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躁动 (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30章:躁动 (1)

列日当空、知了嘶鸣,北京城又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中南海各处的吊扇在奋力旋转,试图为办公人员送去凉意。

各中央部委安装电扇,是林冠华从前两年就开始陆续制定的宏大计划之一,需求一度吓住了机械部。

因为林副主任张口就要100万台,最好有200万,如果300万台也不拒绝。

当然,价格必须在现行市价上尽可能优惠才行。

根据一机部调查,1950年全国电扇年产量只有2万部不到,上海市场上最出名的华生牌电扇,一年产能也没突破1万。

2万和300万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毕竟,光生产出来没用,还得考虑销售、安装和使用。

为证明300万部太过吓人,一机部专门开会,当面告诉”异想天开”的林副主任,无论从生产、制造、销售、使用各维度衡量,300万部都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他们建议更现实些,比如定个5-10万的小目标,用1-2年时间来完成。

一口气生产太多,积压在仓库里,将会导致巨大浪费。

私营企业积压,只是个人损失,国有企业,尤其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积压,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财政问题。

为证明不是产能制约,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无论电机、扇叶还是调速器,目前都已能国产化,之所以不生产那么多,不是因为不能产,而是没有需求,或者说买的人没这么多。

林冠华无奈叹气,也不知该怎么辩解。

最后只好道:“需求是可以引导和创造出来的,300万部怎么了?就是100元一部,300万也就是3亿元!更何况,如果真生产300万部,那成本绝对不可能是100元。

你们想办法再核一核,尽可能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把最低价格报给我。

被这么一说,一机部上上下下当时也有点懵逼:3亿元确实不怎么离谱,对吧?军委随便买点坦克、飞机都是大几千万美元。

林老师做惯了大买卖,300万部从数量来看不少,从金额来说不多。

考虑到林副主任在经济和财政管理领域惊人的预见性,在轻工业部囤货屡有斩获,还承诺通过国家采购托底,如果这还不敢做,确实好像有点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最后大家横下一条心:指标先订到30万!

可研报告交上来时,面对均价87元、产能30万部的数据林冠华直接改为82元并生产60万部!

一机部硬着头皮接过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下去。

下面工厂很开心,真能卖出60万部的话,卖82甚至比30万部时的87元还赚钱!

电扇厂开足马力生产,一机部上上下下伸长脑袋,想看林老师说的“需求可以引导和创造出来”到底是什么鬼?

结果什么也没看见,生产出来的东西一堆接一堆往各地仓库里安顿,很快变成国家储备局账面上的库存。

钱当然是分文不少地全部拨给厂里,但只见接收不见销售也让人捉摸不透。

一机部悄悄告诉下面各大厂悠着点,别老惦记着三班倒加速生产、超额完成任务,虽然林老师鼓励超产,如果只生产却卖不出去,那太不给领导面子了。

库存在储备局的东西最终会运作起来,随着各地专家、顾问楼建设陆续竣工,吊扇随之配套安装,哪怕大冬天也毫不例外。但很显然,冬天装吊扇就纯纯是摆设!

年初开始,情况猛然发生质变。

居民电价下降到3毛一度安装独立电表的用户更加踊跃;

4月份后,从广东开始,核心党政机关、院校等政府场所办公室,统一开始安装吊扇,随着天气转热,热度线不断向北推移,安装格局持续向北推进。

起初的电扇消费以政府采购为主,主要安排在公用办公楼及外国专家、知识分子住宅。

从6月份开始,尤其江南黄梅天一结束进入高温季后,民用渠道的电扇销售猛增。

以往一年2万部,1953年的夏天才刚开始两周,以沪宁杭为核心的电扇销售就突破了2万!到处都是排队等安装的家庭。

这时候大家回过味来了,所谓需求可以引导和创造出来的意思,就是在国家干部、学校老师等相对高收入阶层在工作场所享受过电扇带来的凉意后,他就再也无法忍受家里的燥热

以往是没办法,熬不住也得熬。

现在为什么要熬?

电表装了,电线换了,电扇也大规模降价了,装!

北京热起来相对较晚,目前还没出现争抢局面,但是完全可预期了。

更妙的是,由于中国电扇物美价廉,一下子打败了习惯上占据主导的欧美品牌,在东南亚、南亚也开始广泛销售。

相比欧美产品需要掏美元或英镑,那还是人民币容易搞一点,随便卖点东西就可以换人民币。

这东西甚至还跟着中国船队去了中东销售。

广袤的农村暂时无福消受但这不是才60万部产能嘛,这都快跟不上了,不但新生产的电扇一批批被各大商场提货要走,连国家储备局冬天入库的库存也越来越少。

竣工的专家楼越来越多,每套房子至少配一部吊扇,这就是很大的市场了。

一机部慌了手脚,哪敢再说悠着点?立即让下面加班加点从7月份开始全面三班倒作业!必须在国家储备局库存见底前满足市场需求!

好在向苏东出口很少,一来基本用不上,二来他们工业够发达,造电扇只是小意思。

为这件事,这两天一机部重新开会讨论并把林冠华请去,当面做自我批评和检讨。

林冠华叹气:“其实电扇的热销,是我用让利50多亿让出来的.....相比50亿让利,300万部电扇算啥哦。

众人迷惑不解:让利50亿?哪有?白送3000万部都不要这么贵啊。

“今年全国发电量预计400多亿度,外加从朝鲜、苏联进口的电力,估计能近500亿度。

今年的电价比去年降低了1毛钱,就不说电路改造、损耗、林林总总乱七八糟的东西,算大帐是不是直接损失了50亿?

众人面面相觑:这数字好像不错,电力部损失确实不小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