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变故(8,18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45章:变故(8,1800月票加更)

“这个高麻子哦,到处捕娄子!”主席在书房里反复跛步,然后交代杨尚昆,”你立即去东北,让他不要这么搞,所有画像全部撤掉!”

大总管尴尬道:“如果他问为什么撤销,我给个什么解释?”

任书记道:“你就说,苏联党中央正在反对个人崇拜,是马林科夫同志亲自提议的,贝利亚同志也说以后不要抬现任领导人的画像游行……高麻子这么搞是给苏联同志上眼药、对着干啊!

让他多用心备战,别老瞎掺和这些事!”

3月9日,总理、少奇为首的吊团返回北京,一方面汇报这段时间与苏共高层的拜访会唔情况,另一方面又报告高岗安排东北很多大楼乃至火车站悬挂马林科夫巨幅标准像,认为这是非常不恰当的行为。

主席一听也急了,说白了反个人崇拜这件事在中国暂时不着急,政治立场才要紧。

现在中国待价而沽,等待各苏联头头想办法拉拢。你一挂马林科夫标准像,还什么地方都公开挂,过两天风声传到莫斯科,其他高层认定中国支持马林科夫,那还谈个屁啊!

就算中国当社会主义君子,不在乎苏联高层拉拢,那万一过几年马林科夫下台,赫鲁晓夫上去,你这新挂的画像到底尴尬不尴尬?到时候是不是还得换赫鲁晓夫的?

大总管走后,主席很恼火:“他为什么老喜欢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正事儿不办,大事儿不办,老瞅着苏联那么起劲干什么?

要不……”总理沉吟道,”二次战役打完,撤销东北大区,先把他调回来吧。”

主席不置可否地叹了口气:“先等打完再说。对了,美国那边审批完了?”

“批完了,艾奇逊去日本了,据说准备和日本沟通,让他们承认这份协议。”

“这是真心的?”主席迟疑道,”我怎么觉得不太对劲呢?”

“我看也不像,没准艾奇逊去检查战备了。”

朱老总道,”现在除了两栖战还在紧锣密鼓地调遣,其他准备都没问题,不过陈说朝鲜提出他们已恢复了不少兵力,希望可以承担一些次要防线,减轻我们的压力。”

林彪的意思呢?”

“林彪本来不同意,罗荣桓同志劝了他一下,让人民军去防御襄阳了,按照计划,一开战我们就会放弃东海、江陵退回襄阳,先安排他们在襄阳问题不大。”

主席町着地图看了看,表示赞同。

东海港是整条防线上志愿军最突出的部分,当初是为夺取美军补给场并拿掉30万吨物资,现在物资早搬完了,空降兵也撤走了,整个东海港只有不到2000部队,打起来肯定守不住。

由于东海岸特殊的地形,也不适合往这里多投放兵力,开战后美军一定会将这里当做重点攻击目标,快速后撤保持连绵战线才是主道主席不放心,特意叮嘱道:“不要多放,一个师足够了!”

3月10日,贝利亚建议实行大赦,对刑期5年以下的犯人、职务犯罪者、有10岁以下子女的女囚犯、未成年人犯罪者、重病犯人和年迈犯人实行大赦。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二天颁布大赦令,将近100万被判5年以下徒刑的人走出了监狱,占苏联犯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贝利亚打算取消苏联最高苏维埃1948年2月21日颁布的命令,根据这一命令,对特别危险的国家级罪犯可判处终身流放!

按当下的政治术语,这一类犯罪包括间谍、恐怖分子、托洛斯基分子、右派分子、孟什维克分子、无政府主义者、民族主义分子、白俄、其他反苏组织和集团的参加者,以及建立反苏系统和从事敌对活动的危险分子。

只有对政治十分敏感的人群才能看出来里面不包括波拿巴分子”。

大家也都赞同并通过了。

散会时,米高扬找马林科夫汇报,意思橡胶库存只有45天了,考虑到中苏间漫长的交通线,即便现在组织货源,也要25天后才能恢复供应。

换而言之,三周后,苏联要么花重金去西欧采购橡胶原料或成品,要么就被迫断粮了。

马林科夫天吃一惊:“这又怎么回事?中国不是一直向我们在出口橡胶么?

“但化肥和原油制品出口首先被暂停了……”米高扬低声道,”他亲自下的命令。现在我们有不少库存的化肥和成品油,却没有足够的橡胶.”

“他”是谁马林科夫一下子就明白,作为计委出身的官僚,他深知橡胶对苏维埃工业机器的重要性,连忙道:“您能不能和中国同志沟通一下。”

那天其实沟通过了,我的意思是也不也要说谁对谁错,就说我们生产设备检修结束可以恢复供应了!”

米高扬道,”连美帝国主义、加拿大都肯卖化肥给中国同志,我们如果不肯卖,不是……除此之外,中苏贸易还有很多不恰当的问题,又要洽谈新一年贸易合作模式,我们也要极力争取外汇。

去年中国同志给了4000万美元,虽是国债形式,但在欧洲可以当美元畅通无阻地使用,甚至个别敏感领域比正经美元还管用。

年初时我们有2亿多卢布积累盈余,由于我们暂停了很多物资出口,现在已处于逆差状态,我建议尽可能扩大双边贸易,多出口,多争取外汇。

越早敲定贸易额度就越不容易对计委工作造成干扰。”

马林科夫同意了该方案,叮嘱道:“立即恢复化肥和原油出口,让北京把橡胶也换给我们.贸易额度您尽快再去一趟中国,回来和中央汇报通过即可。”

3月13日,苏联结束设备检修,开始大规模输出化肥,在米高扬同志亲自要求下,北京也迅速组织橡胶货源,尽快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发往苏联。两国贸易虽然还未完全正常化,但已越过了最低谷。

现在轮到邓子恢担忧了:从欧洲进口的化肥正源源不断输入,美国和加拿大又签了订单,瑙鲁鸟粪肥料也持续到港,如果又开进口苏联化肥,会不会化肥搞太多了?

林冠华宽慰他:“没事,尽管买吧,咱们农业领域的化肥用得很不够,如要高产,必须得增加使用,再说美国和加掌大的那份合同能不能履行还不一定呢!”

我就是怕全买进来对外汇是个重大负担。”

外汇我来协调,反正美国也没全批那么多额度,对不对?我们当初按41亿做了预算,多的这些足够支付化肥款。”

邓子恢这才转忧为喜。

傍晚时分,罗部长打电话过来:“林老师,您现在有没有空?下面抓了个叫中曾根康弘的日本间谍,口口声声说有重要情报慕报,具体问又不肯说,只说要见堀悌吉或三川军一,我问了下,这两位好像都是海军顾问“等等,他叫什么?”

罗瑞卿怕说错,又仔细复述一遍:“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康弘?”林冠华楞了一下,”这人有点来头。”

罗瑞卿异道:“你认识他?”

没见过面,多少有点底,让他来见我吧,要不您也一起来。”林冠华低声道,”堀君和三川协助老萧去做方案了,他肯定找不到……”

“哦哦,我说嘛为什么这么容易逮。”

理论上说,科技和外国专家局才是堀悌吉等顾问的归口上级,中国不是从外交渠道请的日本军事顾问,都是民间人士,只有苏联来的军事顾问才归军委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