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对垒(3)
国家更迭,货币更换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孟加拉国这样的早产儿,既没有成熟的政党,也没有完善的组织,更没有充分的经济和财政力量,勉强去搞只能一团糟。
更别说这次管理区域既有原孟加拉地盘,还有新占领的印度地盘,既有众多的穆斯林,又有格格不入的印度教,既有印度卢比、又有巴基斯坦卢比。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认知所以美国推动孟加拉独立绝对是包藏祸心、祸水东移的套路,幸亏独立运动领袖脑子还没完全糊涂,目赌海得拉巴等南印4国的独立过程,准确把握住了真谛:抱大腿!
这套由林冠华在中财委充分总结酿,在缅甸小试牛刀,在南印独立持续推进,在孟加拉建国中大放异彩首先就孟加拉这样的独立国家,先不要说限制印度卢比、巴基斯坦卢比通用,这是行政力量根本办不到的,但可以直接把人民币引进去。
中国先借孟加拉几亿人民币,由当局颁布告示,推动人民币兑换两种卢比,汇率略低于市场均衡价5%。
一开始民众不一定放开兑换,毕竟汇率不够好。
但这不要紧,汇率可以调节……孟加拉官方、解放军用查抄到的印度银行和巴基斯坦银行里的剩余现金去市场大规模购物,见啥买啥,绝不讲价。
中国输入的商品,辅助拍卖有关没收的核心资产,甚至黄金,但只收人民币、美元或英镑,不要卢比。
通过把剩余卢比全抛售出去,一下子引得物价腾贵、货币贬值,聪明人就会想着来换人民币了。
换几天后,政府手里又有卢比,把汇率一口气压低50%,再把手中卢比全抛售出去购物……
面对银行牌价上节节下挫的卢比汇率,市场日益涨价的卢比标价(人民币标价基本不变),必然如同滚雪球般扩容整个盘子。
每次收到的卢比都持续抛售出去,硬生生把汇率打下去然后推高人民币普及度。
巴基斯坦和印度官方为应付浩大的军费开支,也倾向于大规模印刷卢比这种最简单的办法
整件事就变得非常简单,只要孟加拉官方牌价上的卢比贬值速度超过印度或巴基斯坦的印钞速度,那等于一场反向收割。
商人们目睹有利可图的汇率和腾贵的价格,会倾向于把物资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弄出来,换取卢比。
表面看孟加拉出高价购买吃亏了,发展到后面就会发现,政府手里卢比越来越少,市场上流动的人民币浓度越来越高,整个货币更替时间基本完成到这时甚至都不用政府下令废止两种卢比的使用,经济和货币力量自然会把两种弱势货币排挤出去:没人要的东西和废纸一般。
中国迁移吉大港居民给迁移费,一开始都选择要卢比,后面人就学乘了,绝对不要!拿人民币才坚挺。
一波同志等人当初也很迷惑:这么搞,中国不是吃大亏了么?用高汇率把人民币弄出去,买回来的商品其实不值那么多钱林冠华哈哈大笑:“人民币怎么来的?还不是印钞机转一下就有了?我又没承诺人民币换黄金!印钞的成本高还是买回来的商品价值大?”
大家一拍大腿:印钱换物品,妙啊!
源源不断的人民币从中国输入至南亚天陆,源源不断的粮食、黄麻和其他农副产品运回中国。
理论上说,孟加拉明天天降强势货币,绝对不用人民币,反过来用这些人民币去中国购物也会引发中国货币混乱,但问题是这个前提根本具备不了。
别说孟加拉,以海得拉巴的体格都做不到。
除非美国卖肾援助,比如给200亿美元可以把场面扳回来,但美国给200亿现金,南亚各国掌什么还?美国又不要那么多南亚农产品!
林冠华盘算了下,以前南亚次大陆大约有4.6亿人,不是用印度卢比就是巴基斯坦卢比。
调整后,两种卢比发行规模继续扩张,但使用范围压缩为不到2.8亿,相当于人民币能扩大1.8亿人口的覆盖范围。
按照平衡理论,他往人民币发行规模里注水30%都才刚刚好,但如此注水显然过于刺激,他选择先注水10%看看情况,情况利息再继续印钱。
别说目前混乱的孟加拉挡不住,就是政局基本稳定下来的缅甸、泰国也挡不住人民币凌厉的攻势,需求与日俱增,与本币并行使用。
至于侬人共和国就更不用说,直接掌人民币当法定货币,这套货币组合拳也让中方掏钱迁移孟加拉人口变得容易接受虽然中、孟有协定,要求孟加拉当局把所有人口都迁走,但就孟加拉政府这个动员能力,指望他办事还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干脆点还是中国自已办,掏钱就完事。
120—150/人/的人头费,虽然是笔很大的开支,但看在他们把地盘让出来,同时又把人民币带去孟加拉或南印使用的份上,并非那么难以接受。
需要迁移的600万人口就算全部按顶格的150元发,也就是9亿而已。
9亿根本就是毛毛雨,缴获的武器估价都不止这个数,到时候把武器往孟加拉国防军一卖,票子又回笼一批。
这600万迁移人口并非全都是赤贫阶级,很多市民阶级还是有房屋、土地乃至其他资产,但这不要紧,先把穷苦人转移走,剩下富人再按土改赎买的模式购买得了。
也不用担心他们不卖,等穷人迁移走后,地主没人耕种,商家没有买家,工厂没有工人,甚至想找个奴仆都没人,他的经济绝对循环不下去。
资产必须有劳动力才能变现,当中国军队、警察封锁住边境,只准出不准进后,商业价值就进入人口黑洞不断崩塌,资产尤其不动产价格会持续贬值,到时候随便三瓜两枣就可买下来。
其实质模型就是人口进入快速衰减期的快速演化。
别说吉大港了,哪怕70年后上海这种城市,只要封锁住交通,每天往外输出5万人(可以保证城市物资供应不断),3个月后,整个城市的资产价格就崩溃了。
之所以要把中孟边境线最终划在贾未纳河—博多河—蒂斯塔河分界,就因为这是比较宽阔的河流,只要把守住有限的桥梁和渡口,其他地段人口渗透不进来,能形成只出不进的格局。
印度当初与巴基斯坦根据蒙巴顿方案划分国界,根本不是根据地理特征,而是根据人口和宗教信仰划分的,边境犬牙交错、飞地不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过一条村道可能就出国。这场面还了得?
趁现在山南和孟加拉的经济差异格局还未拉开,甚至西孟加拉比山南经济地理还要好,吸引人口迁移才是王道,否则孟加拉那个繁衍能力,直接会把山南压垮。
人民币使用范围的扩张,伴随而来的就是两种卢比使用范围的崩塌。
甚至不用人民币怎么冲,卢比汇率已基本崩溃,为换取保值货币,富人想方设法把货币买成资产或金银,商人则削减脑袋出口产品给中国换取人民币。
虽然印度官方明文规定持有人民币犯法,发现一律没收。
但这难不倒神通广大的大商人,他们拿了钱存到葡萄牙、法国殖民地的银行账户人民币户头上,再想办法搞一批卢比回去进货。
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循环,顺带帮着独立各国消耗旧币。
这场面下,中国绝对不亏,表面上可能多花钱买点东西,实际上林冠华还持有大量的芝商所农产品多头。
大战爆发,特别是孟加拉和朱加纳德发力把印度差点打成内陆国后,芝商所的粮价只有一个趋势:涨!
林冠华根本不在乎莫斯科大规模出口大宗商品,在他的预期部署里,今年秋收后的主流农作物价格,比如小麦要拉到220美元/吨以上,相当于苏联钢铁出口基准价的3倍。
苏联缺粮的话,到时按3吨钢材换1吨粮食交易即可。
为什么法国、葡萄牙这么好心主动提议门户开放?
因为他们不由自主地卷入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你不对中国门户开放,不让中国参与这种生意,那你的生意也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