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全军出击!
艾奇逊迷惑道:“依靠导弹投放原子弹的杀伤威力大?上次你们不是说空爆才杀伤威力最大么?”
柯林斯赶紧补充:“不不不,空爆威力大是针对野外无掩体人员而言,类似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绝对杀伤半径是1英里多;但如有良好的防御工事,那杀伤力会急剧下降,没准只有1000英尺出头了。
虽然不知道中国防空塔质量相对于德国人的如何,最起码我觉得这可以划入坚固防御工事一类,空投稍微偏离点就不起作用了。
导弹就不一样,他可以直接依靠速度和动能打破这种坚固防御并深入内部爆炸“您不是暗示要进一步增加军费用于导弹吧?”
柯林斯嘿嘿一笑:“本来确实没想这个,不过连中国人都搞防空塔了,说明对战争要有更进一步预期。防空塔火力这么凶猛,靠轰炸机空投原子弹会不太容易实现,必须有其他备份选项。”
不管怎么说,布莱德利有一点确实说到点子上:中、德防空塔看着长相差不多,但内核是有重大差异,不但体现在火力与控制系统上,也体现在防御力上。
工业总监可是在墙体里内嵌战列舰主装甲带的狠人呦!
杜鲁门听出味道来了,与其说陆军担心中国人的原子弹,还不如说又想借机会浑水摸鱼多搞军费了。
毕竟,目前弹道导弹开发项目全在陆军手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自己扒拉军费,甚至趁机贬低战略轰炸机的价值是最正常不过的常规套路如果以前,他多少得讽刺几句,现在正值天选关键时刻,犯不着得罪这批军头。
马歇尔看气氛有些尴尬,便换了话题,沉声道:“防空塔这玩意我知道很棘手,那儿究竟有多少防空火力?”
80门左右的5英寸高射炮,120—160门的88mm高射炮,至少300门以上的其他各类型防空炮这不可能!”马歇尔拍着桌子吼道,”这是6—8个师级防空单位了,我们在整个远东都没有80门5英寸高射炮。”
“阁下,我也不想承认,但真的非常惨烈,超过世界大战中任何一次战役的损失比例…
范登堡深深吸了口气,”据喷气机们报告,我们还被中共用防空导弹打下20多架飞机!
那儿至少还部署了10—12个防空导弹营!你知道么,远东空军一共出动了287架飞机,包括239架B—29和48架喷气战斗机,实际损失率在63%以上,即便单纯计算机组损失率也在58%左右.”
防空部队观察到的受伤飞机有好几架逃离后没能顺利返航,中途就不对劲弃机跳伞了,还有些飞机挣扎着在汉城或釜山降落,落地后一检查,飞机基本报废而无法再修复了,真正能安然无恶返回横田机场的B—29只有稀稀拉拉的88架。
指挥官不知所踪,好多中队全军覆没,番号被整个抹去,横田基地现在已充满了歇斯底里的哀喙!
会议现场一片沉默。
冷不防有人给布莱德利递上一份紧急电报,他看后差点没跳起来。
“怎么了,将军。”
沃克向我报告,苏联人可能出兵了,当然,是不是真的苏联部队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布莱德利深深吸了口气,”今天下午为配合进攻电厂,沃克出动了杰斐逊装甲群,他拥有40多辆坦克,20多门自行火炮,另外还有近1200步兵,远东时间9点一刻,他们遭遇优势敌人的猛烈进攻,据说现场有300辆以上的敌军坦克。
“然后呢?”
沃克电报里说已同意杰斐逊中校撤退,但15分钟前他失去了和这支部队的联系…”
杰斐逊运气很不好,获得撤退指令后匆匆忙忙带着部队调头就跑,问题他们身后也是全机械化的装甲部队,且志愿军还利用事先派出的侦察连在黑夜中抄近路去前头打阻击迟滞美军撤退。
靠着无后坐力炮、迫击炮、火箭筒的有效杀伤,30多人的堵截部队直接把美军给兜头拦住。
就靠了这几分钟,豹式和谢尔曼C们已毫不留情地追上美军,杰斐逊中校乘坐的指挥装甲车在混乱中被一枚75mm高爆弹直接打成零件,整支部队陷入绝境而投降。
现在美军知道对手不是苏联人了,但做了阶下囚显然来不及报告给沃克。
沃克本来也相信真是苏联人出手,后来几个参谋告诉他,朝鲜人也拿到过苏式喀秋莎和坦克,仅凭借这点还不能完全认定,用”疑似”更好点。
沃克从善如流,就这么抓紧上报了。
倒不是现在什么事都要小题大做,而是一支团级战斗群居然连一小时都没顶住,着实吓人,这才是他怀疑苏联人出兵的真正判断根源。
杜鲁门叹了口气:“好吧,前线情况看来复杂化了。先是中共搞原子武器,接着冒出防空塔,现在苏联人是不是下场也存疑了………我们的麦克阿瑟将军在哪里?他还在有条不紊参加竞选活动么?抓紧来华盛顿商议吧。
其实麦大帅看到电报比参联会还早几分钟,他深深皱起了眉头,交代沃克坚决顶住,他明天就回远东。
多恩有些不合时宜地插话:“总统和诸位将军,既然怀疑这电厂里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为什么不派军队去现场仔细检查呢。”
杜鲁门点点头:“您提了个很好的建议,问题军队现在进不去,我们最近的一支部队完蛋了……
艾奇逊觉得,他总统的语气中听不出多少悲伤和不安,相反,还有股隐隐约约幸灾乐祸的情绪。
也对,麦克阿瑟所谓大选前结束战争”的承诺大概率要泡汤了,只希望军队别输那么惨就好。
60%的空袭损失率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那样下去,美利坚就算有再多飞机和人员也经不起消耗。
这一天是周一,美国股市、期货市场正常开门交易。
9点半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农产品期货交易如同往常一般活跃。
蚁美厚町着电传机,有条不紊地命令操盘手们下单,全力吃进CBOT大豆和小麦期货头寸;同时又让贸易系统人员去搜罗大宗粮食,无论糙米、小麦、大豆都准备购入现货运往远东。
董事会其实略微有点不理解,但仔细想想也正常。朝鲜战事很快要告一段落了,那意味着美泰军需业务会大幅度下降,而用于韩国战后重建的物资需求会大规模提升。
废钢铁不用说,这一直是集团的保留产品。
今年朝鲜半岛打成一锅粥,粮食产能肯定大受影响,日本一直以来都受困于粮食不足,对北美粮食肯定会有大规模需求,正好公司又并购了一些北美航企,依靠这批新增运力往远东输送估计十分有利可图。
老板的眼光无人能及,他总善于在一些看起来不像是机会的事件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低价承运军需业务好像不够赚钱,但日本产业不就捏在手里了么?完全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他们压根不明白蚁美厚的动作背后有具体指令。
既然要抢粮食、哄抬价格,那怎能忘了刚刚可转债发行成功,手握8亿美元的美泰呢?必须让他下场把价格给抬起来。
林冠华便发布指令,毕竟一个跨国航运集团经营大宗期货业务最寻常不过。更何况这又不是坑美泰,中国主权基金也在全力做多,他是帮着美泰想办法赚钱。
45分钟内,也就是杰斐逊装甲群投降时的那一刻,操盘手建立了1000多张大豆和小麦多单(每张5000蒲式耳,1蒲式耳=27.216千克,即136吨),市价提高了0.7%,还在合理范围内。
蚁美厚很满意:“价格不格大涨就继续下,持续建仓。”
“您最终希望买到多少?”
“先来2万张,远、近月合约都分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