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新路(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06章:新路(8)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39字2023-08-0500:24:08

赫鲁晓夫点头道:“进行必要改革理所当然,中国试图推行新经济政策也有一定道

理,我记得我们是从1921年开始落实新经济政策然后开始社会主义过渡的,是十

月革命后4年,差不多也算同期了。

但我对新经济政策能完成高度工业化深表怀疑,尤其重工业的工业化,我感觉……”

米高扬圆滑道:“中国也没说仅仅一个五年计划就完成工业化,认为自己在重工业

方面还有缺陷,至少得要3个五年计划。”

萨布罗夫没评价中国该不该执行新经济政策,也没肯定或否定一五计划,只道:

“但东欧社会主义体系建立比中国同志早好多年,我们也确定了经互会体系,已成

为苏维埃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计委在确定年度计划是通盘考虑进去的,不经过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讨论,不能随意

调整。

中国没进入经互会体系,我们做经济计划时没考虑中国因素,是单纯按进出口贸易

统计的。”

苏斯洛夫很诧异为什么经互会不把中国考虑进去,稍微仔细一想就明白了。

不考虑进去是对的,中国与西欧有大范围贸易,如进入经互会,等于中国可以不买

苏联账而享受东欧市场,莫斯科也出不起价码要求北京全面向苏联靠拢,只能以体

外循环方式合作。

比如,中国获得了子爵客机的生产授权和生产线,东德、捷克、匈牙利乃至波兰不

少高级干部来华访问时搭乘过该飞机,很有愿望整机购买甚至引入散件在本国组装。

子爵毕竟比苏联惯用的伊尔-14客机好用得多,技术上也更上一个档次。

但苏联为垄断经互会体系内的客机生产权,不惜废掉东德容克斯的巴德客机项目,

下那么大功夫,怎会允许东欧卫星国去购买中国生产的英国血统飞机?

在苏联软硬兼施和不断暗示下,东欧各国陆续不情愿地放弃了购买子爵的想法,只

能等着苏联把4发涡桨的伊尔-18和安-10拿出来后再采购。

如果中国在经互会体系里,苏联再这么搞就不行了。

一旦东欧民航都采购子爵,谁还要伊尔-18或安-10呢?

中、苏版图广袤,需要飞行的距离长、路途远,大概需要多型号飞机;东欧各国用

子爵完全可包打天下。

道格拉斯、康维尔乃至德·哈维兰之所以愿意和中国在客机领域合作,也很想借助

中国的手段和体量,把飞机弄到东欧体系中去。

东欧各国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获得了子爵的局部使用权。

中南关系升温且南斯拉夫与东欧各国关系略有改善后,南斯拉夫从中国订购了2架

子爵,用于贝尔格莱德与东欧各国的航线,东欧卫星国也算能享受下。

南斯拉夫、中国有和苏联说不的勇气,敢不买苏联的账,东欧其他国家不敢啊。

非但不敢说,还得拐弯抹角找理由把已和中国达成的子爵购买备忘录中止或无限期

推迟,实际就表示不能履约了。

好在中国也不特别计较这件事,不买就不买吧,暂时不是很着急卖,毕竟国内和周

边各国也有一堆需求,光炎黄航空开辟的新航线就占用了一堆。

北京甚至反过来还安慰东欧:别急,咱们很快就有喷气式新客机了,标准中国生产

的欧美技术产品,到时候来耍啊。

子爵客机如此,中国其他飞机、导弹等高科技军火同样如此,苏联怎么能容忍他们

问北京而不是莫斯科采购呢?

故而东欧普遍觉得中国更讲道理、更和气,更愿意和中国混。

东欧很多干部并不一定在心底认同中国道路,但有时为了气莫斯科,或故意唱反

调,就说中国路子好。

上次朝鲜去东欧告状,东欧各国也没怎么理:怎么?你这就叫委屈了?你来我们这

试试看?保证气到爆炸为止!

中国是不能进经互会的,特别是立足于打造全产业链、全工业门类的中国更不能简

单放进经互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