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参战(1月26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3章:参战(1月2600月票加更)

开完政治局扩大会议后,中央下达正式文件,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志愿军为多军种合成战略集群,直属军委,下辖东北边防军、海军、铁道兵、防空兵、工程兵及军委特种部队—林彪为志愿军司令员,罗荣桓为政治委员,邓华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配合日常工作,洪学智、陈士架、周士第、宋时轮、韩先楚按排名分任副司令员,配合司令员分管后勤、工程、防空、铁道、作战等各项目;

刘亚楼兼任参谋长、解方为副参谋长;赖传珠为政治部主任,杜平为副主任。

单设后方司令部,陈为司令员,崔庸健为政委,朴一禹、方虎山、武亭为副司令员,主要负责收拢朝鲜民众并编练新军。

比较有意思的场面是刘亚楼以空军司令员身份兼志愿军参谋长。

四野标志性文件签名就是林罗刘,让刘亚楼出任参谋长不是回归原职,而是适当平衡,毕竟解方资历稍微浅了点,他担任战略兵团参谋长没问题,升级为志愿军这样拥有百万之众的战略集群后,就稍微差点。

本来还有选择是把萧克放过来,主席等人考虑到萧克与战略兵团磨合不多,继续让刘亚楼兼,但实际日常参谋作业由解方负责,等于主持日常工作。

林彪、高岗、刘亚楼、罗荣桓等本来要乘坐专列第二天一早出发,结果因主席留林彪还有点事,最后决定高岗先走,林、罗、刘再等等。

林彪梢微有点异,从开会态度看,主席希望早点出兵进攻,结果自己都准备走了,却说再等等,不知还有什么事。

后来才明白毛岸英回了京城并向主席请战,希望能去朝鲜。

“我这儿子一直在你手下当兵,情况你也熟悉,现在想跟你去一线打仗,要我批准,我没这权力,你们一个是司令员,一个是政委,看能不能批准?”

林彪道:“这次入朝作战,后勤、物资、装备尤其重要,岸英同志有重任在肩,已在参战序列中了,不是到朝鲜才叫一线,四平司令部也是一线。”

毛岸英有些着急:“林总,您让我去吧!我在苏联时一直开坦克作战,大反攻一直攻到柏林,在兵团负责维护装备,去前线也能派得上用处。”

罗荣桓把目光投向主席,意思问这事还得你亲自决定,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

主席沉思很久,最后道:“我替岸英向你求个情……”

林彪叹了口气,没接茬,气氛一下子非常尴尬:年初晋升毛岸英职务还是他和高岗写了批示,现在如强行否决,场面就太难看了。

罗荣桓明白,林彪之所以拒绝,绝不是因为对毛岸英工作不满意,而是顾虑真有风险。

主席也不着急,静静等他表态。

林彪犹豫许久,最后道:“那行吧,你跟在我身边,专门负责有关后勤数据统计与敌我信息标注!

朱老总本来在军委等大家再开个碰头会,结果人迟迟不来,他不放心,特意过来打听消息,没想到居然碰到这场面。

这可把他给急坏了,一边示意林彪带人赶紧去军委,一边看四下无人,开口道:“老毛,你……”

“我知道。”主席缓缓道,”岸英回来请战,难道我还能和他说这个?”

“但他已经在一线啦“让他去吧,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再说情况都发生了这么重大的变化,显然不一样了嘛。你也别说了,免得给林彪增加思想负担。”

众人已在军委作战指挥部查看沙盘和敌情通报,冷不防看见杨永福跟着林彪一行进来,林冠华顿时傻了眼,等朱老总过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得直接拉在一旁说这茬:意思你们学过党史,这情况知道呀!怎么不拦着呢?

老总一脸无奈:“说啦,怎么不说,拉不回来啊,还宽慰我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你瞧,我怎么说。”

“那跟亚楼同志去空军历练也好啊。”

“岸英自己说不懂空军,只懂坦克和汽车,咳…”

经这么一耽搁,军情讨论会在19日9点召开,参谋们送上最新情报,并在地图大致标出联军行动轨迹。

到18日傍晚,从安州出发,向西北方向展开的联军左路部队,距安东还有60公里路程(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

中路联军主力以追击人民军余部为主要目标,已占领德川、宁远,正向长津湖挺进,这一路离鸭绿江还有120—150公里路程;

右路联军占领咸兴后,转向东北方向进攻,矛头直指端川,离清津还有150公里,相对威胁最少。

中朝领土交换的图们江畔在朝鲜领土最东北角,平壤到图们江的距离和到釜山的距离基本一样远志愿军想从图们出发进攻平壤的路程可不短,好在朝鲜求援信和电报都来了,同意给予铁路系统调度权,中国虽未开火,但参战指令已获取,部队可越过图们特区—朝鲜边境线向前调度了。

只因命令下达还不过10小时,故志愿军先头部队刚刚在清津附近展开,尚未与敌接触。

从整体而言,美军单独依靠空中侦查甚至不能分辨出中方是否越境,毕竟中国边境与清津实在太近这就是林彪指挥的精妙之处,给你感觉仿佛我还在本国地盘上,其实已做好姿态,可随时起跳了。

至于外界更关注的安东方向,此刻反而没什么兵力。

根据陈向方虎山、武亭等同志的打听与判断,目前人民军有14个师级番号,实际可用之兵不超过3万,剩余部队都是临时抓起来的工人师、民兵师,既缺乏训练,更缺乏物资与装备,根本不能凑数。

值得注意的是,这3万人马无法归人民军完整指挥,其散落各处,三三两两,不成体系……陈已和对方商议妥当,全部撤退至延边地区休整,暂不投入下一阶段战事。”

出身抗联的金同志警惕性很高,不断化整为零、分头撤退。一方面能够减少大目标被发现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用假目标混淆对方注意力。

沃克和阿尔蒙德最头疼的事就是不知道这几十、上百股人群中到底哪里有朝鲜首脑,人民军放羊,他们也被迫跟着放羊,把队伍四散铺开。

要不是日本人熟悉地形,还真不一定能抓到漫山遍野逃跑的人。现在别说整师、整团了,连整营都快看不见了。

朝鲜半岛是上宽下窄的特殊半岛,汉城—江陵一线不过200公里宽,越过江州,到安东—端川一线时,宽度猛增到400公里,越往北越宽,兵力密度被快速稀释。

这也是林彪一直主张不着急,让敌人再一分散后再打的根源。

近18万大军猬集在200公里宽度上,你怎么穿插都绕不过去,更别说中间还有大量山路,能走的交通要道就那么几条;但等扩大到400公里、特别是联军为抓捕人民军残余势力而自愿分开时,场面就容易多了。

联军每拿下一个城市都要派兵扼守,都会进一步分散兵力。

如朝鲜有一支有力的预备队,哪怕仅仅2—3万人编制,这时忽然给联军来一下,沃克和阿尔蒙德也不好受可惜金同志为尽快攻破釜山防御圈,把手头最后一个师、最后一门火炮、最后一辆坦克都推上去了,哪还有什么预备队?

逃跑中别说美国人找不到金同志在哪,朝鲜人同样找不到他,陈费了极大力气,靠这几年对朝鲜情况熟悉,各方面都有人认识,才把金同志给堵住。

要不然以金同志每12小时换个地方,发电报从来不告知具体方位的策略,要逮住他千难方难。

林冠华和聂总长开玩笑:随看身边跟随兵力越来越少,金同志指挥艺术越发娴熟,越来越接近正常水平,抗联游击队资历可不是白混的,聂总长苦笑不已:说得太对了呀,我竟无力反驳!驳现在整个战事就变成联军拼命抓羊的治安战套路,沃克和阿尔蒙德快控制不住部队了,好在空军和海航还算给力,能通报对手大股人马所在,便于重点追踪。

从这逻辑讲,那天美军和中国防空兵交手,完全是意外事件。清早海军损失F4U,也被斯特拉特迈耶中将认为是孤立事件。

美军现在忙着抓朝鲜人,暂时没兴趣和中国过不去,就算麦克阿瑟开口说要轰炸警告一下,最后也因忙着追击游击队而没落实。军委估计,随着朝鲜群众向中国境内和间岛方向逃难,联军可能马上要大规模轰炸有关桥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