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对垒(8)
“陈……陈云同志,陈副总理,你快想想办法啊……这……这样下去可不行,这……这太危险了。”
面对略显惊慌的蓝萍,陈云宽慰她道:“别慌,一会我们会和他们去谈的。”
这.这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居然扣留兄弟国家高级干部,这.这也太……太……无法无天了。”
陈云叹了口气:“也不是冲我们来的,实在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过没事,我们作为共产党干部,难道还能害怕罢工群众?
一会我出面和他们谈,中财委几位领导都有经验,我们会应付好的,你和其他同志先呆在礼堂,干方不要做出让对方误会的举动。”
“好好好!”
蓝萍同志头点得和小鸡啄米一般,终于踏实不少。
确实也不能怪她慌张,这场面谁都没见过:中国高级代表团在东柏林机械工厂考察时,连德方陪同人员和安保人员一起,忽然被数以千计的罢工工人扣留。
被帝国主义针对,心里有预期,被社会主义工人包围,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
慌乱中有德国警卫开枪,刚开了2枪,非但没把人吓住,反而被愤怒的工人直接用叉车叉死,整个人挂在叉车尖端上,血不由分说滴落下来,别提有多恐怖。
其他警卫乖乖缴枪,虽然性命无忧,却被工人一顿暴揍,那杀猪般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这种场面哪是上海滩搞文艺、延安窑洞里当秘书的蓝萍同志能见识的?当场吓得魂不附体。
总算陈云、薄一波、邓子恢、曾山、贾拓夫等人都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指挥过山西决死青年,当过部队政委,领导过白区斗争,都还沉得住气,指挥众人退后,不要与工人发生肢体冲突工人们也推举出了代表,表示无意与兄弟般的中国同志为难,但大家正在反抗德共和苏军的倒行逆施,希望中国代表团呆在礼堂里,不要胡乱走动,以免遭受不测。
陈云一听就懂了,对方希望将他们扣为人质,以便和政府谈判时有个筹码。
他表示愿意配合,甚至愿意倾听罢工工人的呼声,以便更好向东德高层转达,但希望能给一部电报机,便于代表团直接和北京发报,否则联系不上北京,酿成外交事件后,场面绝对会失控。
工人们最后表示同意,约定下午3点钟进行正式谈判,到时候他们负责把电台弄过来。
1953年初,东德遭遇严重的社会危机,从50年代初开始的体制转型降低了工业生产效率,数以百计的农庄、旅社及商户被没收,不少被剥夺产权的农场主逃往国外。
东德亦步亦趋地按苏联模式强行上马社会主义建设、加速进行的重工业建业设和农业集体化打乱了国家预算,向苏联支付赔款和沉重的出口义务及占领军和军备费用,国家经济出现混乱。
强行集体化后,新成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无法应对新形势,13%的耕地摆荒,粮食欠收,农业机械不足,多重打击让东德经济连年低迷,人们对当局的不满和失望不断累积并发酵。
1953年春,平均每月有3万人逃离东德。一部分熟练工人和技术骨干去了中国,大部人跑去了西柏林或西德。
本来通过和中国贸易还能为东德输点血,但在年初斯大林准备对中国贸易禁运后,东德第一个响应并走上这条路子,中德贸易骤然下降,生活必需品每天都在减少,要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长队。
农业品供不应求,黄油、蔬菜、水果成了珍品,果酱和蜂蜜价格上涨一半多,市场供应急剧恶化。这还是有中国产品输入的前提,没有中国农产品补充,这些东西要上涨70%以上东德统一社会党开出的药方是让工人们加倍工作,在不增加工资的前提下提高工作份额,党的总书记乌尔布里希甚至希望在自已60岁寿辰上听到更多好消息。
事与愿违,罢工开始在东德多地发生,特别是在东柏林蔓延。
本来按历史轨迹,这场罢工衍生而成的起义会在6月17日爆发,林冠华也提醒过中央和陈云,当时按行程考虑,东德动乱时,代表团早就在中欧了,压根不会碰上。
历史具有极大偶然性,16日美国应付核危机进行欧洲动员,部队全面进入战备,轰炸机带核弹头纷纷亮相。
哪怕明知道核危机是虚惊一场,也不能马上收兵回营,毕竟军队动员有惯性,最讲究令行禁止,想一出是是一出,几小时前全面动员准备,几小时后就说没事,大家散了吧,那以后下令还有谁听?
参联会只能将错就错,让李奇微按紧急动员的演练套路贯彻下去,吓嘘下对面苏军,顺带给自己的失态找个台阶。
动员的持续时间和规模便由此扩张,莫斯科也吓得魂不附体,虽通过紧急渠道沟通,得到了华盛顿一个”突击演习”的答复,但谁知道是真演习还是假演习?
万一帝国主义弄假成真,借演习名义进行军队调度并发起进攻怎么办?
或者说起初确实是演习,但一旦让帝国主义试探出苏联的虚弱后,就会从演习变为战争。
苏维埃吃过大亏,边境交战17天被巴巴罗萨打了个七零八落,现如今的力量对比还不如当初呢。
苏共主席团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命令中欧驻军全面发动,国内西部军区转入一级战备。
勃列日涅夫被布尔加宁从阿富汗召唤到莫斯科,挨了足足3小时训,要求他不得轻举妄动,最后勃列日涅夫亲口承诺不会有任何举动,甚至印度人敢有所举动他都下去的保证后,布尔加宁才结束训话,让他尽快赶回去坐镇。
16日美军动员,17日驻德苏军全副武装动员,那架势是准备打仗,这立即引发民众恐慌。
苏军既不说明自已为什么全副武装动员,也不告知何时会结束动员,纯纯的信息黑洞,黑到连东德高层都不清楚。
罢工者认为这是苏联准备大规模介入并镇压群众的预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提前搞事,组织浩浩荡荡的游行示威和全面罢工!
当天上午,建筑工人成为抗议先锋,人群中甚至夹杂着外国媒体,有人告诉英国《卫报》:“斯大林死后,我们希望新的领导人放松控制……当局却表现得更加强硬,他们想取缔教堂,还要增加10%的工作份额。
工人们向工会申诉,只得到后者的嘲讽。他们决定罢工,并提出多条要求,不仅包括保护罢工者人身安全、取消提高的劳动份额,还要求在整个德国实行自由选举,并实行言论和新闻自由。
建筑工人一边高喊口号,一边用铁锤砸向小汽车,东德工人阶级没有小汽车,小汽车的拥有者不是高级干部就是特权阶层。
这种行为妥妥是现行反革命,但相比死在叉车下的警卫,砸汽车似乎又不算什么大事。
针对食品价格上涨和工作时间延长的抗议引起广泛共鸣,中途不断有同路者加入,示威队伍很快超过几千人。
警察迅速赶来把人群驱散,不过工人们很快又聚在一起。
有人撕下统一社会党的竞选宣传画,更多人高喊”我们不要人民军,我们要黄油,没用的小胡子赶快下台!”这里的小胡子指乌尔布里希特。
下午时分,当中国代表团与德国工人展开谈判时,更大规模的行动正在发起。
东柏林有大约80%的居民收听美国RIAS广播,对方报道了东柏林事件,并转发了游行组织者的号召。
本来事态已群情激奋,在西方媒体和CIA进一步煸风点火下,抗议人数猛增至5万人。
仅斯大林大街一处就聚集了超过1.5万民众,很多人手里举着”自由选举”口号的横幅。
最初人们呼吁增加工资、减少工时,随着时间推移,口号内容发生变化:增加政府透明度、提高生活质量……后来更发展到呼吁民主选举、开放言论、政府下台、两德统一。
西方媒体记者亲眼目了这种变化:“(起义)达到了高潮,口号只剩下政治内容。人们喊的不是定额滚蛋,而是乌尔布里希特滚蛋,自由选举的吼声此起彼伏…
类似东柏林的乱象并不局限于东德一地,整个东欧都在斯大林死后进入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苏共高层争权夺利加剧了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