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焦点
关于是否现在就陆续采购粮食补充库存,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存在深刻分歧。
马林科夫认为受北美减产和中国水灾影响,粮价已很高了,苏联不能推波助澜,应
先忍耐下,等粮价下跌后再补库,尤其看南美粮食能否丰产并增加对全球供应。
反正刚进入收割季,还有中国移民提供的粮食补贴,短期内不会有粮荒威胁。
赫鲁晓夫正好相反。
他认为苏联今年粮食产能虽然还未最终确定,9月份收割季也未结束,确实存在变
数,但这么多专家已预估了,今年就算稍微好点,也就是5-7%的增幅,估计大体在
8600万吨。
无论纵向比还是横向比,这数字就是歉收,没什么好折腾的,应抓紧时间补库。
万一后面粮价再涨,那现在不管折腾还债多少,都不够后续多支付的。
萨布罗夫和别尔乌辛支持马林科夫,米高扬与基里琴科支持赫鲁晓夫,但布尔加
宁、伏罗希洛夫与苏斯洛夫表示不太看得懂这件事,保持相对中立的模糊立场。
马林科夫是一把手,长期主管计委和经济工作,中立派也表示,一方面塔斯社宣布
丰收,一边马上急吼吼进口,“有损”党和国家的形象。
赫鲁晓夫后来让步了,同意按马林科夫的要求先等一等再说。等9月收割、10月入
库、11月市场评估后再看,确实没这么急。
米高扬拍电报来通报暂停,中方表示理解,林冠华承认国内储备粮出了较多问题,
受灾群众在持续增加,暂停也是挺好的。
站在历史的下游,赫鲁晓夫的策略才对,现在能窥探出其中真相的,全世界不超过
10个人,有7个还在会议室里。
至于剩下的3个,一是在北美有条不紊下多单的蚁美厚,二是持续通过马甲下单的
叶季壮,最后是深度管理粮食库存的邓子恢。
仅此而已!
少奇同志翻了前面几页总纲后问:“本来第一次和美国交涉是260亿贷款,3%的利
息,现在增加到400亿美元,可能还要考虑进一步增加,但利息削减到2.5%,这调
整不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一样的变化么?
还是说目前的数据已涵盖了这个因素?
假设涵盖的话,万一中美关系出现变化,美国后续不肯给予贷款又如何保证经济增
长到位?”
“没什么影响,确切地说,第二笔经济复兴贷款一分钱都未囊括进去。”
林冠华解释道,“所谓23.39%的增长,不包括复兴贷款带来的增量数据。”
一开始众人很诧异,听完解释又觉得有几分合理性。
南洋攻略马上就要展开,不可避免会触及美国利益,指望华盛顿袖手旁观万不可
能,必须将其干涉、介入、阻挠、封锁因素全计算在内。
代偿款已差不多见底,实际变数最大的就是复兴贷款。
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复兴贷款上,那美国以这笔贷款为要挟,要求中国终止南洋攻略
能接受么?
显然不能。
林冠华认为对复兴贷款到位不宜太过乐观,可能要到杜鲁门这个任期结束,新总统
上台才有可能。
中国南洋攻略是一连串冲突与摩擦:
-印尼方向;
-澳新方向;
-国党方向;
-侬苗与印度支那方向;
-西南太平洋方向。
冲突将持续不断,且是金融、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全面交手。
大体上,1957年新总统上台,远东局势已定,其迫于现实才会选择继续认账,还可
能拖到1958年去。
“这样下来,第一批工业设备最快也要1957年下半年才能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