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再议(1月20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95章:再议(1月2000月票加更)

(1月2000月票加更)苏伊士运河曾在历史上关闭过8年,虽然那是很后面的事了,但凡事无绝对,苏维埃进帝国坟场不就提前了么?

林冠华只能先打预防针。

中东问题也要小心,阿拉伯世界的首要大敌是以色列,其次是伊朗。

以色列已和阿拉伯人干过一场了,很可能要干第二场,中国机遇就在于干第二场前把阿曼海角搞到手,再加瓜达尔港扩大,就不特别麻烦了。

经前期仔细勘察和调研,瓜达尔港建设有不少好消息。

虽然目前高度依赖海水淡化,但相比波斯湾,瓜达尔港附近海水盐分低多了,淡化容易;

虽然800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水源,但港口以西大约50公里处就是吉沃尼半岛,有巴基斯坦最大的河流达什特河注入,淡水充沛。

按照扩容至3000—5000平方公里的数字来衡量,将吉沃尼半岛包括进去绰绰有余,而此处恰好也是70年后中国在巴基斯坦建设的第二个补给基地。

历史兜兜转转,又走到惯性的老路上。

巴基斯坦基本同意,毕竟吉沃尼半岛也是非常偏僻的不毛之地,对巴方而言价值不大巴方现在想直接肢解印度,不但克什米尔、西孟加拉要搞到手,甚至旁遮普、比哈尔都想捞一把。为获取大国支持,对苏联过境并利用港口的要求也答应了。

总算西巴还没完全被憧憬冲昏头脑,未同意苏联用卡拉奇,而是说你将来用瓜达尔港吧,那地方直接和中国商量就行,我没意见。

那地方离阿富汗多近呐,你从阿富汗修条铁路下来,直线距离不过500公里。

修铁路大概要3—5年,中国建港口估计也得5年,你们两家正好衔接上。

话好像也没错,苏维埃不能不赞同,要不然现在就被巴基斯坦或英、法、美看出中苏不和的虚实,还怎么在国际上混?

(1月2000月票加更)林冠华认为,巴基斯坦达不成肢解印度的目标,就算勉强吞下去那么多领土,也很快会在内部分歧中疲于奔命而陷入新动荡。

但这与中国又有什么关系?如东巴最终走向独立,中国肯定会支持。

总理谈了第三个地缘政治问题:婆罗洲。

“与荷兰高层进行了密谈,总体而言理解我们对婆罗洲和兰芳华人政权的态度,但想索要点好处。”

总理笑道,”荷兰人当然希望我们进去,能拖着不让他走,但从目前局面来看已基本没有可能,只能进行现实考虑,谋求利益最大化。”

在美国逼迫下,荷兰最终于1954年撤离印度尼西亚,这是荷兰当局万分不舍的,毕竟荷兰其他没什么殖民地,只有印尼还算不错了。

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虽然荷兰打了3次都没怎么输,但架不住美国压力。

中国崛起后,荷兰退而求其次,看能不能从中国这里再弄点便宜,但凡有一定好处,荷兰都可为中方创造方便。

印尼和印度一样,也是个特殊的地理名词而不是一个拥有统一历史的国家,小邦林立。包括后世鼎鼎天名的亚齐,此时就是一个不服雅加达当局的土邦。

总理一开口兰芳问题,荷兰人就懂了,话不能说得太直接,毕竟大家都要面子。

荷兰的意思是:“当我们离开亚洲后,会尊重原来的历史传统和民族自决结果……”

总理给答复是:“无论荷兰是否还在东南亚,中国与荷兰合作共赢的方针不会变,日趋工业化的中国继续需要荷兰的技术、设备与贸易。”

一方同意开方便之门,一方同意继续让你们赚钱,这场面气氛就比较友好。甚至巨港油田及其炼油厂荷兰都想变卖换个好价钱,只可惜町着的人实在太多。

历史上荷兰1954年就走,走之前必须把这件事给办妥,否则等印尼全部独立了再扯也是件麻烦事。

由于印尼已彻底投靠了美国,包括陆军和政府高层都被CIA渗透,经济也有很多控制在美国手中,所以印尼问题和印度问题还不一样,美国会直接干涉林冠华觉得,可利用朝鲜战争美国无暇分身的机会搞下来但又不能太急切,毕竟如果美国放着朝鲜半岛不折腾,却来婆罗洲折腾,对中国就是严峻考验。

就像弹幕徐进一样,步兵离太远就失去了徐进的意义;离太近很容易被误伤。

国际传统是50年后无人争议,领土变更就生效;兰芳共和国虽然早在1880年代左右就完全被荷兰人占领,但顾虑清政府可能的干涉与反击,荷兰硬拖到1912年才把兰芳共和国的名字彻底埋葬。

(1月2000月票加更)从国际法角度而言,兰芳覆灭只有40年,还算殖民时代的悲剧。

既然被瓜分、亡国123年的波兰都能复活,没理由灭亡40年的兰芳不能复活。一旦举旗复活,再嚏几句反殖民,就有文章可做。

能不能做文章,不取决于兰芳本身有多强,而在于中国有没有实力。

有实力,阿萨姆这种分离几百年的地盘都能内附;没实力,近在帜尺的台湾都收复不了。

至于印尼那点兵力,大家都不屑一顾,釜山已检验过了,一个印尼旅上去,半天就跨了,估计战斗力也就和缅军一个档次。真正麻烦的是美国,或者说,是美国海军。

主席想了想问:“小林,你怎么看海军问题?”

林冠华道:“海军比较复杂也比较没把握。表面看,我们海军吨位和舰艇已和美国有一战之力,实际上,不说军舰间的战斗力差异,我们对船只掌握水平还差得很远这次去欧洲访问是很多同志第一次远航,经验非常不足。别看印度洋里前段时间我们有4艘战列舰,真实战斗力可能连2艘都比不过。”

新增2艘乔五上的人员是内部培养余留再从各舰临时抽调的,当2艘军舰力量分散到4艘后,其实只有非常少的作战人员,很难用于作战。

航母也差不多,表面看中国有15条正规航母,甚至连埃塞克斯级也有5条,其实目前大多数压根没战斗力,别说获得不久的埃塞克斯了,几艘独立级战斗力也才刚刚具备。

这还是把护航航母上承担训练与后备人员抽调一空的结果,没当初大规模培训、后备,只怕连这个场面也没有。

先不说船能不能补充,就是人员也损失不起,最TOP20%的兵力损失掉后,中国海军剩余实力只怕直接雪崩。

即便这样,林冠华依然建议多买船、多出去晃荡,一是考虑今后不能买的风险,二是让部队锻炼成长,三是吓唬周围蠢蠢欲动的国家,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

“海军万不能打消耗战,我们目前就靠披着一身虎皮吓人。”林冠华无奈,”但也不能缩回去,一旦缩回去被人看出虚实,其他国家就会凶猛扑上来,就好像……

少奇同志脱口而出:“黔之驴!”

这比方虽然刻薄,但很形象。

“美国海军目前不敢不大规模动手。

一方面,美国海军高层对目前地位不满,在玩养寇自重;

另一方面,火箭极大改变了海战,我们靠火箭赢得了名声,硬碰硬作战其实没搞过,在美军找到对付火箭的确切办法前,我认为他们还不敢大规模动手。”

(1月2000月票加更)林冠华顿了顿,”对小冲突要格外重视,一旦有就压下去。像这次印度挑,直接干趴下,他就老实了,甚至美国人也在想方设法琢磨怎么预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