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新路(9)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07章:新路(9)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23字2023-08-0514:20:15

苏斯洛夫不满道:“难道现在中国同志这么蛮横了么?我们不归还土地的话,连防

空导弹也不卖给我们?”

“那倒不至于,买导弹问题不大。”米高扬道,“真正麻烦的是逆差,一直不能消弭

反而有扩大趋势。”

“就不能让北京多采购些我们的产品么?我记得很多成套设备不错的,机车、发电

机组,他们不是在向欧洲采购么,订单转给我们不就好了?”

“是可以买,但价格不匹配,我们的价格比欧洲贵,交货期也略晚,中国比价后还

是选择了西欧。”

伏罗希洛夫嘀咕道:“这可能么?我们的成本居然比西欧高?”

经过米高扬解释,众人现在知道问题出在汇率上。

中苏协定汇率1美元=12.5卢布,每一份苏联报价,中国都会转化为美元然后比价,

有优势就买,没优势就不买。

一般而言,大宗商品、原材料商品,苏联价格有一定优势的,但成套设备优势就没

有了。

也不能说苏联大型国企胡乱报价,因为他们受制于经互会体系,也受制于汇率。

简单说来,就是如果就火电设备报一个低价,那中国买后,你想再给捷克、匈牙利

报高价就不容易了,相互一打听就会出事。

通过经互会高卖低买本身就是苏联赚钱的渠道,怎么可能为中国那点生意而废弃这

条吸星大法呢?

确定偏高的汇率是苏联意图形成顺差后多从中国获得美元,毕竟当初中国答应无条

件兑换,但迟迟形成不了顺差,这一条直接没用。

苏斯洛夫恍然大悟:“我有点理解了,但为什么中国同志说调整汇率,比如调节到

15-16卢布=1美元您又不答应呢?反正也不涉及自由兑换,只是外贸统计口径、最

后冲差而已?”

这一说,米高扬、萨布罗夫和别尔乌辛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摇头。

一旦降低汇率,很明显中国出口商品用卢布报价马上会提高,反馈在莫斯科市场上

就是商品涨价。

计划经济不允许涨价。

既要调节汇率,又不能涨价,那就只能进一步改变分成结构,意即对目前中国普通

进口商品抽成(类同于关税)的34%降到低水平以便确保均衡。

但这样一来,财政收入就会减少,又破坏了计划经济的收支定性。

财政系统本身就很发愁怎么消解战争导致的开支增加,再把收入这块砍掉一部分,

哪怕几十亿卢布,都会导致严重结果。

由于苏联糟糕的信用体系,向欧美融资异常困难,受制裁下根本不可能;

向国民发行公债也很难走,苏联喜欢通过货币改革合法漂没“资产阶级财富”,聪明

的、有闲钱的苏联老百姓不喜欢存银行,也不喜欢买国债,有了钱就赶紧花掉。

这也是苏联消费力还可以的基本因素,老百姓手里钱很多,但买不到足够东西。

钱多到一定份上,政府又提供不了商品,怎么办呢?

货币改革,消灭多余的钞票不就再平衡了么?

苏联国债还是有人买的,大小企业、集体农庄等经济主体有购买国债的义务。

他们也不在乎是否漂没,反正都是上面一句话,爱咋咋地,你漂没了我,明年你就

得给我多补贴些。

等于是自己问自己借钱、自己没收自己。

非要确保对华贸易平衡,也不是一定没办法,比如强行禁绝从中国进口,只出口,

不进口,等逆差消灭后再动手。

但这样一来,市场上原本比较丰富的中国商品供应不就断档了么?

还能不骂中央?

你不去土耳其搞事,我们大家还有中国商品买,你一去土耳其搞事,大家又没东西

买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