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诱敌(5,2100月票加更)
一辆ZIS—115缓缓行驶在路上,其车身长为6米,重达4.28吨,拥有75mm厚的防弹玻璃。
与酷爱跑快车的斯大林同志不同,同样拥有ZIS—115座驾的马林科夫同志喜欢四平八稳。
主席也有辆莫斯科赠送的ZIS—115,但既没有空调,也没有后视镜和倒车镜,因为社会主义不会开倒车!
总算斯大林同志比较英明,没说把变速箱档位上的倒挡也取消掉。
没空调对莫斯科来说不算什么,对北京而言就太热了,把主席闷出一身汗,逼得后勤机关只能在车上放冰块土法降温。
德国专家来后,特别几个汽车巨头都在中国落地后,主席这辆ZIS—115终于加上了空调,也拥有了后视镜和倒车镜。
1952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访华期间,又赠送给主席一辆斯柯达VOS防弹轿车,随即这辆轿车转送给了朱老总斯柯达送汽车时其实心里十分悲凉,莫斯科下了圣旨:要求斯柯达按计划经济体系转型生产经济型民用轿车,包括VOS在内,所有斯柯达豪华车不管有没有市场竞争力,全部停产。
理论上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际是为了防止捷克与苏联汽车工业抢社会主义体系内的销售市场。
考虑到防弹轿车有现实需求,从苏联进口又太贵,在林冠华安排下,捷克连豪华车生产线带技术工程师全送到中国,款子用卢布直接结算。
中国捡了条生产线,捷克人了却一桩心事,再生产VOS防弹轿车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国际冲突,林冠华最后做了适度变通,把奔驰引过来,利用斯柯达生产线打造红旗防弹轿车。
牌子虽然叫红旗,熟悉底子的人稍微瑞摩几下就明白,其实是奔驰770K防弹车为蓝本的嫁接,今后准备生产两种红旗:
一种是顶级防弹系列,作为行政1级首长专车使用;
还有种外形类似,但防弹性能只比普通轿车略强,给行政2—3级干部使用。
今后阅兵专车将由国产化红旗敲篷蓬车顶替。
基于如此局面,任何一个脑子清醒的中央领导都不会说让中国加入经互会的话。
在确定方案时,林冠华还把不带倒挡的中国汽车历史当段子讲给书记处听后,所有人一片笑声,主席感慨道:“居然能左到这种地步,简直胡搞!”
林冠华有一次和蓝萍同志聊天时还谈起了蜗牛,说美帝国主义故意用蜗牛讽刺我们发展慢,逗得她”咯咯”大笑:“林老师,嘴长在帝国主义身上,他们说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
透过厚实的防弹玻璃,马林科夫关注到长长的队伍,他问秘书:“还有很多人在瞻仰斯大林同志的陵墓?”
秘书摇摇头:“不是,他们在排队买东西。”
“排队买东西?”马林科夫吃了一惊,”最近有什么紧俏商品供应么?”
“没有,但是……”秘书吞吞吐吐道,”不要票证的中国商品缺口很大,补不到货,只能限量供应。”
马林科夫楞了下,随后缓缓点头。
连橡胶这么高度管控的物资都只剩下一点储量了,民用物资乏就不难理解。
虽然中国不出口轻工业产品也莫名其妙,但他长期在计委工作,能很快想明白其中道理:
如果中国出口只能换回一堆什么也没用的卢布,那他们是不会出口的;而那些有门路的人,要么去特供商店,要么像布尔加宁组织军官疗养团一样,直接去中国采购了。
只有什么门道也没有的工人阶级才顶看寒风苦苦排队。
他想起了米高扬前两天的个人建议:如有可能,适当降低些普通消费品价格并增加供应这么说当然不是为自己发财,米高扬是想帮马林科夫同志巩固威望,让利给苏联老百姓。他长期管理经济,对这点看得很明白。
“希望阿纳斯塔斯(米高扬的名)能给中央带来好消息吧此时米高扬已在北京,正和中财委展开新一轮中苏贸易谈判。
斯大林腿后,米高扬感觉一下子就解放了,他隐隐约约听说那关晚上斯大林看到中南建交而暴跳如雷的小道消息,但他既不是参与者,又从中受益,自然只在心里默默夸赞做得好。
这次过来他很有诚意,核原料贸易他做不了主,但他表示,所有贸易限制(自愿还是非自愿)的,都可全面解除。
莫斯科将不受限地与北京进行贸易,唯独有一点要求:如贸易出超,需当年全部结算美元给苏联一一无论额度有多少!
林冠华听懂了,这是经济管理以出口为导向转变了,他不动声色道:“充分结算没有问题,但目前卢布与美元间的比价并未符合真正的均衡汇率,以1:10计算依然偏高。高”
“如能给全部美元,可适当调高些。”
“能调高多少?”
“能给多少美元?”
林冠华与南汉宸对望一眼,后者笑道:“如是均衡汇率,我们承诺不设上限!逆差多少就结算多少美元。”
“1:12!”
林冠华没直接应承,而是暗示叶季壮开口:“目前贵国扣点比例也偏高,高达36—38%,而苏联平均关税水平不到30%。”
中国商品在苏联的扣点,实质相当于关税+经营税总和,和苏联谈具体关税没有价值,因为封闭的计划经济体系不存在任何自由贸易余地,关税再低也要进入计划渠道才能销售。
“33%!”
“32%,汇率为1:12.5,我方可把橡胶价格用钢材或原油价格固定下来,不受行情波动影响!”
米高扬迟疑了下,原则上予以答应,但又提了额外条件:苏联看中的、需使用美元支付而由中国代购的欧美商品也希望按该均衡汇率,以卢布支付并结算。
“您的意思是除经常贸易项目外,还要开辟些资本项目下的货币互换?”
资本项目是什么,米高扬不太理解这名词,货币互换大致明白,但不理解怎么操作。
林冠华道:“这事情不麻烦,我们指定中国银行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大城市开辟营业窗口,双方确定额度,供贵国进行卢布口径下的美元支付;
作为对等,贵方结算时可通过苏联对外贸易银行或莫斯科人民银行在我国大城市设立的网点或窗口完成,以现金、汇票、本票、支票等统一收付,每月平账,网点可安排在8—10座大城市。
还可把类似窗口接入东欧国家,便利以卢布为核心的一揽子社会主义货币互换体系,也给他们开美元支付的口子,统一由我们承担。”
米高扬眼前一亮,货币互换这套路就很新颖,互开网点更加方便,立即爽快答应下来。虽然东欧的事自己管不了,但他敢打赌,东欧肯定会赞同,搞美元多难呐!难得中国同志肯帮忙。
现在他终于理解,为什么林冠华如此年轻便能身居高位,玩出来的花活着实不一般。
该互换虽有额度限制,但大致解决了困扰苏维埃许久的外汇不足问题,使他高兴地站起来与中方代表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