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交易 (2)
克大帅返回华盛顿的主要工作是推动美苏谈判、停战,令他措手不及的是,抵达华盛顿并面见杜鲁门时,美苏日内瓦第二轮谈判已基本谈崩。
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提出三项原则意见
士耳其因“种族灭绝”行为赔偿10亿美元并道歉
-目前库尔德人实控区(苏控区)成立库尔德自治区,由库尔德民主阵线执政,版图依然留在土耳其、伊朗架构里,除自治区民兵外任何第三方力量包括伊、土在内,均不允许驻军与派驻警察力量
联邦德国退出北约,宣布中立,作为对等苏联允许民主德国退出华约并同样宣布中
按苏共主席团意见,具体谈判时赔款可略作削减:第三条是趁势施压,必要时可放弃能谈成第2条即可。
这3个条件美国人都很难接受
腊斯克秉承艾奇逊的意见,给予了明确答
土耳其赔款额从1亿增加到2亿美元
苏军无条件撤军,伊、土明确库尔德人为少数民族,给予平等权力:
西德已加入北约,无法更改,美国不会强求东德什么,你爱组建华约并加入其中就保持现状好了。
说白了,美国只要西德入北约,对东德是不是归属华约根本不关心。
这是美国政府充分调查后的成果,英法比荷为什么如此忌惮西德再武装,说白了很清楚西德有实力,复兴后潜力很大
到1955年,西德不但清理了4亿立方米废墟,消化并重新安顿了1000多万失业人口,还利用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与盟军减免赔款的契机,恢复了起来。
虽然没吃到太多朝鲜战争的好处,但库尔德景气实现了部分补偿,在中德交流中,德国获益匪浅,解决了设备输出与基础原料供应问题。
西德恢复非常顺畅,除军用工业因受到限制无法发展外,民用工业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原料供应也比战前更加稳定,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很大的中国市场份额,这在二战时几平不可想象。
相比之下,东德恢复情况就差得多
本来东德工业基础就不如西德,苏联还疯狂拆走各项工业设备,甚至连电话交换机都没放过,一个劲往本土搬
这些拆解下来的设备日晒雨淋后已无法再次利用,就算苏联好心还给东德,也很难重建当初的工业体系。侥幸留存下来的工厂和设备又要根据苏联指令进行生产,并把生产出来的物资作为赔款。
一直到东柏林事件爆发,这种赔偿还未结
束。
从理论上说,苏联不禁止东德发展军工业,但实际中,东德仅有的一点军工,全是苏联生产线的移植和重新利用,稍微有点创新发展的项目,全被苏联给咔嚓掉了。
巴德客机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些研发人员后来到了中国,全力投入了H-3轰炸机的研发
东柏林事件爆发后,西欧与美国都看出东德政府色厉内荏,再加大量东德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跑路西德或中国,东西德已根本不是相同体量的对手。
让德国完全中立,既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华约,对美国而言已吃亏了,更不必说重新武装西德,既有遏制苏联的想法,又有牵制英法比荷的考虑
好不容易借苏联进军中东,利用英法比荷的担忧把西德重新武装并拉进北约,怎么可能再退回去?
为增强中欧防御能力,北约斥巨资修建了中欧防线(又称李奇微防线),足足35座防空塔和大量配套工事构建起了西欧的第一道防线,要是西德中立,岂不是这些投入全白瞎1?
两边谈崩后葛罗米柯威胁腊斯克要彻底清算德国军国主义罪行,腊斯克不甘示弱,报以“呵呵”
来吧,我知道你在中东打不下去了,想在西欧重新开练,咱们就在中欧检验下李奇微防线的有效性!
澳新这里没打赢是真没办法,即便这样美国态度还很不服气、很嚣张,库尔德战役中联军一直占着上风,想要腊斯克让步着实不太容易。
“我认为苏联肯定还要再耀武扬威、挣扎一番,要不然这身伪装就彻底保不住了,这符合我对俄国人的认知。
克大帅听后道,“我猜苏联人可能会伪装成东德军队挑起边境冲突并趁势施加压力,这不要紧,用西德防卫军压下去就是,顺带让英法比荷再出点力,巩固下对苏认识,强化北约凝聚力。”
“德国人还能打仗么?我指的是,能挡住俄国人么?
虽然汉斯·斯派达尔水平一般,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上将将统一指挥前线部队,必要时可让曼陀菲尔率领二线力量冲击,我和他们都谈好了。
斯派达尔是720集团中唯一幸存下来的高级将领,出于政治正确而让他担任重建的联邦国防军总参谋长。
听到海因里希指挥,杜鲁门和艾奇孙都松了口气:作为柏林战役指挥官,海因里希是公认的防御大师,当初指挥着残兵给予苏军极大杀伤,再重新接手李奇微防线,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曼陀菲尔就更为英美所关注,他在阿登战役中挽救了德军的颓势,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战后一直非常活跃,无论艾森豪威尔、李奇微还是克拉克都和他保持着密切关系。
艾奇逊道:“从中国回来了多少人?
“没特别精确的统计,将近4000,40%去了防卫军,40%去了中东,还有20%承担其他工作,听说好几个人被聘用后专门负责向中国出口工业设备,生意很不错。99
克大帅补充道,“曼施坦因、凯塞林都提交了申请,说想去中国看看,我已表示表同意。
杜鲁门满意地点点头,在人员调度这方面,克大帅很见功力。他先把在巴基斯坦培训的德国山地步兵将领配给土耳其和伊朗人当顾问,又抽调从中国回来的步兵将领们给两国培训后备部队,效果非常明显。
土、伊两国靠着这批2000多人的外援教官团,也算拉起了几只能打硬仗的部队,最近和苏军打得有来有往,场面好看了不少
反正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只要不死美国人,多花点钱,多请点人,多派点教官啥的,克大帅一直很豪爽。
理论上,西德和中国正式建交后,西德公民去中国访问不需要美国审批,但曼施坦因凯塞林毕竟身份比较敏感,阿登纳也不想激怒美国,投石问路试探下,结果美方也同意了。
最近作战压力不大,我在指挥调度之余主要在观察东欧动态和有关情报,尤其是纳吉的中国来信。
“纳吉?
艾奇逊琢磨了下道,“我想起来了,下台的那位匈牙利前总理?有人说他是亲华派?”
“是不是亲华派不好说,但明显以他为首一批人和苏联之间存在重大分歧,这是很大的缺D
中苏都是共产党政权,但办事方法完全两样,因粮食减产,苏东经济受到重创。
所谓苏联归还领土,其实是进口必须的粮食而又没钱支付,用土地换了粮食,中国再从北美进口,毕竟中国本身不缺粮食。