部财产”离得老远,甚至还出现”以罚代管”。

这就让罗部长颇有微词,恰好这次工业产品质量整顿,上海方向出问题较多,甚至影响到对阿萨姆、缅甸、泰国、苏联的货物出口,连带叶季壮、聂总长等人也非常不满意。

主席最后考虑再三把柯庆施调任上海,让他先查潘的问题。

柯花了一个月时间不但摸清了有关情况,还让潘汉年自已写下见汪的报告材料,由上海直送中南海,主席翻完材料立即批示:“此人从此不可信用。”

午饭后想想又不对劲,随材料上来的还有不法奸商王康年的查处报告。

这时空随着林冠华介入,军委药物供应全从长风基地获取,但最基本的医疗器械、卫生绷带等产品依然就地采购,主康年供货也在其中,很多产品被检查出有问题,甚至还被供应到了西南军区。

只不过解放军在缅甸、阿萨姆方向伤亡确实少,这点质量问题没造成任何事故,但性质十分恶劣。

调查还发现他向37个单位的85名公职人员行贿,不光塞好处费还请吃饭请喝酒,并找来年轻姑娘进行财色交易,借机成为政府指定的药品采购单位对这件事王康年洋洋得意,公开向下属们吹牛:“咱们大康药房就是干部改造所!”

主席提笔写了手谕,追加指示:“立即逮捕审查潘汉年、杨帆(上海公安局局长)!”

写完批示后,他让田家英把时同志找来,当面询问如何处理为好。

任书记酌道:“整体来说,我赞同小林当初的意见,对经济犯罪要以经济和法律制裁,不宜搞政治运动。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上就要抗美援朝了,推出社会保障体系是巩固并确立工人阶级地位和工农联盟的关键,还说要覆盖全社会,这是应对战争、鼓舞士气的必要举措。

这一定会有资本家会跳出来反对,因他们反对社保制度而查处,我认为不妥,因他们存在违法犯罪经营行为而加以惩处,是必要的惩前些后措施。

还是得精准打击,肯定大部分企业是好的,或基本上可以,要不然不能解释解经济发展、财政蓬勃这件事;但也要指出个别领域、个别城市、个别行业存在问题,需加以整顿,否则不能解释三反中有那么多受贿、柱法的干部。

我觉得是时候处理一批典型了,这有利于整顿抗美援朝期间的经济秩序,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纠正不良倾向;

不搞五反或暂时不搞五反运动,就不会让人觉得我们从根本上遏制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坚持并进一步发扬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路线。”

“暂时不搞”4个字,很见任书记说话的原则性和艺术性:不搞是当前结论,”暂时”两字保留了随时升级的威慢力。

主席点头:“我看先整顿整顿,如果效果可以,那确实不必要升级;如整顿软弱、见效不显,还得继续推进。你看让谁负责整顿比较好?”

任弼时笑笑:“小平同志就在上海,刚熟悉情况,又与本地人物牵扯不深,再加熟悉经济工作,见识过外国场面,先让他负责吧。”

“你对潘、杨处理有何意见?”

深刻反省、深刻检讨、以观后效.”

弼时同志叹了口气,”给个类似戴镜元的待遇吧,反革命集团感觉实在够不上。当然,问题都得先审查清楚才能有结论,我建议等总理、陈云他们回来,书记处开完会再给予决定意见。”

说这句话时,已圆满结束对欧洲各国访问的考察船队正在瓜达尔港一线,代表团视察了建设场面,对这么快就建起第一座200吨级海水淡化工厂表示高度赞扬和慰问根据事先安排,巴基斯坦总理卡瓦贾·纳兹穆丁、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穆罕默德·阿尤布·汗等高层,已等候在瓜达尔港附近与中方秘密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