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诱敌(6)
陈大掌柜笑道:“货币利差上次小林讲了课,终于弄懂了。信用利差又是什么,还得麻烦林老师再讲讲课。”
打个简单比方,苏联要进口1亿美元设备,但他没外汇,只能先卖1亿美元原油。如果原油买家手里有外汇,那简单,收了钱这笔交易就完成了。
通常最大的麻烦是买原油的人也没有美元!”
林冠华道,”这时候就要进行易货贸易,可惜世间事不如意十常八九,需要原油的人未必有机器卖,卖出机器的人又未必需要原油。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说,交易缺乏共同接受的一般等价物而受阻。
这时瑞士银行家跑过来说收3%服务费,先帮苏联把款子垫了,原油帮忙收款平账。
垫款未必用现金,大多数时候用银行信用证或保函实现,90天后,银行家们撮合完交易,各方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皆大欢喜,银行家从中赚了3%。
之所以瑞士信用证和保函能替代现金使用,就因为他有信用,大家相信瑞士不会赖账,他把自身信用变成了一般等价物!
理论上3%手续费应该交易各方分摊,但因为苏联最迫切,按照市场弱势原理归他承担。
对苏联来说,只要搞到东西,3%手续费不算什么,小意思!
但就算瑞士人帮忙搞了信用证,也只能在熟悉的贸易圈子里运作,不熟悉的就不能做,比如中国肯定不会接瑞士银行保函或信用证。除非瑞士人给美元,我们会接。”
贾拓夫恍然大悟:“有点理解了,瑞士信用证好比老薛当初在山东发北海币,在山东解放区好用,到处都认,但出了山东就不好用;亚洲美元相当于货真价实的现大洋,不管国统区还是解放区,统统都能接受!
瑞士人给的信用证只能一对一,比如下家不认可这信用证,那就白瞎;中国给的互换是红美元,是一对多的,基本上所有体系都认且效期长得多。
同样收3%手续费,显然中国给的红美元比瑞士信用证更有吸引力。
中国之所以愿意给红美元,是因为中国直接需要原油,不必费劲去找买家撮合匹配。
就像美泰做军火生意,满世界原材料都要,是美泰有能力把材料全吃掉变成产品么?当然不可能。
美泰能做,是因为最终有中国这个包销地,是因为林冠华通过中财委给他兜底。
这些原材料部分通过中财委体系投放国内市场,部分直接进入国家储备局。
没有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和消化能力,不可能做这种生意。
中国发行红美元的理论成本是1%手续费,赚3%,出1%,能净赚2个点。
但这2个点亲自做也挺吃力,主要在欧美进行流通、支付,中国银行去设点、派人都要成本,最关键是中国还没那么多国际化金融人才,就算有首先也要派到苏东去怎么办呢?
收费权有了,具体收费和提供服务外包给法国银行家就好了嘛。
中国银行直接去欧洲推广红美元其实非常吃力,花1%包给汇丰去做就省事多了。
为什么苏联要3%还不一定搞得定,中国只要1%就全世界畅通无阻,体现的就是信用利差威力。
信用当然和国力有关系,但国力不完全等于信用,最起码苏联的信用和国力严重不匹配,其信用严重不如中国。
叶季壮道:“但这也有风险吧?我们替别人做了担保,提供了支付手段,收手续费应该,万一有人赖账岂不是得照赔?”
林冠华笑笑:“照赔是必然的,但既然敢接这个活,必然有收账手段。我问你,朝鲜从瑞典进口沃尔沃轿车又赖账不还,瑞典有没有办法制裁朝鲜?”
大家想了想,感觉没有,瑞典比朝鲜发达没错,但朝鲜如果铁了心赖账,瑞典还真没什么好办法。打仗估计还打不过朝鲜,口头遣责又不会掉几两肉。
“如果朝鲜敢对我们赖账,我们有办法么?”
“哈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如果英法赖账,印度支那、马来亚都近在尺,收账同样不难,唯一风险是苏联对我们赖账,可能暂时也拿他没办法,不过嘛……
一波同志摆手道:“哎,苏联不至于对我们赖账。
先不说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单就经济层面而言,他要赖账,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首先就了。
我看不出为区区几亿、十几亿美元搞成那样有何必要,除非自己想不开不过日子了。”
林冠华心想,一波同志看问题一针见血:后来苏联自己就想不开,垮了,也终于成功地赖了账。
现在提出来的这套信用利差体系,其实在华尔街有类似的专有名词:CDCS掉期互换。
林冠华把其中信用保险点数直接吃掉,用国家力量和信誉去承接并确保安全,让这个产品变相提前了35年面世除此之外,中国银行去苏东开分行是把中国的金融触角伸进苏东,相当于中国在金融领域驻军。
短期表现形式是中国银行下属的多国分行,长期演化必然是跨国结算体系与中心银行,没准还可以当苏东社会主义总央行。
若干年后苏东都形成了路径依赖,不会想摆脱,就算苏联有心摆脱,东欧首先就不乐意。
大哥管贸易和物资调配,二哥管金融与支付结算,方一不小心和天哥有了矛盾,还可以央求二哥主持正义并调解,一旦所有权力都归天哥一手包揽,到哪去讲道理?
莫斯科不允许捷克发展火炮,不允许捷克搞豪华轿车,没有北京,那这些东西只能烂在手里,人全跑去了西方;
有北京兜底,东西全在中国,人也跑去了中国。虽然捷克最终还是拿不到,但这不是中国会给补偿么!
退一步说,就算天哥用坦克和大炮把二哥赶出去,天哥依然解决不了外汇,这不又回到以前苦哈哈的老路么?这种日子谁都不想再过了。
中国银行进苏东,不但为苏东间提供贸易润滑,更重要的是为苏东与欧美、与第三世界贸易提供润滑。
至于苏东来中国开银行,中国肯定不反对,但因为苏东提供不了外汇,只有本国货币顶多卢布,其实卵用没有!
更关键在于货币互换体系。
目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个经济体系,互相脱钩并不往来;中国先用红美元打通与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联络节点,再用卢布与红美元互换机制打通与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节点。
理论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脱钩,甚至美国在严厉封锁,但由中国做纽带和担保,双方可继续联系在一起。
唯一且关键的服务通道收点手续费很正常!
3%真不算什么,更别说1%要归欧洲银行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