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整钱(4,1200月票加更)
南海号飞行甲板上,一架飞机在地勤帮助下,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迅速启动螺旋桨,很快脱离跑道腾空而起,赢得下面阵阵喝彩林冠华举着望远镜看了又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觉得是很好的兆头。
为适应仇级坑爹的机库高度,总装启动了蚊舰载战斗机和超军旗攻击机研发,受制于某些必要条件,这两款喷气机暂时无法在中国航母作战群中服役,海军舰载机堪用的只有海喷火/海毒牙及海悠。
这些飞机不能说完全落后,虽然美帝舰载喷气机同样一言难尽,到处都是坑,但林冠华终归感觉还有优化空间。
英国同意将飞龙舰载攻击机技术出售给中方,不过目前飞龙进展也不太顺利,更重要的是飞龙实在太大、太重,中国航母用不上。
经反复琢磨并与专家商议,中方启动新方案:研发超级海毒牙!
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海毒牙基本气动外形不变情况下,对其发动机再次升级,从原来的格里芬89升级为涡浆发动机并驱动两组三叶共轴反转螺旋浆,共轴反转螺旋桨已被海毒牙采用过了,效果非常好。
随着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单螺旋桨已无法适应,两组螺旋桨反向旋转能互相抵消扭矩,飞行员无需在飞行中通过调整副翼和方向舵对螺旋桨扭矩效应进行配平。
共轴反转螺旋桨两组叶片旋转时,叶尖产生的涡流互相抵消,降低了涡流能量损失,一般来说能比同直径单螺旋桨效率提高6%—16%。
换而言之,除发动机更换,连螺旋桨都不用再优化。
更换发动机绝没口头说的那么容易,涡浆发动机只有格里芬发动机近乎55%的重量,另外还去除发动机散热器和油冷却器(涡浆不需要这玩意),故全机需要重新配平。
林冠华提了更多要求,希望能利用发动机更换多出来的空间进行设计优化:
—下颚留位置安装小型机载雷达;
将原4门西斯帕诺机炮换成4门20mm转膛炮并增加弹药量;
增加燃油储备、提升作战航程,航空专家们根据建议,为适应动力形式变化,在机翼上方机身两侧各开一个排气口,从整体而言,基本还是喷火那优雅的造型。
林冠华一直认为牛牛家飞机太难看,海怒只能说勉强及格,喷火显然是个另类,那优雅的造型简直就不像英国人出品的。
正因为工业总监大人如此识货,深感重视的休泼马林公司非常愿意来中国办分厂,几乎第一个报名。
当然,这也与他们在褐雨燕研发上严重受挫有极大关系,休泼马林公司目前信心不足。
挑选涡浆发动机时,林冠华遇到与英国研发飞龙一样的问题:用罗—罗的克莱德还是阿姆斯特朗·西德利的蟒蛇。
韦斯特飞龙倾向于用克莱德(Clyde),奈何罗罗忙着生产涡喷,放弃了对克莱德的后续研发,飞龙只能被迫转用蟒蛇。
中国也进口了一批蟒蛇,事实证明,蟒蛇对轻微油门调节反应很差,必须通过把发动机改为恒速运转并通过改变螺旋桨螺距来进行控制,这会大大浪费动力。
克莱德就没这问题,仅有的几台发动机在测试时反馈都非常好。
蟒蛇并非不能优化,但工业总监显然不想撞大运,使出了移花接木的手段:要求罗—罗将克莱德技术及其后续发展授权给中方并委托西德利优化,又从罗—罗抓了批涡浆工程师来华研发。
罗—罗感觉怪异,但无法拒绝,中国可是罗—罗发动机大金主,两家早有言在先,中国每买1000台发动机就授权一个型号。
第1000台授权是尼恩Ⅲ,由德·哈维兰中国公司承揽并生产;
第2000台授权是克莱德,由西德利中国公司承揽并生产。
第3000台授权是康威涡扇,具体谁承接还未最终确定。
后续还有第4000台机会余留着,林冠华打算等埃文升级到中推后进行技术授权仿制。
按中方的采购速度,估计朝战第二轮开启,就能摸到5000台发动机的边了。
西德利求之不得,皇家海军也长舒一口气:至少有稳定的克莱德发动机供应了,飞龙研发迫能快速优化,虽然出口转内销的做法很异,但解决问题才至关重要在两家通力配合下,搭载4200匹马力、经西德利优化的克莱德发动机迅速装上了海毒牙,按中方要求改装了转膛机炮并余留了机载雷达,燃料箱在优化设计后也增大了。
改装后的超级海毒牙最高速度可达875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延伸至1650公里,最高升限达到1.35万米,还拥有了机载雷达。
该改造对原气动外形破坏很小,除极限速度提高外,海毒牙所拥有的机动性优势依然保持着,甚至甲板上起飞跑道长度更短。
非说麻烦,就是降落时最低速度会比以前略快10%,但只要稍加训练,这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另一个缺点就是涡浆在极速时噪音会猛然加大,喷火根据试飞员建议优化了座舱密封性。
由于只在原机型上改进,休泼休马林驾轻就熟,该项目开发半年不到就改完了。
喷火(中国)公司落地后,第一个上马的生产线就准备批量生产这玩意:中国海军订购了240架。
毕竟5艘埃塞克斯后续服役还得填充舰载机,在喷气舰载机量产前,涡浆舰载机也是个好用的替代品。
诡异的场面出现了:皇家海军喷气舰载机用的是海吸血鬼,这玩意机动性没改造后的超级海毒牙优秀,速度略逊一筹,航程也短一截。
说是喷气机,其实还没涡浆机好用。
原以为吸血鬼只是过渡,马上会有褐雨燕和猎人接班,哪晓得新机型目前根本顶不上来,甚至4—5年内都看不到成熟机会。
根据预案,1956年初,前三艘马耳他级航母就要上线运作,弗雷泽元帅和内阁着急了,新锐大型航母没新飞机用可怎么得了?
最后有人提意见,要不像中国一样,拿超级海毒牙顶一段时间?
超级海毒牙还是传统平直翼,虽然速度不能与Mig—15、F—86相媲美,甚至逊色于英国自已的老款流星,但毕竟大大进了一步问题这款机型从研发思路到知识产权乃至发动机授权都属于中国,皇家海军再接回来该付什么代价呢?
总算在此之前艾德礼政府爽快批准了包括布里斯托、西德利、休泼马林、霍克、维克斯—阿姆斯特朗等多家公司公司入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联络员立即找林冠华申请。
工业总监满口答应,要授权也行,委托休泼马林中国公司生产也行,都不是问题,但能不能让罗—罗派人来华办公司,帮我们把康威发动机落地?新建生产线的钱肯定照出,这不是什么太大难题,英方迅速答应,随后下了48架超级海毒牙订单,准备3月份所有技术参数锁定后量产,后续在中国远东航空基地里对抗研究再说,如果确实好用,到时候可以在马耳他级上过渡一番。
现在内阁特别庆幸当初谈联合基地的事办妥了,这不马上就有抓手?
休泼马林笑逐颜开,中国分部还没正儿八经开张,近300架订单就到了,真是好兆头!
放世界大战那会,300架订单连塞牙缝都不够,现在什么时候?300架舰载机可是了不得的大单子!
且休泼马林觉得这300架未必就是全部,后续肯定还有其他订单!
刚结束考察,秘书递过来一张纸条,林冠华看后眉头一皱,脸色顿时很不好看。
刘鼎见他情绪有异,低声问:“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