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明确 (1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56章: 明确 (18)

“消费品双向贸易早已屡见不鲜,军工领域大概也差不多。”

米高扬嗤笑道,“中国一直以来有和欧美交易军火的习惯,要不然那些航母和战列舰,乃至B-36/B-52是怎么去的中国?

美国人自己说当废品卖给了英国,英国人又倒卖给了中方,懂得都懂,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幌子。

纠缠这件事毫无意义,我们不也在美国买粮食?

甚至我听说中国与澳新、印度、印尼交火时,英国向对方出售军火,中共都爽快放行、不予拦截

非抓住这件事做文章,逼迫中国选边站,那就是我们可能得不到任何有用物资。

目前我们还是逆差呢,中国稍微卡一卡很容易,其他不说,光把橡胶供应断绝就够要命了。

我们以前还有石油武器可用目前中国本土已具备3000万吨产能,从不从我们这进口没决定性价值,谨防美国挑拨离间,故意卡断物资供应才是麻烦事.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军队、战术、装备乃至将军们出了问题,朝鲜也是山地作战,林彪同志8天吃掉了整个第八集团军,打得麦克阿瑟直接崩盘。

军队里某些波拿巴分子打仗水平不如波拿巴那么高明,脾气比波拿巴还坏!

总不能厚着脸皮说因为中国向联军卖了点后勤物资导致我们这么被动吧?我觉得这样去和北京交涉,会让中国直接看不起,甚至导致东欧局面更趋于恶化。

伏罗希洛夫道:“我相信中国肯定有两头卖的行为,不仅后勤物资,也包括先进装备,但正如米高扬同志指出的那样,少量装备和物资不是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要靠我们自己。

我赞同赫鲁晓夫同志的想法这次战役如果场面不太有利,我们先休整休整,总结经验,下次再战。真正需探讨的是如何达成适当的停战条件,这次美国人有诚意么?”

“没具体说,但我们首先有条底线,大局必须掌握在主席团手中听任下面瞎整,只会更糟。”

赫鲁晓夫道,“康斯坦丁同志已向我抱怨了,最近抽调来的部队对作战有畏难情绪,还没开始打就问空军支援、导弹支援、物资保障意思没这些打不了仗

各军区出现了阳奉阴违的局面,甚至部分中级指挥员有借故推脱、推诿等不负责任的表现。本来说裁军过程中要整肃部队纪律,现在看来已是刻不容缓。2g

米高扬问扬:“朱可夫同志想怎么打?”

“情报显示伊朗南部防线空虚他想集中精锐兵力翻越扎格罗斯山脉,杀出一条血路,直抵靠海平原进入波斯湾。”

布尔加宁淡淡道,“我不赞同这思路。虽然南部确实存在有利机会,但目前我们后勤遇到了极大困难,再延长600公里会面临更大的窘6

击穿伊朗防线又围歼不了联军主力,也占领不了太多地方,反而把我们最不利的后勤线全展现了出来。除非还想一口气再去打伊拉克、叙利亚,但这意味着更大困难,甚至可能需要国家总动员。

我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故意摆出来的陷阱,引诱我们攻击英法激化与他们矛盾,一旦关系进一步恶化,英法只会派遣更多力量加入联军与我们为敌,这对我们而言更加得不偿失

每次作战遇到困难就试图通过扩大战区来迂回、来解决,把事情往大了整绝不是好办法,按这个逻辑推演下去,迟早得打世界大战打核战争。

朱可夫一边说部分指战员有畏难情绪,一边又准备扩大战事规模,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决策,扩大战区难道就能消强畏难情绪?95

布尔加宁对苏军表现十分恼火,国防部一再有人宣称虽然军械、物资、人员损失很大,但敌人损失更大,伊朗、土耳其马上就到濒临崩溃的边缘,暴动和起义会此起彼伏..。。。。

包括克格勃在内,所有情报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土耳其伤亡已接近50万,伊朗损失也超过了40万其他联军战损在10万以上。

结果全是不切实际的虚妄

伊、土两国固然损失惨重,但有联军输血,无论物资还是装备都是源源不断,他们只不过需要出人抽血税。

苏联关于对方伤亡的评估不能说完全离谱,但忽视了一个前提对拥有世仇的伊朗和土耳其而言不敢再轻易对苏让步。

至于苏联盼望的国内动乱和起义更不曾发生,相反,开战后伊土两国政局反而趋于团结

开玩笑,圣战指令都发出去了,现在搞事情不但是叛国,且等于叛教,这谁都不能容忍,哪怕死人再多,也得咬牙坚持。

再说了,克大帅都帮他们发了抚恤,在美国人眼里,300美元一条人命简直廉价到了极点,但在中东,如能切切实实收到300美元抚恤,已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哪怕真有100万伤亡,按300美元/人的价格发下去,也就是3亿

3亿美元够干嘛?

李奇微入冬以来发动的联合攻势仅持续了14天,但每天光打出去的导弹和炮弹钱就不止3亿,这还建立在克大帅把长剑-5导弹采购价压低到7000美元/枚的基础上

苏联造1辆军用卡车用不了4000美元,前线美军居然愿意花10发长剑-5的消耗去千一辆苏联卡车照理说这种场面绝对有利于苏联,毕竟美苏经济差距再大也不可能有十几倍差异,但真动起手来却是苏军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联军空军不分昼夜地高强度出动,用8万多枚长剑-5拼掉了7000多辆苏联卡车、装甲车和200多列火车,用室息性的进攻彻底瘫痪了苏军在库尔德的后勤体系。

这是很多苏军将领感到悲观的地方。

美国想停战很好理解:用导弹雨干苏联人固然很爽,但经济上实在有点受不了。

苏联为战事花费了800多亿卢布,折算下来相当于60多亿美元:而美国为战争已花了270多亿美元足足是苏联4倍有余。虽然美国账单里有英法的欠款抵偿,有日本的赔款抵偿,但实实在在要掏出去的现钱仍然在220亿以

看着英、法、中三家不断赚钱还债,杜鲁门别提多郁闷了,艾奇逊也觉得这样持续下去不行

再这么打下去,美苏相互削弱、烧钱不说,中英法三国真要崛起了。

CIA获得了可靠消息:中英正在谈一揽子工业贷款和对等开放,性质和《中美商约》差不多,据说主要条款已沟通好了,为发贷款做生意开放市场,伦敦连香港都准备忍痛割爱,提前还给中国,就等艾德礼去中国访问然后正式签署有关协定。

苏伊士运河的事,华盛顿是捏着鼻子忍下来的,伦敦现在这么搞,等于直接抄了美国后路。

哪怕杜鲁门和艾奇逊想装聋作华尔街也不可能忍。哑、

参联会上,大家觉得中东场面差不多了,导弹雨和窒息战的战术已基本掌握,空军和陆军认为目前苏军这场面就是当初朝鲜第一阶段作战时联军被中国打得抱头鼠蜜慌不择路的再现。

无非苏联人毕竟顽强一点,联军也不敢大范围穿插作战,表面看战线还顶得住。

一句话总结:空军和陆军都觉得自己已学成出师,甚至比中国掌握得更好,继续和苏联人练已无太大价值,美利坚又不准备侵占苏维埃领土。

花钱多、没价值还不如及早谈,腊斯克拿出小判,为显示“诚意”作文,甚至为取信于人,还给了中国供货清单,葛罗米柯一看就知道不是造谣。

布尔加宁叹气:“底线很难把握本来希望土耳其赔款20亿美啊、元,再让库尔德共和国独立;后来退而求其次,赔款压缩到8亿,独立也先不提,只要成立自治区,允许我们建立特殊关系即可,驻军、顾9问什么都可以淡化......

赫鲁晓夫道:“赔偿不能少于5亿美元,库尔德自治区成立后,由库尔德民主阵线的同志执政,我们放弃驻军权并全部撤退,但士耳其和伊朗也必须放弃驻军,不干预地方行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