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焦点(1)
一架B-50从空中掠过,6架B-50\B-29在周围伴飞,承担观测任务。
很快,从腹部滚落下来一颗黑乎乎的东西,飞速往地面飞扑而去,直到引发壮观的
蘑菇云。
原子弹虽已试爆成功,但地面固定爆炸模式,只能说明从技术上掌握了原理,而不
能称之为拥有核攻击能力,还得指望空投。
投原子弹,精准是第一位,必须距靶心100米以内。
从万米高空看去,原子弹靶标小如硬币,天上差之毫厘,地下失之千里。
为达到百米目标,空军抽调精兵强将,机组成员枕戈待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
进行训练。
早在原子弹核原料还没到位前,空军已大规模训练B-50并进行投弹试验了,包括美
国常用的诺顿瞄准器和弹道计算机也实现了充分掌握。
8月末,不但轰炸技术掌握到位,原子弹又组装了几颗,可供正式实战。
试爆后,根据地面雷达测定,此次原子弹爆炸时距靶心仅40米,圆满达成目标。
此刻美国空投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国远远不如,但与苏联差距却极大缩
小了。
苏联能投放原子弹的轰炸机暂时只有两种,一是Tu-4,其性能逊色于中国手头拥有
的B-50;
另一种是伊尔-28,虽然突防速度更快,奈何实在腿短,只有区区2000多公里航
程,根本无法承担纵深打击任务。
考虑到与美国的重大差距,苏联整体上十分焦虑,一直大力加快发展能携带核武器
的轰炸机,同期推进的有米亚-4、Tu-95、Tu-16等多款轰炸机。
中国毫不例外,林冠华敲定的H-3轰炸机(EF-132中国重置,借鉴轰-6)也在前几
天进行了第二代原型机试飞。
与第一代原型机相比,最大区别是更换了发动机,从4台蓝宝石涡喷改为2台三角章
重型涡喷(根据音译可叫吉伦涡喷)。
相对Tu-16上使用的米库林RD-3涡喷,三角章性能大幅度领先。
以直径论,RD-3为140厘米,而三角章只有118厘米;
以推力论,RD-3最开始只有85.3KN,改进后的RD-3M也就是95KN,三角章上来就是
90KN,改进后最高可达120KN;
以重量论,RD-3带加力燃烧室为3.1吨,三角章不到2.6吨;
以油耗论,RD-3耗油极大,人称油老虎,三角章同功率油耗只有RD-3的84%。
更要命的是,RD-3首翻期寿命只有300小时,而三角章轻轻松松就能突破1000小时。
RD-3唯一有少许优势的是高空性能,三角章在打开加力后还存在不稳定现象,但这
件事本身可以在不断改进中予以克服。
历史上,英国人把三角章(拆除加力燃烧室,重量1.94吨)搭配给战斗机使用,那
就显得十分笨重;
搭配给轰炸机使用,又因为有奥林匹斯涡喷,造成两边都不落好,结果三角章草草
发展几年,最后直接被干废。
开发三角章的德哈维兰公司在付出巨量研发成本后只收获了个寂寞,最后不得不被
罗罗兼并。
林冠华将其嫁接到H-3后,三角章终于找到用武之地,当天试飞获得了让林冠华不
敢相信的数据:最大航速M0.88,最大航程8000公里,当携带3吨载重时,最大航程
可达6800公里。
这数据完全超越预期,也超过了Tu-16正式服役后的前几个型号水平。
更关键的是,三角章还是中国投资的产品,知识产权、生产基地乃至全班开发人员
都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引入RD-3发动机仿制已是15年后的事了。
真到仿制成功要到70年代中期。
看完空军通报的数据,他甚至有点嘀咕:将来还给不给H-3换斯贝发动机呢?换的
话,是不是还保留4发配置?
不换的话,那斯贝路子该怎么走?怎么把知识产权给弄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