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登陆遭遇水雷阵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97章:登陆遭遇水雷阵

英国豁然开朗:对嘛,在本土要和那么多机型竞争,还被人指责太轻,在中国就好多了嘛。

什么叫红海与蓝海?在中国搞航空就是蓝海!

“你们不要中国把收购英国公司看成了不得的大事,我们有好多英国公司,德·哈维兰也成立了中国公司,但他们其实没股份,只用了德·哈维兰的名头和人员。

德·哈维兰都能打开格局,你们担心什么?

到时候安排你们在同个城市片区工作,家人、孩子都可以来中国定居,英国有的消费品我们都有,价格更便宜。

英国做得不好的,如那些该死的炸土豆或小鱼,到中国马上能换其他美食;讨厌的煤烟和伦敦的阴雨,在这里完全看不见。”

英国人全笑了起来。

贝特点点头:“您说得很好,我个人没意见。但我们的飞机还只有基本设想,不能说成功,您现在收购还要再投钱研发,可能会面临重大风险。”

林冠华大笑:“风险投资与买股票基本一样,富有潜力的初创公司不投,难道去投资高估值的罗—罗和BP么?我对贝特先生很有信心,认为这个研发思路完全正确,估计就是我需要的东西。”

英国人被打动了,觉得这就是自己需要的器重与赏识。

在本土,面对那么多老牌公司,弗兰德有时连参会资格都没有,在中国,直接就能见到航空部部长并畅谈设计,不于天壤之别。

最后,我说下对轻型舰载机的大致要求。”

空重2.4吨,正常起飞重量4吨(空重+油、弹、人),最大重量5.5吨(外挂全满);

—两侧进气,可从容使用火药弹射器的喷气飞机,凡支持F4U起飞的航母都能支持这种舰载机以最大重量起飞;

飞机高度不超过4米,最好不超过3.5米,机翼可折叠以便符合集约化策略

装备2门30mm转膛机炮,每门拥有160发炮弹:

—拥有5个挂点,其中机腹挂点可承受500升副油箱—亚音速飞行,最高航速不低于0.92M,最高升限1.5万米;

—最大航程1400公里(不含副油箱)。

贝特看了一下,所有数据都比他手里的羽虫原型机要大,相对于目前主流喷气战斗机或舰载机又偏轻。

“发动机怎么解决?

“外购吧,看有没有合适,当然离心喷气发动机不行,横截面太大、不适合轻型战斗机使用。”

林冠华道,”我们手里有款德国HeS—011的改进升级版,刚定型生产,可给原型机测试。不过推重比目前还比较低,但不要紧,你可以把燃油少搭载些,模拟全重。

听说布里斯托公司正在开发奥菲斯发动机,重量很轻、推重比很高,成熟后可换用这种。

埃文价格就高了,先不说是否符合轻型战斗机概念,光成本就不可能符合2方英镑全拿下的约束。”

贝特觉得总监大人说得没错。在推力合格,推重比还不行的情况下,用减少燃油模拟空气动力属性非常合适。

更妙的是,听说中国目前有2个大型风洞,条件比他们在英国的场面还要好,他就更有信心。

至于埃文发动机确实没想过,本就是种低成本解决方式,都用得起埃文了,那和廉价战斗机没半英镑关系。

大致沟通到位后,剩下就是谈收购,航空部会跟进评估,总体而言并不复杂,林冠华特意交代贝特,如果有其他合适的英国专家愿意来中国工作,可一并邀请过来,增强技术实力。

贝特表示正有此意,他对此特别兴奋,恨不得马上回英国把这件事办妥。

林冠华也很高兴,有了贝特团队,世界上最轻的喷气战斗机、号称F—86杀手的蚊战斗机就基本确保到手了。

这种超轻型战斗机起飞跑道仅需400米,甚至不用高级别跑道,简易野战机场就能落实,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简直是喷气界的Y—1。

成本非常低,与同期英国猎人战斗机相比,制造工时只需20%,成本只需30%,特别廉价便利,对中国而言非常实惠。

哪怕这公司今后其他什么机型都搞不成,光这款飞机都够回本了,更不必说研发过程还能给国内专家练手、培训。

会谈结束后,中方专门开了碰头,讨论具体怎么落地刘鼎道:“搞轻型机我赞同,成本低且符合要求,但目前项目是不是太多了,轻型重型、舰载陆基、轰炸、战斗、运输近乎全面出击。就不说钱了,光是人员也很吃紧,要不要集中攻关?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三机部(航空)常务副部长王助也觉得目前航空人才确实吃紧,中方工程师别说挑大梁了,打下手都快不够人町人了。

林冠华道:“没办法啊,只能快马加鞭奋起直追,现在辛苦,将来就轻松,现在松口气,将来就吃力。”

无论羽虫还是蚊战斗机,林冠华认为思路都正常,但实在太轻了,有为了轻型而轻型的感觉,尤其载油量太少、航程太低是最大垢病,这是历史上没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只要稍微放松点,马上就能实用舰载化;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能成为有力的战斗机竞争者,至少也是不错的高级舰载喷气教练机。

庞大的海军航空兵到目前还没有一款专属喷气教练机,甚至空军教练机解决时间也不长。

中国搞J—1/J—2时压根没有专属教练机,拿了英国流星当教练机,但流星与J—1/J—2差距很大,不是尖子飞行员不好适应,后来才改用了Mig—15教练型。

Mig—15与J—1/J—2的差异就小得多,6—8周培训基本能上手。

但Mig教练机与舰载机即将采用的两侧进气、甲板降落、弹射起飞差异还很大,根本不能直接用,苏联没有舰载教练机,英国教练机不是吸血鬼就是猎人,完全搭不上边。

唯有蚊还算好用、拥有巨大改造潜力。

林冠华认为蚊一定会比超军旗、A4先服役,掌握了这一款,后续航空兵队伍才能扩大培养,并不是有了先进飞机就有战斗力的。

现在集中精力去攻A4等舰载机,到时候直接让人当教练机么?那时间就拖得太长了。

退一步说,航母确实需要合适的喷气舰载机先上舰使用,让部队熟悉起来。

沈飞Mig—15生产线落成,发动机国产后,林冠华没未急于让他们升级生产J—1/J—2,而是先利用产能生产教练机+苏联发动机,一方面给工人和生产线练手,另一方面也能给部队输送更多教练机,和中国重新生产HeS—011一样,作为第三帝国遗腹子,HeS—011虽已严重落后,但有埃文、尼恩参考和各种英种国技术资料辅佐,再加德国专家悉心调教,重置后的新款让中方国产入门还不算难。

国产化HeS—011后,中国不但有了离心发动机(尼恩与苏联授权的RD—45都是离心式),也有轴流发动机(苏联未开放轴流式发动机给中国仿制),将原本8—10年的技术差距缩小到了6—7年。

指望拿德国9年前就立项研发的Hes—011及其改型去一线打仗肯定不行,那是对飞行员严重不负责任,拿来学习、掌握技术、承担验证与训练任务非常合适。

看似这么多项目,其实每个领域只有1个储备,连2个都不一定能做到,即便这样还有很多空白点,并购公司非常合适。林冠华还打算搞几个样板,继续去并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