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二天(1,35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6章:第二天(1,3500月票加更)

10月22日,新的黎明。

猛攻一夜的骑1师与美25师最终没能拿下沙里院—黄州一线并打通联系。

天亮前一个小时,听说尾追部队已与本方最后的部队进行交火,盖伊不敢再进攻,只能匆匆忙忙带着部队向黄州盆地侧翼迁回,试图从山间小道突围并绕过群山,想方设法和从谷山南下的沃克本部汇合。

相比取道沙里院直接南下,这条道路不但远将近一半,且道路很不好走。

但凡好走,他昨天夜里直接就走了,压根不用和38军教导团死磕,就因为知道场面不行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攻。

现在到走投无路之际,明知这可能是条死路,也得硬着头皮冲进去,否则天亮他就要当俘虏了。

美军放弃了全部重装备和大部分辙重,只留下卡车、装甲车和一些坦克匆匆忙忙跑去,所有火炮全留给了志愿军,甚至还多了近2000俘虏。

前来追击的罗杰和郑杰其实也到了强弩之末,人都还能支撑,但装备差不多要罢工了。这还是把摩托小时基本告馨的豹式和谢尔曼坦歼留在平壤城不动的结果,倘若他们也跟着追击,从平壤到沙里院一线得有不少抛锚的坦克。

机械化部队状态饱满时用起来别提多爽快了,2个重装营从水丰大坝处全力突击,前后不过36小时,狂飙突进250余公里,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沙里院。

36个小时后,不但坦克已差不多了,油、弹都只剩下最后一个基数,所谓强弩之末不外乎如此。

但罗杰和赵杰依然不肯放弃,碰头后决定把6个重装营中的装甲车、边三轮和卡车全集中起来使用,组成两支营级规模的突击队分头出击。

我们疲劳、敌人更疲劳!

毕竟空军已大举出动,他们会一路拦截、迟滞敌人行动,帮助本方追击。

林总,空军侦查显示,美军南逃主力除25师往汉城方向撤退外,其余兵力都往谷山盆地走了,里面据说除了骑1师、美2师、第8集团军本部、第9军本部外,还有韩1军大部分兵力和逃出包围圈的韩2军部分部队,总数可能有4万

林彪看了看沙盘,沉吟道:“走得不远吧?远的话全是旷野,正好给轰炸机和战斗机一窝蜂干掉。

“稀稀拉拉的,撒得到处都是,一群一群的,战斗机们都冲过去了……

“这就比较好打了。”

林彪交代邓华,”38、39、40军的陆航营全抽调出来,往新溪以南方向集结,准备截击。

我看了下地图,新溪以南8公里左右地带两侧都是山,中间平原大约宽8—10公里,便于拦截,让空军配合他们行动,9点左右必须到位!3个陆航营是不是有1800人?”

“差不多。”

“全派过去!”林彪概然道,”重装备让韩先楚协调空军空投。”

不考虑沙里院一线的部队迁回过追击么?”

“他们至少还有70多公里,迁回包抄的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他们如果还有余力,就去追25师。

当然,追25师不是目的,目的是吓晓美25师不能去新溪一线增援。

先让陆航营在新溪打一打,比如拖住敌人4—6个小时,随后沙里院方向估计就能赶到开城一线继续阻击。美国人其他没路可去,他只能去汉城。

不管走金川还是走长丰,开城他必须要去,我们可以在敌人去开城的必经之路上不断拦截,不断消耗、拖垮他的实力。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新的作战计划有条不紊下达时,林冠华所在的东方红专列已在快速返京的路上。

昨天下午时分,部队基本构筑完包围圈后,志司发来通报:黑洞计划停止使用。

林彪认为,在目前本方绝对占优,且空军掌握基本制空权的情况下,启用黑洞计划得利的反而是联军,故暂不启用。

李克农看了各联军电报,也知沃克已逃出平壤,认为林彪的把握比较充足,同意这个想法。

列车还未到天津时,李克农忽然收到了中央电报,看完后眉头忍不住拧成一个川字,随后去喊林冠华和罗瑞卿:“中央通知我们尽快赶回京城,中午要开紧急会议。美国人又玩出幺蛾子了,说要撤退平民!

抵达中南海后,林冠华才知原委:今天清晨,美军兴南港前线派出代表打着白旗接洽,志愿军以为对方来商量投降,谁知美国人要求双方停火,他们想先撤退滞留港区的朝鲜平民。

消息一层层汇报上去,林彪吃不准怎么办,最终和罗荣桓一起打电报请中央定夺,目前前线暂未停火,但要求部队尽可能避免向港区开火,以免波及太多普通百姓。

林冠华恍然大悟,脱口而出:“我知道了,这是兴南大撤退!

参联会在东海港登陆后明确规定,如北上过程中遭遇大规模苏联军队进攻,美军应避免同苏军在地面进行大规模作战,可迅速脱离接触撤回38线处。

美军制定了一个现成撤离计划,根据当时设定的计划,除第10军配属的10方军事人员外,还包含1.8方车辆,8600吨弹药,100万加仑汽油,33方吨的武器装备器材及其它各类军用物资。

阿尔蒙德在制定计划时,打算动用美泰和海军共计75艘运输舰,15艘运兵船和40艘LST来配合撤离,并最大限度使用兴南港西南的永浦机场。

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虽然美军早早做了严谨的撤离计划,但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永浦机场在21日战役中已被40军所夺取—出现了数万名朝鲜本地难民,要求随美军撤退并已猬集到港口。

主席沉吟道:“历史上有这么回事么?我们几个人对照看看了战史,好像确实没太提及。”

林冠华道:“有这么回事,一般国内不太宣传,朝鲜、韩国基本也不太说,但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70年后有个韩国总统叫文在寅,他就是兴南大撤退中某个家庭的后代。”

朱老总道:“哎呦,撤退10万人,这手笔不小啊,怎么不提呢?”

“因为政治不太正确。”

林冠华感慨道,”志愿军在长津湖冰天雪地里打仗,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是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但这10万朝鲜老乡并不领情,最后宁愿跟美国人走!

搞宣传当然可以说美国人胁迫朝鲜民众,实际上这都是老百姓自愿的。无论作品还是电影,国内都刻意抹掉了这一段。

美国人还巴不得朝鲜人不要跟着走,因为安排这次撤退给美军也增加了很多压力…

阿尔蒙德带部队在东线吃了败仗,回国后没怎么受追究,可能有其他因素,但有一点我觉得可以肯定,当时美军很多将领并不愿带朝鲜人走,是他喊出了WeGoTogether!战后这句话成了韩美合作的口号!

往后70年,这10万到韩国的朝鲜平民大概有100万人口,是反共色彩最浓郁的,一直是韩国右翼政党票仓,文在寅能当总统也是他们鼎力支持的结果!”

少奇同志奇怪道:“这不对劲啊,为什么这10万老乡愿意跟美国人走?美国人一路打上来,烧杀掳掠应该没少做吧?朝鲜老乡刻骨仇恨才对,为什么反而愿意跟美国人走呢?

出极少数朝奸我觉得可以理解,有几十数百的反动派也能接受,10万人一起走肯定哪里不对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