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花钱(8)
发改委正式挂牌后,各下属机构慢慢调度并确定。
按林冠华建议,把原中财委管理的计划局、统计局、物资局、储备局成建制划归发改委,外国专家局全部专家和大部分翻译也划归发改委,再新设科技局.
考虑到各局太多,不符合精兵简政思路,林冠华主动提议把物资局和储备局合并,以朱理治为局长。
朱以前担任过北满分局秘书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匐副部长,东北银行总经理等职务,也是东北派系;
林冠华本来还身兼外国专家局局长职务,这次也卸任并由杨放之担任。
杨放之原任华北局宣传部秘书长,还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资历比林冠华老得多,只比高岗小3岁而已。
高岗—看就明白这是谁的山头,但这非常正常,不可能一个系统全归—言堂。
如不接受杨放之,那就要接受乔冠华,高岗权衡后觉得还是杨放之更合适些。
但科技局局长,他强烈要求林冠华兼任,林冠华还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算体两面的分内工作。
由此场面便确定下来,高岗抓总,具体分管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人事局及工业委;
林冠华协助主要工作,分管物资局、专家局、科技局、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局,协助分管工业委;
宋劭文分管计划局、重点建设与项目投资局;
薛暮桥分管统计局、市场与价格管理局;
张明远分管国民经济管理局、产业资源局;
马寅初联系社会发展局;
南汉宸联系财政金融局。
行政事务由王光伟负责,他把六部口翠花湾原东北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当成总调度站,所有干部都到那里中转并报到。
高岗亲自和中组部沟通,希望饶漱石帮他安排精兵强将到发改委工作。出于可理解的原因,高、饶敲定的发改委主要干部不是来自于原东北大区就是原东南大区,仅东北丁业部就调来上百人。
原华北大区寥寥无几,甚至中南、西南地区的人都比华北大区人多。林冠华看出苗头来了,历史上为什么高、饶会被捆在一起批判,未必真有合谋,但共同利益显然分不开。
有时候他也奇怪,如果说高、刘不对付好理解,为什么当初与刘关系不错的饶漱石也如此?
再仔细看组织部分工便恍然大悟。
组织部第—副部长安子文明显是刘的心腹,长期主持组织工作,饶漱石看似在中央组织部长这显赫的位置上,实际工作中,安子文在各方面都已全部掌握。
那工作场面没准比林冠华掌握丁业部门还吓人,且安子文的资格并不比饶漱石差很多。
矛盾和摩擦是必然的,一恼火之后肯定怪罪到幕后人上去,同时免不了给安子文穿小鞋。
饶漱石当年借黄花塘事件整过胖外长,虽有其他人支持,但在胖外长看来,这是饶处心积虑发难。胖外长上面也有人,矛盾就积压了下来
可惜饶漱石又压不住刘,一旦反攻倒算,他被顺带集火,自然就跑不了。其实高、饶也在感慨,同样是实权且熟悉工作的副手,林冠华对—把手明显服从且恭顺得多,高岗安排什么人,他全部同意,从无异议,而安子文就完全是个刺头。
高岗很得意,当着饶漱石面吹唬道:“林老师是国外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办事得力,为人谦逊,完全不是某些飞扬跋扈的人能比的,这才是年轻干部的楷模。
你们不是要着手考虑八大人事布局嘛,我觉得可以好好整—整!”
林冠华如果听到这句话会哭笑不得:你们俩自己能不能在八大召开前过关,还是未知数呢!
筹备工作有眉目后,高岗于10月下旬返回沈阳处理遗留工作。
大区虽然撤销,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收尾,部分干部抽调到了中央,还有部分干部仍然需要妥善安排。
全部进京不可能,饶漱石给他出了新主意:到山南去,那里还缺不少干部,可把位置占住。
目前山南以西南大区为主,他从东南抽调了一批老部下过去,但很显然不多,因为东南当初重点派去台湾了。
—个山南建省,光西南肯定不够。如果卜面不求进步,不愿意从东北那窝,那今后你也别管了。
高岗深以为然,不听招呼、不服从调度的下级,和他高岗的缘分到此为止了。
按此思路,东北又抽调了500多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由中央组织部统—调配安排去山南任职,加速当地开发。
东北大区剩余干部安:排进入东北各省其他机构工作,遗留工作一直持续到春节后,但大区撤销还是圆满结束了,书记处比较满意。
“削藩"是既定策略,东北大区尤其突出,高岗能快速稳定地服从中央要求把东北大区撤销,算拥护了中央,某些小动作,五大书记就装看不见了。
各大区依次撤销后,就只剩卜西北大区。书记处认为暂时不着急撤销西北大区。
倒不是说怕西北撤销后中央管不住,而是老彭回京后的位置不好安排。
历史上老彭带志愿军抗美援朝,回来后顺理成章接任了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现在老彭没有出战,接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工作就不合适了。
考虑到老彭的个性与脾气,他在军委主持日常工作其实不合适,容易诱发深层次矛盾,特别南洋战略马上要展开的局面下,更不能让他干预。
至于其他位置,太轻了没实权认为是怠慢;重要位置暂时又腾不出手,还得先等等。
别说老彭的位置不好安排,就是陶铸要安排起来也没那么容易。故而五大书记意见出奇一致:西北大区暂时不动,维持!
除此之外,谁来当国防部长也令人头疼。
由于已明确军事体制不学苏联,加速推动军政-军令分开,国防部长会带有更多协调和对外色彩。
本来林彪可以出任,但林彪专长在于军令,就他的个性和处世方法,搞军i政并不合适,除非给他配个好政委。
但罗荣桓还要负责总政一摊子事,绝不可能再安排过去了。所以,林彪担任陆军司令员,并考虑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国防部长开始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