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对垒(4,3400月票加更)
“如果苏、印准备联手扶持独立的锡克国并肢解巴基斯坦,那的确是很大的麻烦,我们还没很好的应对之策。”
总理沉吟道,”我有种预感,苏联可能会先来咨询我们的意见,不表态不行老总道:“表态可以,先要求印度承认中国领土在克什米尔方向的领土完整、退出乌热地区,否则中国继续保留使用武力的权利。你和巴基斯坦怎么样我管不着,但你动中国领土不行。”
少奇同志道:“如果他真答应呢?我怀疑苏联做工作有可能答应,连反苏政见都收起来了,只怕会暂时妥协。”
林冠华道:“要想杯葛也有办法,帕米尔那件事可以和苏联提。”
瓦罕走廊是1895年英、俄划定的隔离带,送给了阿富汗王国。该领土及帕米尔高原本来都是中国的,就被两国直接划走,大清对英俄划界事件进行了抗议和交涉,但没什么用。
除此之外,沙俄时代,俄国人越过《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中划定的边界线,侵占了萨雷阔勒岭以西两方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当时的清政府既无实力、也无能力阻止,只能同意暂时维持现状。至此,沙俄几乎将整个西帕米尔高原收入囊中,这部分领土全被塔吉克斯坦所获取。
这是苏联非法侵占的领土,甚至都不在历代中俄间不平等条约上。
两块领土合计大约有2.8万平方公里。
拿回这块领土后,基本就能隔绝塔吉克斯坦与巴基斯坦间的联系,当然苏联通过阿富汗通道进入巴基斯坦依然可以。
主席仔仔细细看了地图,缓缓点头。
“现在就提出这个领土索求,时机不太妥当……
林冠华道,”核武器还没有成功,主要的工业项目也还在继续紧锣密鼓施工中,目前对苏强硬不太理想。”
任书记道:“有什么理想的时机呢?”
“明年开始!今年秋收后,苏联会开始缺粮,由于美国的粮食基本已订购完成,且期货价格还在持续上升,所以美国是不可能大规模出口给苏联。
要想解决粮食问题,只有2个途径,第一是我国;第二是印度。
今年我准备把粮食与钢材的价格比例拉到3:1,明年进一步拉到4:1,因明年美国粮食也要减产,苏联粮食增加不了,同时我们还进口了超量化肥,苏联粮食危机会越发严重。
整体而言,苏联粮食危机要持续3年。
苏联目前钢铁产能是3600万吨,预计可增长到4400—4500万吨,如果把粮钢比抬高到4:1,就是把全国钢材都给我们也填补不了这个空缺!
除此之外,我已和英、法、荷、伊朗签订了超量石油进口合同,明年开始,苏联为换取更多粮食会加大石油出口,到时候释放这些订单,再把石油价格打下去!”
众人基本理解了,林冠华的有利时机就是动用经济手段逼迫苏联让步,为防止苏联狗急跳墙,得把核武器预先搞定。
任书记酌道:“那不是还有印度可以出口粮食么?他们粮食应该也会相对丰富。”
“印度和苏联可能会达成粮食换武器的协定,但印度内部混乱的货币局面,决定其能否进行有效出口还是未知数。除此之外,印度领土大范围缩水,而人口减少不多,会减少粮食剩余量。”
林冠华道,”与此同时,印度粮食主要出口港是孟买。我们不一定能对孟买下手,但只要印度敢动手,巴基斯坦就可掐掉印度运输线……比如,反舰导弹封锁孟买港!
自然,这反舰导弹不能是我们卖给巴基斯坦的。可以让英、美出售。
美国既然可以给巴基斯坦提供轻武器,那也可以给巴基斯坦提供反舰导弹,就像当初提供给伊朗一样。
印度一旦和苏联结盟,美国必然不喜,那时可掐断印度的油料供应,印度本土没有任何石油资源,所有燃料全部依赖进口。”
老总恍然大悟:“难怪你要让各国吞掉印度海岸线,只保留那一小段!”
“留个破绽,到时候方便处理。”
林冠华解释道,”退一万步说,就算苏联和印度打通直接联系并顺带让锡克教建国,也并不意味着通往印度洋的交通会畅通。
就那个脆弱的铁路、公路体系,随便来点部落武装就可以掐断!
届时,中东穆斯林会源源不断投入圣战,甚至还可能有丘吉尔自杀背心。”
书记处众人不懂为什么要用丘吉尔命名,但自杀背心这玩意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所有人面面相靓
“这东西真有。穆斯林非常狂热,他们打仗水平不怎么样,但宗教教义加成后悍不畏死,打正规战,100个穆斯林都不是1个苏联红军的对手,打治安战,足够让你伤筋动骨。”
少奇同志叹气:“难怪你一点都不想要穆斯林,前几天还有同志问我为什么要把那片新国土上的人口全送钱安排走,然后国内回族尽可能迁移到苏联…我终于理解了。”
主席摇头:“穆斯林的情况,我多少有点明白,西路军遭遇的马家军不就这么回事么?当初以为单纯是马家军反动,仔细想想,情况不仅如此,还是干干脆脆让老彭赶紧送走。”
在这件事上,中美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默契合作,这也是把美国放进查戈斯群岛的一点用意,英国人也在找平衡。
从整体而言,苏联与印度结盟,麻烦很大,唯一的好处是印度港口被我们封闭得差不多了,陆上交通不通;空运不可能,海运一路都在监控之下,场面相对容易控制。
用反舰导弹压制孟买已算最迫不得已的手段了。我不相信苏联敢在海军不占优势的局面下,硬冲苏伊士运河—红海,悍然杀进印度洋,那和找死没啥两样。
光运河区英法那5座防空塔一旦建成,就不是苏联能轻易对付的。”
主席点头道:“苏联不说,我们就装不知道,如有人来说,那就把领土的事提一嘴,但我感觉短期内苏联自已高层关系还未梳理清楚,应该不至于讲。”
苏、印有可能结盟的事让杜鲁门很恼火,他不知道中国在后面准备了粮食武器,已在责成CIA尽可能搞破坏,把人民党力量给尽快干下去,把印度局面尽可能扳回来!
南亚必须是要先停战了,就目前这格局,不停战根本无法让关系稳定。
但在南亚停战前还得关心朝鲜局面:哪怕要和中国合作,虽然路子畅通,但这不是还要先分个高低、探讨一下话语权么?
“导弹还没准备好么?”杜鲁门不太高兴道,”说5月6日进攻前拔掉敌人的列车炮,今关都5月15日了,还没正式开火。”
布莱德利道:“今天夜间会第一次试射,顺利的话,明天就可以大规模发射,预计花2天时间把80枚导弹打出去,全面摧毁敌人的列车炮及其周围掩护兵力。”
5月16日凌晨,在距离开城塔山特快隐蔽处100公里外的水原机场附近,美军终于完成各项准备,开始导弹发射。
为准备这次进攻,美军不但冒险派遣侦察机将所有附近的照片拍摄一通,还调集了大量地面部队、防空导弹和高射炮严阵以待,抽调了4个中队战斗机专门掩护,确保导弹阵地万无一失。
经精心测量、反复核对后,第一枚导弹终于完成起竖并输入射击参数。
根据作战预案,在天亮前,依托陀螺仪和惯性制导先发射24枚下士火箭,天亮后出动侦察机拍摄照片、评估作战结果和导弹性能,然后进行修正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