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双线(12)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01章:双线(12)

任书记乐了:“小林,你胃口不小啊,这几片领土加起来怕是有100多万平方公里了

吧?”

“确切地说,不含从荷兰购买的南洋省,大约110万平方公里出头。面积看着很大,

但人口其实不多。”

林冠华慢慢分析道,“印尼一共5000万人口出头,分布在爪哇岛上是3200万,其他

地区大约1800万。

已独立各国中亚齐130万;巴塔克520万(含20万华裔);米南加保100万;明古鲁

40万,帝汶40万(剔除东帝汶部分),安汶10万,合计为840万,意即外围剩余总

人口960万。

旧港这里还有约20万米南加保裔,140万马来裔,除去这些大约800万。

剩下800万中还有200多万爪哇裔,再剔除爪哇裔就剩600万。

华人在整个荷属东印度是300多万,不到350万,只要把华人从爪哇全部抽出,较均

衡分配到外围(不含非华裔独立国),基本可占据五成以上的比例。

毕竟,整个印尼国中爪哇裔不过2200万且绝大多数都分布在爪哇岛上。”

林冠华的方案主要突出三个重点:

第一,爪哇岛上那200多万华侨华裔迁徙完并安排到各处领土,预计还有140万左右

需要安顿;

第二,把爪哇裔人口从实控区尽可能赶走;

第三,把非爪哇,非华裔部分集中到泗水共和国并扶持其单独建国,安排和印尼人

后续斗。

“调整到位后,华人能占有一半比例,公投内附什么的都比较容易;

退一步说,即便人口调整没这么彻底,华人最终占比不到50%,哪怕只有40%出头,

公投内附也不难。”

林冠华解释道,“华侨习惯于聚集在大城市,公民投票组织基本以大城市为主,农

村、山地很少有人去统计,别说国际观察家没这能力,就算印尼政府统治都不可能

这么深入。”

众人点点头,这情况可以理解,以巴塔克共和国为例,如果只看首富棉兰,会觉得

这里华人很多,简直能发展为华裔共和国,实际上广大的巴塔克族分散在各地,你

根本见不到。

匆匆忙忙搞投票,巴塔克全国500万人能有20%的参与率就算很高了,华人聚集起来

投票容易产生很高的份额,但林冠华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又不是马上投票,各地才刚刚独立并宣布成立由华裔主导、解放军驻军的各共和

国,只要中央源源不断部队派上去,再调用中原人口移民、迁徙,3年新安顿300万

很轻松轻。

比如像旧港,目前华裔还不是人口最多的族裔,必须靠撤侨安置到位后才能把局面

扳回来。

600万人口在手,解放军还驻军当地,投票通过非常容易。

别说有这么多华裔人口的版图可轻松内附,缅甸那些民族邦中,华裔够少了吧?最

后不也陆续内附了?

当年波罗的海三国怎么变成加盟共和国的?那场面更没民意基础吧?

林冠华总结道:“排华当然是不折不扣的人间悲剧,但应该因势利导,借此机会把

人口重置,让出爪哇人占据绝对优势的爪哇本岛,分散到周围各地。

我非常赞同主席的说法,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归根到底一点,外围除了旧港,很多是穷乡僻壤、闭塞落后、环境恶劣,但搞革命

根据地,还非得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不可。”

老总等人不禁莞尔,但承认他说的话,也就现在这兵荒马乱的机会,等稳定下来,

为争夺区区一个小岛都可能打破头,哪这么容易再剧烈调整版图?

爪哇岛确实土地肥沃、得天独厚、适宜繁衍,我让开行不行?

况且,爪哇也不是铁板一块,上面除爪哇裔还有巺他裔、马都拉裔。

林冠华建议让巺他族独立建立一个国家,马都拉+马来族建立一个国家,虽然巺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