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胶着(1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7章:胶着(11)

艾奇逊也知道莫斯科出了反党集团,本来还可再耗一耗,但一想到直线暴涨的军

费,打算见好就收。

反正北海道场面基本定了,远东部队也恢复了信心,继续打下去意义不大,难不成

还真进攻苏联本土?

征求杜鲁门同意后,他提出反要求:

-苏联无条件从奥地利和北海道全部撤军;

-日、苏互相放弃索赔;

-如苏联愿意把北方四岛剩余两个岛屿归还日本,日本可承诺给予2亿美元资助。

虽说2亿,但因为苏联还欠着美国7.85亿租借法案,这2亿直接冲抵,一分钱现金也

捞不到,苏联还得再还美国5.85亿。

这让苏方十分难受,莫斯科的如意算盘是拿2亿现款,欠美国这7.85亿就装看不见了。

哪晓得美国人直接咬死,必须先抵扣。

美国不愿意苏联把还有2个岛还给日本:一旦全部归还,日苏将来就没有致命冲

突,美国还怎么搞事情?

消息反馈到莫斯科,主席团一下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打吧,实在没有胜利希望;

不打撤军吧,确实有点灰头土脸。

米高扬道:“我看,最好还是要和中国同志协调立场,包括赔款、土地归还等问

题……毕竟我们目前和中国的逆差相当严重了,中国手里拥有较多美元赔款,很多事

可通过中国口径来解决。”

截止到1954年5月末,苏联已欠中国200多亿卢布,按美元结算大体也就是十多亿美

元,但已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萨布罗夫等人估计,如今要再大批量进口粮食,只怕数字还要推上去,到时300亿

乃至400亿都有可能。

表面看只是以卢布结算的款子,苏联搞点通货膨胀就能赖账,考虑到目前经互会结

算体系也掌握在中国银行手里,如莫斯科敢这么整,经互会体系马上瓦解,这在政

治上更不可接受。

要想削减中苏逆差,只有两个渠道:

第一,全力压制中国进口。

但苏联人民尤其是各大城市靠着中国的消费品才能维持比较理想的生活,今天掐断

中国商品供应,明天莫斯科马上就排长龙。

别说掐断进口了,连提高点价格都不敢,你还想不想当最高领导人了?

第二,全力扩大对华出口。

对中国的出口确实在不断提升,每天都有满载苏联物资的船只离开,但中国订购的

只是大宗原材料,对工业制成品没太大需求。

仔细想也正常,中国全套美械,用不着苏联军火;

船舶、汽车、机床等产品,中国不是美国货就是欧洲货,质量比苏联好,价格更便

宜。

退一步说,中国还有200亿美元赔款呢,难道不优先从美国买东西?你没见人家都

在华盛顿、纽约、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搞房地产了?

中国政府搞地皮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一堆大城市有人找中国代表团推销。

林冠华也不含糊,指示把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等核心地皮买下来,你不要怕花

钱,这些投资我都可以变现。

下面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奈何林副主任弄钱太过牛逼,最后咬牙干了。

中国当初想获得苏联3亿美元贷款不惜对莫斯科低声下气,转头几年过去,居然能

有200多亿卢布累积盈余,林副主任的手段还不够厉害?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国际粮价。

虽然苏联今年增产幅度有限,但不妨碍莫斯科继续放风说预计丰收,想把国际粮价

砸下来。

林冠华看透莫斯科的色厉内荏,直接把芝商所粮价拉高到200美元以上,200美元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