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调停(4,2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93章:调停(4,200月票加更)

少奇同志笑道:“如果能从资本市场多赚钱,那确实不必要把来之不易的粮食和矿产品拿去换外汇。听说今年财政收入极好,法国人还要购买2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当初的预计。

如剥离掉这些特殊收入,我发现实际运行数据和小林在预算会议上估得差不多。一波同志现在不敢叽声,在眼巴巴等小林算账。

依你看,明年咱们财政是不是就能盈亏平衡?”

1952年预算案,面对1951年200亿出头的财政收入情况,一波同志壮胆把收入增幅提高到40%,即收入预测288亿,支出预测294亿,按6亿报赤字,他认为已属于典型的高增长。

林冠华给的数字是327亿收入,345亿支出。

最后中央定下来的预算盘子是314亿收入,329亿支出。

眼瞅着快到年底了,财政部大致统计了下数字,如果不算资本市场上搞来的款子、法国额外准备认购的20亿美元公债及海得拉巴因素,预计到年底可达334亿收入,351亿左右支出。

实际数据相对林冠华给的预算数偏离度不过2%,异常精准。

话语权都是慢慢养成的,1951年预算案,林冠华定了高指标,内部赞同率不过10%,陈大掌柜动用职权保送讨论;1952年林冠华的预决算内部赞同率将近50%。

马上又到1953年预算制定的时刻,面对这么精准的预测专家,一波同志拼命想从林冠华这打听数字,财政部好回去接着算:毕竟预算并不是超额越多越好,相反,越接近预估数才越有价值林冠华道:“我和陈副总理前两天交流了好一阵子,我建议赤字规模、国债规模继续考虑扩大。”

一听赤字、国债双扩大,聂总长很紧张,但不敢多叽声,打仗有多烧钱终于见识到了,12天12亿的数字吓得他连觉都没睡好。

幸亏接着停战,否则这种烧钱法,财政一年收入全给朝战军费都不够,国家彻底玩完!

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我尽可能长话短说,后续再写一个专题报告请中央审议。”

林冠华解释道,”目前世界这套金融体系叫布林顿森林体系,美元为国际贸易提供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同时美元与黄金固定挂钩,提供信用保证。

历史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针对这模式提出了特里芬悖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补充/取代美元,布林顿森林体系必将崩溃。

在这体系中,美元定位是矛盾的: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需要越来越多的美元,而黄金储备量远远跟不上增长,长期运行下去,要么是美元不值那么多黄金,要么国际贸易得不到足够美元而陷入室息。

为什么流行易货贸易,就因为大家都拿不出美元。

美国倒有足够的美元,但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国、粮食出口国,除极少数物资,美国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没法大规模供应美元,就算偶尔供应,也很快会被美国超强的实力重新吸回去。

美国人可以随意印钞,但印多了怕别人找他要黄金,所以美联储对印钞很谨慎,宁可让贸易得不到美元滋润,也不愿意滥发货币。

亚洲美元替代美元帮美联储印钞并通过贸易散发出去,中国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必然是赤字。”

众人点点头:如果中国也追求贸易盈余,等于要把本来就不够的美元再吸回来,何等艰难。

红美元的奥秘就在于中国以自身信誉为保证,替美联储印钞放水并承担责任,由此润滑国际贸易。

光印钞还不行,瑞士法郎照样是坚挺货币,但只有极少数隐匿交易才用,因为瑞士没那么多进口需求,不可能把瑞士法郎弄给交易双方。

这时中国释放出来的采购需求保证了国际贸易正常进行,没如此大手笔的采购,欧洲还找不到这么好的外汇获取渠道。

信誉、实力、需求、赤字四大维度缺一不可,苏联单单缺了信誉这维度,最终被金卢布反噬。

“现在人民币也进入到了新阶段……

林冠华补充道,”人民币在东南亚、南亚已被当成外汇使用,如不扩大发行,不把钞票发给别人用,那根本流通不起来。

假设我们也追求人民币计价的贸易盈余,要不了几年,发出去的人民币又会被重新收回来,这些穷国家再也搞不到人民币了。

“但人民币又不是随便发出去,背后要有军事实力和工业实力做支撑。二战时,日本也在统治区发行军票,最后落得一地鸡毛。因为军事实力够了,工业实力根本投放不过去,拿军票一点价值也没有。”

之所以东南亚、南亚、中东愿意接受人民币,主要在于中国可提供适合的基础性工业品,且比较便宜。

中国虽搞不成高大上的工业装备,但最简单的、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轻工业品应有尽有,这就是很大优势。

东南亚、南亚的发展阶段也差不多需要这层级。

陈大掌柜道:“为让他们能有钱买中国工业品,我们必须先掏出人民币买他们的农产品、矿产品和其他物资。这过程中依然是进口多出口少才行。由于绝大部分对外贸易都掌握在中央手里,这块肯定会是赤字。

为让缅甸有钱买我们的东西,我们先送钱给缅甸老乡,让他们帮忙来修路造桥建机场;为让孟加拉人能有钱买我们的东西,先送钱给孟加拉老乡让他们移民去加尔各答,顺带还把孟加拉库存的粮食、黄麻全买空了…

战略会议众人认真思考,大致意思明白了:人:民币贸易不能追求盈余,必须扩张搞输出、搞赤字。

“我们还在大规模甚至超常规发展工业化,需要从欧美进口工业设备,这其实属于长期投资,需要以外汇背书,而外汇来源又以国债最为大宗………

林冠华最后总结道,”赤字、国债规模必然双扩大,这种扩大不是1—2年,会持续很多年……我看了海关贸易统计再加上其他一些清算,目前与我们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一共53个。

本年度进出口总额预计能达192亿,其中出口88亿,进口104亿,在货币与服务贸易中,我们对49个主体存在不同程度逆差,顺差只有4个,这4个顺差对象里3个的顺差额少于1000万人民币,只有1个顺差比较多。

各位领导要不要猜猜是哪个?”

老总笑道:“是苏联嘛?听说出口搞得很好。”

总理摇头:“我看不是苏联,没准是法国,我们大把卖香水、女士香烟,听李维汉说销量极好,而我们从法国进口不多。”

陈大掌柜笑着解开谜底:“其实是美国,没从美国这里搞回来的美元外汇,那就真全逆差了。”

少奇同志奇怪道:“卖药独占鳌头能理解,但不是从美国买船、买剩余物资、买工业设备嘛,应该花销也很大吧?

花销确实很大,但还是没有出口多.”

陈大掌柜补充道,”今年药品类已卖了14亿美元,猪鬃刷啥的也狠狠赚了一票,联合国军在亚洲采购的日用品类军需,有四分之一其实是我们提供的。”

聂总长记起来了,然大悟:“对对对,东海港好些物资换了标签又加价卖给了联合国军,就是还得多洗一遍物流,不过也没事,反正都加在战区服务费里。”

会议一片笑声。

最方便当然是直接就地委托美泰卖给联军,就像兴南包围圈一样,最后几天的口粮、物资甚至卷纸都是志愿军基于”人道主义”卖给第10军的但包围圈结束后,事情就不能这么光明正大地做,得先把物资运回图们,清点造册交给后勤系统接收,留一部分给志愿军使用,还有部分运回大连,再从大连装船去香港报关出口,转手进入美国的军需系统。

这样操作大家场面上也都过得去,美国人不知道这是缴获后二次发卖的物资么?下面不清楚,上面知道得一清二楚。

知道又能说什么?能做这种生意,谁上面还没几个大人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