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花钱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章:花钱

高岗本人基本赞同局部工业化理念,一方面符合“夺取中心城市优先胜利”的目标,另一方面,东北首先落实了局部工业化原则,在实践上确实可行。

中财委给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等4座核心城市的项目确实不算多,如果考虑到非中心城市的其他项目,那东北获得的项目完全超过任何一个大区。

大型油田:大庆;

大型炼化:抚顺、大连;

大型航空:沈阳、哈尔滨;

钢铁基地、煤炭基地、电力基地、造船基地等等....

伪满时期东北被苏联掳走的工业机器也想办法基本弄了回来,加快了工业产能恢复。

外国专家配比东北地区也最高,要不然怎么能有新鲁尔的称谓?

无论经济产值、城市化水平还是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东北都处于全国领先。

按城市排是北、上、津、汉、沈,如按大区排,东北遥遥领先。

高岗又不是沈阳市委书记,他是全东北一把手,自然更看重后者。

这也是书记处决定由高岗和林冠华搭发改委和工业委班子的用意,如果两个人意见明显相左还怎么合作?岂不是诚心安排拆台?

至于部分细节分歧,后续可慢慢融合、弥补。

有些可能是林冠华不理解地方困难造成的,有些是高岗没从全国战略来看的局限性导致的,这都非常正常,谁也不是十全十美。

两人此前已多次就项目进行工作交流和合作,并不陌生,年龄差异很大,资历相差很多,从无历史积怨。

林冠华资历浅薄当然是缺点,但也因为浅薄,没参加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和派系、山头压根扯不上关系,与路线错误、整风更没半毛钱关系。

这在党内其实非常关键。

东北局书记是高岗,副书记是李富春,常务委员有林枫、张秀山、李卓然、张闻天、张明远等。

后来李富春调北京担任市委书记兼市长,张闻天也随后入京,中央便任命林枫、张秀山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第二副书记,后又任命张明远为第三副书记。

中央委员林枫,抗战后第一时间与彭真等奔赴东北,虽然在东北局内是仅次于高岗的二号人物,但高岗对其缺乏信任。

起家于黄土高坡的高岗基本在西北和东北这两块根据地上活动,“圈圈”、“摊摊"”"的概念在其头脑里比较深厚。

高岗一直认为林枫不但工作能力不行,且由于林枫与刘少奇、彭真长期在北方局工作,更由于他曾担任刘少奇的秘书,认为林枫实际仍是北方局的人,须加以提防。

他对自己的第一副手林枫始终不太信任。

东北局内部私下也有“组织上林、秀、远,工作上远、秀、林"之说(林秀、远即林枫、张秀山、张明远)。

他认为张明远的工作能力超过张秀山,这也是张明远虽然在东北局常委中排名最后,但后来任命第三副书记时能超过李卓然的关键。

东北大区撤销后,林枫没进入发改委系统,而调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林冠华没给任何最高层当过秘书,非说关系最密切的高层,那就是一直在陈云领导下工作,这一点高岗很清楚。

虽然他对突然从国外归来一个年轻人能上位表示困惑,但这几年工作铺垫和成绩摆在面前,基本还算信服,J顶多认为林冠华算陈的人。

由于高、陈在东北一起任事过,关系还不错,对组织谈话时明时确的林冠华这个副手,并无先入为主的芥蒂。

他开口道:“这思路我也比较赞同,在东北,煤、铁、电、气、油、机械、冶金都比较齐全,门类丰富,搞新项目很容易成功;

轻工业或许稍微差点火候,但重工业配套都还不错。

造船是打算新上的大项目,前期动力、钢铁都齐备,我感觉应该能成功,沈飞和一汽推进也比较顺利。

这两天刚开始工作,小林和我一起讨论了以京、津、唐工业区为核心的环渤海工业带完善和发展。

我觉得作为北方第二个核心工业基地非常合适,这里差不多毛8万平方公里,1500万人口了。

总体而言,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基地,在一五计划制定中会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希望把重工业、基础工业、轻工业、消费工业都结合起来且各有侧重。”

主席笑着点头:“既然你们意见基本一致,那正好快速进入角色,尽快把有关设想包括一五计划编列出来,中央基本决定1955年下半年开八大,1956年上半年开第一届全国人大。

这两次会议有两个核心任务:一个核心是宪法这部国家根本大法;第二个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建设总方针、配套的一五计划和20年中期规划。

第一个核心已在启动,第二个核心也务必抓紧。”

高岗愣了下:“还有2年?我以为最多只有1年。”

主席解释道:“给你们的时间其实只有1年多一点点,还有1年要充分酝酿、讨论、群策群力。

毕竟我们第一次搞,缺乏经验,时间适当给宽裕点,有经验后再搞就比较容易了。”

陈云补充道:“要搞一五计划、20年中期规划,需要掌握比较翔实的基础数据。说句真话,目前数据很不充分。

比如,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如何?知识水平如何?目前只能搞大致估计;

又如,全国到底有多少耕地?亩产水平如何?种植何等适宜,目前好多也在拍脑门;

各私人工商业、各国有企业、各外商公司,具体数量、就业人数、产业结构、赋税水平等等,目前也很凌乱........

甚至一共有多少人吃呈根,有多少UXui位,目前也稀里糊涂。

更不必说这其中还涉及到领土变动部分,山南都快建省了,天方省牌子也有了,如果一五计划从1956年开始实施,你不能不把这两块地盘做进去吧?

不瞒你说,天方和山南我最近刚去看过,但如果你问我有多少地、多少人、什么经济结构,什么产业输出,我一问三不知......

天方还好点,除了沙子就是沙子,山南哪里洪水啥时候涨,雨季什么时候结束,目前好多人还懵懵懂懂。

这数据要摸底摸清楚,我看花上一年时间都算是快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