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整钱(2)
“小陆,你要好好考虑啊。”
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陆正达连忙转过头去:“师傅,你也来看啊。”
师傅点点头:“咱们厂虽是第一批参加社保的,但条文细则你也看到了,农业户口劳动者暂不参与;就算转为城镇户口,以前部分也不补缴。离五一也没几个月了,你们两口子户口还没转吧?
陆正达表情略微尴尬,但还是点头道:“是还没转,不过有了这个政策,今年过年我回去再和家里说下,尽快考虑转过来。”
农业户口不参与很好理解,农民在农村有土地作为保障,非农在城镇有社保作保障,两者不能兼顾享受。
想要城镇户口很简单,放弃土地马上就给转,就算北京、上海户口一样唾手可得,根本不额外值钱。
之所以没发生大规模的城市户口转移,因为所有人都理解,光持有城镇户口,没城市工作也不行,还得有工作才能维持生计。
这套政策的逻辑是想方设法在合理范畴内推高城镇化比重。
这不是粮食比较多么,项目又多么,得赶紧得把农业人口转化处理,否则天天顶着5亿农民确实也吃不消。
强制农改非、人为提高城镇化比例也会出乱子,就像强行搞计划生育政策一样会出乱子。
林冠华给的条陈向来比较温和,尤其这种涉及全民的策略更十分谨慎。
计划生育在城市主要是通过妇联宣传保护妇女权益,搞避孕套推广;在农村是掀起一轮又一轮转移支付基建会战,减少家庭团聚时间,错峰生育。
3年生两个和5年生两个孩子对家庭来说都是生,没太多实质性区别,但对国家而言,含义大不相同。
农转非政策也如此,先放开政策,聪明人自已去办,剩下的依靠政策宣讲,在农民工群体里陆续推进。
当大量农民见识过城市的繁华与高收入,又确实能找到合适工作,他就会自觉自愿进行农转非,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贡献劳动力。
更何况现在农转非政策很宽松,政府也不收回土地,只要移交给你直系亲属即可。
话又说回来,非农户口是不能继承并持有农村土地的,除非你再转为农业户口,但一旦转为农业户口,社保个人账户能一次性返还,统筹账户就没有了。
再转变又要重新建立个人账户,眼看到了退休能领退休金了,还有多少人愿意折腾?
社会主义体系下土地兼并已不可能了,持有土地只是个生活保障,当社保也能提供生活保障时,土地吸引力没那么大。
真以为农民喜欢小块土地啊,但凡年老后能直接拿钱,就不见得愿意继续劳作。
社保体系与有关办法通过布告、报纸、广播公布后,上海第二天许多人自发地敲锣打鼓上街欢庆,喊出”农民有土地,工人有社保”口号,宣传热热闹闹。
当工人阶级和大部分市民为此欢欣鼓舞时,民族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者也在权衡利弊得失。
“马老板,共产党又加税了,明年这生意恐怕麻烦了。”
“加税?没听说啊。”
这不是刚登报纸,每个月扣12%的社保?听说医保很快也要出台,初定个人2%,单位4%,一下子就加了16%的税呢!
别告诉我你不担心,虽说今年只在国有企业和政府单位落实,但从明年开始,所有企业都要陆续落实,雇工3人以下不用参与,但随便哪个厂子都不可能只有3个人啊。”
“你说这个啊马老板沉吟道,”加肯定是加了,不过共产党掌权讲道理,这头加了,那头不也减了?”
“减了?什么减了?”
“,电费降价了啊。”
马老板道,”元旦开始,电价从4毛一度降为3毛一度,我算了下,我们公司如果搞社保,每个月要多支出200多块钱,但电费能节约180,实际多了没几个钱明年听说电价要降到2毛5,那就还能多省,哪怕再上医保也亏不了几个钱。最关键是要有订单,只要有生意,多出点人工费划算,总不能生意做到连人工费都赚不出来的地步嘛。”
来人嘿嘿一笑:“您倒是豁达。”
“可以啦,共产党这政策蛮讲道理了,比我以前见过都要好,物价稳定、社会安定,太平盛世才能发财,可千万别像老刘那样去投机黄金,这一下子亏惨了吧?”
来人哈哈大笑。
朝鲜战争开启第一天,林冠华就上调了黄金饰品价格,结果迎来一阵哄抢,市民阶层特别工商业主大规模吃进,很多人甚至还私下委托别人买金银首饰,甚至抵押房产贷款去买,就认为人民币会崩盘。
除了炒黄金,还有人炒粮食、炒煤炭、炒棉纱,赌币值直接爆破。
结果倒好,朝战打了没几天,人民币没崩盘,密苏里号那惨不忍睹的照片宣告美军崩了盘。
和谈开启后,林冠华把调高的金价给压低了下来,仓库里积压的货物也都按高价抛售完毕。
当初投机的人全套在半空中,黄金、粮食、煤炭和棉纱虽然都有价值,价格一跌直接将他们打回原型。
虽然大规模跳楼的事件少了,但资产一产洗而空的投机分子不在少数,银行里摆满了要处理的不动产和货物,全是还不上债务被扣押的,各种热闹非凡。
很快就要到春节,旧债都得清理,估计会有一大堆煤炭、大米和棉纱抛给市场进一步压制物价。
跟风的小资产阶级多买几件高价金饰品还不要紧,大不了夫妻俩拌拌嘴,不会严重影响生活;投机阶层这一波就彻底要了命。
陈大掌柜也无语,都多少次了,怎么就记吃不记打呢?
“老刘准备把手里的股份全卖给共产党清债,要不然得喝西北风了。”
社保制度落地后,中财委又下达了指示,鉴于社保、医保体系全部推进落实后,公私合营企业也要参与,为避免私方产生额外焦虑,允许公私合营企业再做一次选择。
即以1953年度12月31日新老划断,对所有公私合营企业再做一次资产清点和评估,确定双方都认可的价格,私方可再做一次主动选择:
—出售,即把自己所持有股份全卖给公方,转变为彻底的、不持股的经营者;
—回购,即把公方持有的股份全部买回,转为彻底的私营企业;
—不变。
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如电力、自来水、公共交通、通讯等,只能保持不变或出售无法回购。
概而言之,目前所有对私营开放的产业,都可以三者任选;不对私营开放的产业只能出售或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