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平衡(3,6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07章:平衡(3,600月票加更)

一听总理谈起铁路,主席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一脸嫌弃:“能干这种事么?他哪是真心诚意要铁路发展贸易和经济?他是想占领!修完铁路明天军队就开进去了!”

中国获得瓜达尔附近领土,单独成立由中央直辖的瓜达尔特别市后,莫斯科立即找上门来,说要修铁路,鉴于中国与伊朗、巴基斯坦关系不错,希望中国出面帮忙撮合。

中国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洗耳恭听苏联人怎么说,仔细一听全傻眼:

—铁路建议沿着伊、巴边境修筑,由中方牵头修筑到阿富汗边境;

—轨距按苏联宽轨定,修建技术按苏联规范走,由苏方提供全套设备和技术,苏联派遣工程师主持;

—资金今后由三国以矿产偿还苏方;

—修建完成后成立联合铁路公司与阿富汗铁路对接,总体由苏联控股,苏、阿、中、伊、巴五国共同管理;

为着眼于铁路安全,苏联希望能派驻部分军队、作战飞机和舰艇借用中国区块基地。

几个条件一说,连总理都受不了,耐着性子问阿富汗境内何时修筑完毕?便于中方考虑对接与动工时间。

结果苏联满不在乎地道:中国这段可以先修,再一点点往北推进,到阿富汗边境再考虑阿方境内路段修筑与对接。

总理虚与委蛇一番,便把苏联大使打发走了。

这几条意见一报告中央,主席便认为莫斯科动机并不单纯。

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是标准轨距,如新修铁路考虑衔接,至少要与他们国内的铁路网连接,这是起码的常识,而不是为苏联方便就特意修宽轨。

至于采用什么技术、信号、设备,应该各方面坐下来谈判决定,而不是由中国来说这些话。

其次这条铁路既然涉及伊朗、巴基斯坦、中国领土,那由三国共管还说得通,苏联有什么资格要共管其他国家境内的铁路?

说得再难听点,阿富汗勉强还有资格提一提,苏联根本不能提,毕竟阿富汗不是苏联加盟共和国,只是邻国而已。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条,这样一条完全为苏联服务,对伊朗和巴基斯坦带来不了多少好处,甚至都无法接入本国铁路网的铁路,还要他们贷款修筑,凭什么要买单??

中国目前在修筑云南和密支那相连接的铁路,作为自治完全依靠中国的克钦部,中国也没让对方贷款修铁路,而是主动出钱购买土地、雇佣当地民众劳动给付工钱的方式输出利益。

大家都清楚,铁路修建完成后克钦部肯定会受益,但中国受益更多,中国主动掏钱才比较正常。

即便如此,中国也着眼于两头延伸正常推进。

虽然克钦部经济和社会已基本和云南融合在了一起,在政治和安全上也完全依赖中国,但这不是还没有内附嘛,得彼此尊重下。

中央对此很有耐心,内附需要精诚所至、水到渠成,或许这个雨季来临前把铁路修通,克钦民众能自由奔向云南时,内附才顺理成章。

伊朗和巴基斯坦本就对苏联抱有敌意,正儿八经想要搞商贸、搞物流,没准勉强还能落地,现在搞这条强权铁路,能搭理你才怪。

甚至两国都会担心,到时候先把铁路修到阿富汗边境,万一苏联大军等在边境附近直接南下进攻怎么办。

中国推动这样的铁路修建,岂不是成了帮凶?

中方真正考虑的是要不要修一条铁路与同在海边的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串起来,这条铁路涉及500多公里,从地质条件来看不算太差。

如果巴基斯坦暂时有顾虑,也不着急,毕竟中方意图是未来通过巴基斯坦铁路网与新疆、西藏衔接,考虑到目前本国境内路线都还八字没一撇,自然不能要求太急。

更何况在有了印度洋出口后,是不是一定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还是战略未知数。

中国目前筹划的是从若开邦皎漂出发,连接/改造山南省境内铁路网,再通过那加丘陵隘口与云南铁路延伸段相衔接,这样可确保山南省、云南省和广衰的中国腹地能通行火车。

作为备份,还有条线路是打算从皎漂出发,沿中缅铁路通道布局,但这只能保证云南有快速通往印度洋的出口,对增进山南与内地的联络帮助有限,重要性又略逊一些。

不管怎么说,总理预估很准确,斯大林并不同意用核武器或核原料交易,但又催着要超音速反舰导弹,布尔加宁同志也很为难,只能用其他方式拼命打擦边球拖延下去。

修筑对接阿富汗的铁路就是一个拖延意见。

拖到斯大林同志改变主意或者中国改变主意,那就好办了。

当前苏联对华很多贸易限制其实也是这因素的一种具体体现。

布尔加宁希望拖延,恰恰中国也希望拖延下去,并不特别着急把这款武器交出去,毕竟斯大林同志已进入倒计时了,犯不着冒险,各方面虚与委蛇也是为了今后布局。

总的来说,马林科夫同志更容易打交道些!

会议最后确定意见:要求美国提供剩余3艘南达科他级+北卡罗来纳号+2艘伍斯特级+2艘俄勒冈城级+16艘基林级驱逐舰作为交换。

之所以不要4艘南达科他级,是因为美国也拿不出手,南达科他号已沉没在冰冷的朝鲜东海岸啦!

2天后,英国给予积极反馈,同意向中国出售索科特拉群岛,但提了个修正意见:希望中国派人帮忙建设防空塔。

为遏制中、英、法三角同盟力量,艾奇逊回国后苦思冥想,决定打埃及牌:推动埃及收回运河区。

在此之前,埃及推翻法鲁克一世建立共和国时,就已提出收回运河区的要求,被英法所无视;

这次艾奇逊亲自出面拉拢埃及,暗示纳赛尔大胆行动,美国绝不会不从中作梗。

于是英法猛然发现,运河区居然出现了埃及游击队,而纳赛尔政府装做完全不知。

英法紧急商议后,受美国准备在欧洲修建防空塔防线刺激,决定也在运河区建设防空塔。

毕竟运河区只能驻军1万,这是条约规定的,英法不能贸然违反,要想将有限的兵力发挥到极致,只能依靠特别手段。

本来英国希望部署最先进的战斗机和坦克,有中国的先进经验后,一下子觉得防空塔是好东西,配合防空导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防御需求。

中欧防空塔还要考虑三防与原子弹,苏伊士运河不需要考虑这个,埃及人掌不到原子弹!

朱老总介绍道:“英国透露,中欧方向由37座经过改良的防空塔组成,人称李奇微防线;英、法初步考虑在苏伊士运河区修建5座防空塔,英法按3:2的兵力、费用分摊,走运河账目………

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缺乏足够劳动力,且英法又不愿意雇佣埃及人,提出要求希望我们派遣劳工去施工,如果我们同意,我们在阿曼海角、素科特拉岛、瓜达尔地区修建要塞炮群和防空塔的钢材、水泥可找他们协调解决。

书记处众人面面相靓:这世界大变样了,大家都开始玩塔防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